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清露”的全国布局,正式拉开序幕

作品:《七零随军怀孕就跑首长追妻火葬场

    “爸爸!”


    他扑进顾野的怀里。


    顾野抱住儿子小小的身体,手掌在他后背轻轻拍了拍。


    “想爸爸了没有?”


    “想了!”


    林奇重重地点头。


    顾野的嘴角,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意。


    他在林奇对面坐下,指着棋盘。


    “刚刚黑方不应该进马,应该出车,这样才能牵制住红方的攻势。”


    他拿起黑色的“车”,放在了正确的位置上。


    “来,爸爸教你。”


    那个下午,公园的树荫下,一对父子,一盘象棋,成了最温馨的风景。


    顾野很有耐心,一步一步地教林奇排兵布阵,讲解规则。


    林奇学得很快,眼睛里闪烁着专注的光芒。


    林婉清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静静地看着他们。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顾野的侧脸上,他的神情是她从未见过的温柔。


    或许,离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坏事。


    它让彼此都有了喘息和成长的空间,也让这份血脉亲情,以更健康、更纯粹的方式,得以延续。


    傍晚,顾野要回厂里。


    林奇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


    “爸爸,你什么时候再来看我?”


    “下周,下周爸爸一定来。”


    顾野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


    “小奇,爸爸最近厂里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林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知道,妈妈说了,爸爸在做很重要的事,像打仗一样。”


    顾野的心头一暖,他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林婉清,对方只是平静地回望着他。


    “对,像打仗一样。”


    他摸了摸儿子的头。


    “所以,你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好吗?”


    “嗯!”


    林奇用力点头,然后踮起脚,在顾野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


    日子一天天过去,283厂的质量整顿运动搞得轰轰烈烈。


    在顾野、伍子昭、郑工三人的铁腕治理下,工厂的风气焕然一新。


    采购部重新筛选了所有供应商,生产线上的工人们,操作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谨认真。


    虽然冰箱的核心技术难题还没解决,但至少,工厂的内部秩序稳定了,人心也聚拢了。


    然而,顾野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新的难题,又悄然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天,他从市里开会回来,听到了风声。


    上面正在考虑,将一部分效益不好、技术落后的市属工厂,整体搬迁到远郊区县。


    而283厂,赫然就在那份初步拟定的名单上。


    名单还没下发,一切就有转机。


    283厂的总装车间里。


    最后一条传送带缓缓停下,乳白色的“航天 BD-158”冰箱,在数百名工人炙热的目光中,稳稳落地。


    “成功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整个车间瞬间被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淹没。


    工人们互相拥抱着,脸上是汗水和笑容交织的喜悦。


    顾野站在人群的最前方,没有笑,只是紧绷的下颚线条,在看到那台冰箱时,稍稍柔和了一些。


    他走上前,戴着白手套的手,轻轻抚过冰箱光滑的门板。


    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带着金属特有的坚实质感。


    这不仅仅是一台冰箱。


    这是283厂的尊严,是他们从废墟中爬起来的第一块基石。


    他拉开冰箱门,内部的结构布局,每个架子的卡扣,他都亲自画过图纸,每个焊点,他都曾盯着郑工他们反复试验。


    “厂长,这批五百台,台台都经过了四十八小时通电测试,性能绝对过硬!”


    郑工黝黑的脸上泛着激动的红光,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沙哑。


    顾野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欢呼的工人,最后落在伍子昭身上。


    伍子昭对他比了个大拇指,眼神里满是赞许和信赖。


    人心,终于回来了。


    为了打响这翻身的第一仗,顾野拿出了前所未有的魄力。


    他不仅邀请了《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


    还破天荒地在厂区门口拉起了巨大的红色横幅——“军工品质,航天智造,283厂欢迎社会各界监督指导”。


    记者招待会就设在总装车间旁边的空地上。


    几张长条桌拼在一起,铺上红布,就算是主席台。


    记者们扛着笨重的相机,手里拿着纸笔,交头接耳,脸上大多是审视和怀疑。


    毕竟,283厂上一次出名,还是因为那场轰动全市的质量事故。


    顾野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站在了简陋的主席台前。


    他没有稿子,目光沉稳地扫过台下每一张脸。


    “各位记者朋友,欢迎来到283厂。”


    他的声音让嘈杂的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我知道大家今天为什么而来。很多人都在想,差点倒闭的厂子,怎么还有胆子开发布会。”


    一句自嘲的开场白,让几个记者的表情缓和了些。


    “过去的事,我不否认。那是283厂的耻辱,也是我顾野的耻辱。”


    “但今天,我请大家来,不是为了辩解,而是为了让大家看一样东西。”


    他侧过身,指向身后那排崭新的冰箱。


    “航天BD-158,我们新的产品。从今天起,283厂生产的每一台冰箱,都将用军工的标准来要求。


    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责任到人。”


    随后,他亲自带领记者们参观了全新的生产线,从零部件的筛选入库,到总装的精细流程,再到最后堪称严苛的质检环节。


    工人们挺直了腰杆,操作一丝不苟,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专注。


    这股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远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有说服力。


    闪光灯开始不停地亮起,记者们在本子上奋笔疾书,脸上的怀疑,逐渐被一丝惊讶和认可所取代。


    初期的报道,是积极的。


    各大报纸都以不小的版面,报道了283厂的“重生”,赞扬了顾野的铁腕治理和破釜沉舟的勇气。


    一时间,“航天”冰箱,成了北京城里一个不大不小的话题。


    与此同时,林婉清登上了南下天津的火车。


    “清露”的全国布局,正式拉开序幕。


    火车缓缓驶入天津站,带着特有的哐当声和浓郁的人间烟火气。


    林婉清随着人流走出车站,一眼就看到了前来接站的合作伙伴,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