第179章 绝不可能

作品:《七零随军怀孕就跑首长追妻火葬场

    郑工话锋一转。


    “但是你身份特殊,转业军官,又是重点扶持工厂的厂长,去争取一下,应该不是问题。”


    顾野记下了这个名字。


    “谢了,郑工。”


    “客气什么!”


    郑工笑道。


    “记着啊,找个时间,把弟妹和小朋友都带上,咱们聚聚!”


    当天晚上,顾野立刻去找了林婉清。


    他把郑工的话复述了一遍。


    林婉清听完,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那光芒又黯淡了下去。


    她秀气的眉毛微微蹙起,担忧地问。


    “咱们…离婚了,会不会影响孩子入学?”


    这个问题很现实。


    这个年代,学校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审查相当严格。


    顾野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这是他忽略掉的一点。


    “我再问问。”


    他沉吟片刻,想到了一个办法。


    “郑工朋友在教育部工作,周末我们请他吃个便饭,当面问清楚。”


    “这样合适吗?”


    林婉清有些犹豫,她不喜欢这样托人情。


    “为了林奇。”


    顾野只说了四个字,却分量十足。


    林婉清沉默了。


    为了儿子,她可以放下自己的原则。


    “好。”


    周末,地点定在了前门的全聚德烤鸭店。


    店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果木炙烤的香气和烤鸭独特的油脂香味。


    林婉清特意给林奇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小棉布衣裳,小家伙看起来精神又可爱。


    这是他第一次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这么热闹的地方吃饭,


    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小脸上写满了兴奋。


    郑工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微胖,面相和善。


    他一见到林奇,就喜欢得不得了。


    “哎哟,这就是你儿子?长得可真俊!”


    他弯下腰,笑着对林奇说。


    “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啊?”


    林奇看了眼林婉清,有些害羞,但还是用清脆的声音大大方方的回答。


    “叔叔好,我叫林奇。”


    “真乖!”


    郑工哈哈大笑。


    落座后,林奇表现得特别懂事。


    他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吵不闹。


    林婉清给他夹菜,他会小声地说“谢谢妈妈”。


    顾野给他倒水,他会说“谢谢爸爸”。


    郑工看得连连点头,对顾野挤了挤眼睛。


    “你小子,真是好福气。”


    他的目光转向林婉清,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弟妹这么漂亮,难怪你藏着掖着。”


    林婉清的脸颊微微泛红,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


    顾野难得地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给林奇卷了一个鸭肉卷。


    饭局的气氛很融洽。


    郑工绝口不提他那个在教育部的朋友,只是和他们拉着家常,逗着林奇。


    直到临走时,他才拍了拍顾野的肩膀。


    “放心吧。”


    他压低了声音。


    “学校的事,包在我身上。你们俩的情况特殊,但不是问题,我会帮你处理好。”


    一句“放心吧”,让林婉清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实处。


    回家的路上,林奇已经在顾野的怀里睡着了。


    林婉清看着儿子恬静的睡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然而,解决了入学资格的问题,一个新的,更现实的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


    她开始做搬家的打算。


    顾野看着林婉清摊开一张北京地图,用一支红色的铅笔,在上面画了两个圈。


    一个,是三里河她现在住的地方。


    另一个,是海淀区的中关村第一小学。


    她用尺子量了量两个圈之间的直线距离。


    路程将近十三公里。


    这个数字,让林婉清感到焦虑。


    每天骑自行车,单程就要一个多小时。


    如果遇上刮风下雨,她根本无法想象要怎么带着一个孩子往返二十多公里。


    顾野的指尖在地图上那条刺眼的红线上来回摩挲,眉头紧锁。


    283厂,离小学的距离倒是近很多,只有八公里左右。


    但他知道,以林婉清的性格,绝不会把孩子完全交给他。


    她那么独立,那么要强,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过多地依赖他。


    他看着她紧锁的眉头,看着她眼底藏不住的疲惫和焦虑,有些心疼。


    许久,顾野低沉的嗓音打破了这份寂静。


    “搬过来,和我一起住。”


    林婉清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着他。


    顾野的眼神很平静,不带一丝一毫的玩笑意味。


    他迎着她不敢置信的目光,继续说道。


    “或者,在厂子附近给你找个房子也行。”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每天早上,我用摩托送你去银行上班。”


    “从厂里出发,十几分钟就到,自行车还是没有摩托方便。”


    顾野的提议,让林婉清第一时间感到不悦。


    搬过去,和他一起住。


    这算什么,已经离婚的两人却搭伙过日子,绝不可能。


    她的视线从地图上那条刺眼的红线,缓缓移到他深邃的眼眸里。


    他的眼神很坦然,没有试探,也没有逼迫,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林婉清避开了他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在地图边缘蜷缩起来。


    “我还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子吧。”


    她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


    顾野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回答。


    他没有再坚持,只是点了点头,深沉的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


    “也好。”


    “在小学附近找,我帮你。”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林婉清开始留意报纸上的招租信息,也托了银行里消息灵通的同事帮忙打听。


    八十年代的北京,还没有后世那么多中介公司。


    租房子大多靠单位分配,或是熟人介绍,再就是贴在电线杆、墙壁上的小广告。


    幸运的是,刘佳慧的一个远房亲戚正好在海淀区有套空置的房子要出租。


    房子就在中关村一小附近,走路不过十分钟。


    是一栋苏式红砖筒子楼里的两居室,五十五平米。


    周末,林婉清约了房东看房。


    她拉着林奇,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从三里河晃晃悠悠地到了海淀。


    房东是一对和善的老夫妻,见林婉清带着孩子,态度很是热情。


    “就是这儿了。”


    老大爷用一把黄铜钥匙打开了漆着绿漆的木门。


    房子是南北通透的格局,采光很好。


    水泥地面扫得干干净净,墙壁虽然有些斑驳,但看得出主人很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