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埋藏在心底几十年,从未熄灭的火焰

作品:《七零随军怀孕就跑首长追妻火葬场

    两人沿着昏黄的路灯,慢慢往她宿舍的方向走。


    影子在地上被拉得很长,又在下一盏路灯下缩短。


    一路无话。


    快到宿舍楼下时,陈志明忽然停住了脚步。


    “张丽。”


    “嗯?”


    他看着她,路灯的光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我希望能一直和你这样走下去。”


    他的告白,和他的人一样,朴实,直接,却蕴含着千钧之力。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句最真诚的期盼。


    张丽的心脏用力地跳动。


    千言万语,最后只化成一个字。


    “嗯。”


    她轻轻地应了一声,然后,主动伸出手,握住了他微凉的手。


    他的手僵了一下,随即,用更大的力气,紧紧地回握住她。


    那一刻,不需要更多的言语。


    路灯下,两只交握的手,两个靠近的影子,便是对这份感情最好的确认。


    283厂的厂长办公室专线。


    “喂?283厂,啊?是,是,厂长在!您稍等!”


    小赵放下电话,脸色变得异常严肃。


    他快步走到顾野身边。


    “厂长,是国防部的电话,让您现在去报到。”


    顾野心里咯噔一下。


    验收刚刚通过,这么急着找他,会是什么事?


    难道还有变故?


    刚刚放下的心,又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知道了。”


    他来不及换下身上的工作服,大步走出了车间。


    汽车在通往国防部的大路上颠簸。


    窗外的白杨树飞速后退。


    顾野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脑子里飞速运转。


    各种可能性在他脑中闪过,每个都让他感到不安。


    十几分钟后,车在国防部办公楼前停下。


    顾野整理了一下衣领,快步上楼。


    “报告!”


    “进来。”


    最大的会议室坐满了人,听到顾野的声音众人转过身,看到顾野一身油污,眼下乌青,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表情缓和了许多。


    “刚从车间过来。”


    顾野解释道。


    “验收通过了,干得不错。”


    “全靠上级领导支持,和全厂同志们的努力。”


    顾野说得不卑不亢。


    为首的委员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盖着“绝密”红章的文件,推到顾野面前。


    “你先看看这个。”


    顾野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伸手拿起文件,翻开了第一页。


    标题只有一行字:关于“红缨”系列新型单兵防空导弹研发任务的预备通知。


    红缨?


    防空导弹?


    顾野的手指微微一顿。


    他一字一句地往下看,越看,呼吸越是急促。


    文件里详细阐述了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军在单兵防空火力上的短板,以及研发新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而承担这次研发任务的单位,赫然写着:283厂。


    顾野抬起头,不敢相信地看着委员长。


    “委员长,这……”


    “没错,任务给你们了。”


    众人的表情严肃。


    “上面经过综合评估,认为283厂虽然目前状况不佳,但技术底子还在,尤其是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这是你们的优势。”


    “可是,我们厂现在的设备和资金……”


    顾野说出了最大的难题。


    “这个你不用担心。”


    委员长打断了他。


    “只要你们能拿出切实可行的研发方案,并且在规定时间内造出样机,资金和设备,军区会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这是命令,也是一次机会。”


    委员长站起身,走到顾野面前,手重重地拍在他的肩膀上。


    “283厂能不能彻底翻身,重新成为咱们军区的王牌,就看你这一仗了。”


    “这是信任,更是重担。”


    从国防部出来,顾野的脚步有些发飘。


    怀里的那份文件,薄薄几页纸,却重若千斤。


    他坐上车,没有立刻发动。


    小赵从后视镜里看着厂长,不敢出声。


    他看到厂长的手,紧紧地抓着那份文件,指节因为用力而绷紧。


    许久,顾野才开口。


    “回厂。”


    当顾野拿着文件回到车间时,工人们的庆祝还没结束。


    他走上用木箱临时搭起的高台。


    “同志们,静一静!”


    他的声音让嘈杂的车间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看着他。


    顾野举起手中的文件。


    “刚刚,我从国防部回来。”


    “我带回来一个消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一张张期待的脸。


    “上级决定,将新型单兵防空导弹的研发任务,交给我们283厂!”


    死寂。


    比等待验收结果时还要彻底的死寂。


    所有人都愣住了。


    防空导弹?


    对这些常年生产常规武器配件的工人来说,那太遥远了。


    郑工第一个反应过来,他一个箭步冲上台,一把夺过顾野手里的文件。


    他戴上老花镜,哆哆嗦嗦地看着文件上的每一个字。


    他的嘴唇在颤抖。


    “红缨……”


    “真的是防空导弹……”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浑浊的老眼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厂长!这是真的?”


    “是真的。”


    顾野肯定地回答。


    “我的天哪!”


    郑工仰天长啸,这个年过半百的老技术员,此刻像个孩子。


    “防空导弹!我们厂要造防空导弹了!”


    他的喊声,点燃了整个车间。


    那些老技术员,老工程师,一个个全都疯了。


    他们冲上台,围着郑工,争抢着那份文件。


    “我看看!快让我看看!”


    “真的是新项目!是尖端武器!”


    “多少年了!我们厂多少年没接过这么重要的任务了!”


    他们一个个激动得语无伦次,苍老的脸上,重新焕发出了年轻时才有的神采。


    那是对技术的痴迷,是对荣誉的渴望。


    是埋藏在心底几十年,从未熄灭的火焰。


    顾野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


    他看到郑工拉着几个老伙计,已经开始在满是油污的地上,用粉笔勾画起了导弹的初步结构图。


    他们激烈地讨论着,争辩着,仿佛已经投入到了研发之中。


    这一刻,顾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知道,283厂,活了。


    不只是保住了资格,而是真正地,从内到外,重新活了过来。


    这翻身仗的第一枪,正式打响了。


    孙明明在清河县待了三天,终于回来了,在北京呆惯了,看清河县真是哪里都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