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作品:《七零随军怀孕就跑首长追妻火葬场

    孙明明哭喊着。


    “村长刚才说我们的宅基地,要是两年内不把新房盖起来,村集体就要按规定收回去了!”


    林婉清握着话筒,指尖发白。


    “李叔的儿子不是正好要盖房,批不下地基吗?”


    “是啊!可那是我们的地!是他家的地吗!凭什么给他!”孙明明在电话里嚷嚷。


    “妈。”林婉清打断她。


    “你先别哭。”


    “我们在北京住,房子起来也没人住,不盖房地收回去,就什么都没了。”


    孙明明不说话了,只有抽泣的声音。


    “你去找李叔,跟他说,把宅基地的使用权转给他儿子。让他看着给点钱,那钱你拿着。”


    这是农村普遍的做法,俗称卖宅地。


    “卖了?卖了我们以后回村住哪?”孙明明的声音又尖利起来。


    “你还想回村里住吗?”林婉清反问。


    电话那头彻底安静了。


    过了很久,孙明明才用一种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


    “知道了。”


    林婉清挂断电话,简单的收拾一下,带着林奇出了门,路上给林奇买了两个包子。


    林婉清刚到公司就看到文员走了过来,


    “林总,会议室都准备好了,江总和武厂长已经到了。”


    “好,我马上过去。”


    林婉清应了一声,将林奇交给文员,自己走到洗手间,用冷水拍了拍脸。


    她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衬衫,拉了拉衣角,直到每一处褶皱都变得平整。


    再走出去时,她已经恢复了清露化妆品公司负责人该有的模样。


    会议室里坐满了清露现在各个厂间的高层。


    江楚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灰色西装,金丝边眼镜后的长眉微挑,正在翻阅一份文件。


    武宝信则大马金刀地坐着,面前的搪瓷缸子冒着热气,他穿着一身蓝色的工装,与这间现代化的会议室格格不入。


    看到林婉清进来,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发黄的牙。


    “婉清来了,就等你拍板了。”


    林婉清点点头,在主位坐下。


    “开始吧。”


    江楚将手里的文件分发给两人。


    “这是深圳和广州做的市场及建厂可行性评估报告。”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声响。


    “结论是,时机已经成熟。南方市场的需求远超我们的预期,单靠北京的产能,我们很快会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运输成本也是巨大的负担。”


    武宝信拿过报告,粗略地翻了几页,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让他有些头晕。


    他干脆把报告往旁边一推。


    “江总,你说的这些大道理我都懂。我就问最实在的,人从哪来?设备怎么弄?那边人生地不熟的,谁去管?”


    一连串的问题,直接又尖锐。


    江楚推了推眼镜,并不着恼。


    “武厂长问的正是关键。设备方面,我已经联系了香港的厂商,可以引进两条当时最先进的生产线,一条落地深圳,一条落地广州。”


    “至于人……”


    江楚看向林婉清。


    “我的建议是,从我们北京总厂,抽调一部分骨干过去。”


    武宝信立刻反驳。


    “不行!绝对不行!厂里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技术好的老师傅哪个不是拖家带口的?谁愿意背井离乡跑那么老远?”


    “不是老师傅。”


    江楚说。


    “是年轻的,未婚的,有冲劲的工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


    “我们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凡是主动申请调往深圳或广州分厂的,职位升一级,工资上调百分之二十,提供单人宿舍,每年两次探亲假,报销往返路费。”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武宝信粗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这意味着普通工人,瞬间就能拿到工程师级别的工资。


    “你这是要挖空咱们厂的根基啊!”


    武宝信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搪瓷缸子嗡嗡作响。


    “武厂长,这不是挖空,是播种。”


    江楚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


    “我们撒下种子,才能在南方收获一片森林。留在北京的工人,也会因为产能的扩大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奖金。这是一盘活棋。”


    林婉清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光滑的笔杆。


    “我同意江楚的方案。”


    林婉清开口,打破了僵局。


    武宝信猛地看向她。


    “婉清,你可想好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想好了。”


    林婉清的表情没有任何波澜。


    “武厂长,我们不能只守着北京这一亩三分地。清露要做全国的品牌,就必须走出去。”


    她看向江楚。


    “招聘公告今天就贴出去,三天后截止报名。”


    又转向武宝信。


    “武厂长,人员筛选和政审,就辛苦你了。我们要的不仅是技术好的,更是思想过硬,能吃苦耐劳的。”


    她的安排清晰果断,不留任何商量的余地。


    武宝信张了张嘴,最后长长叹了口气,端起缸子灌了一大口浓茶。


    “行!你们两个文化人都决定了,我一个大老粗听着就是了!丑话说在前头,人要是出了岔子,我可不负责!”


    林婉清知道,他这是同意了。


    会议结束,一份红纸黑字的公告很快就张贴在了工厂最显眼的公告栏上。


    消息瞬间在整个工厂激起了千层浪。


    午休时间,公告栏前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


    “去深圳?我的天,工资涨20%!”


    年轻的男工挤在人群外围,扯着嗓子喊。


    “还给单人宿舍!真的假的?”


    “你看你看,白纸黑字写着呢!职位还升一级!我就是个一级工,过去了就是二级工了!”


    “二级工一个月能多拿十几块钱呢!”


    人群里发出一阵阵惊呼和议论。


    深圳,那个在新闻里被反复提及的名字,对这些一辈子没出过北京城的年轻人来说,是遥远又充满魔力的词。


    它代表着机遇,代表着财富,代表着全新的生活。


    “可那地方也太远了,听说还在建设,乱糟糟的。”


    一个怯生生的女声响起。


    “乱才好!乱才有机会啊!你没听广播里说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立刻有人反驳。


    “我听说那边遍地是黄金,只要肯干,一年就能挣回个万元户!”


    “要去就得赶紧报名,只有三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