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反间计

作品:《回到大秦当谋士

    可是苴伯岷半天没有说话,最终他摆了摆手:“罢了,罢了,还是算了。”


    “退了秦军要紧,等秦军退了之后,再说其他的话。”


    “父亲。”苴子郫还想再劝,不过却被苴伯岷给打断了。


    “子郫,你想想,秦军来这是为了灭国的,可是巴国呢,因为蜀国的威胁,他们却不会在我国占着不走,两者取其轻吧。”


    苴伯岷无奈的说了一句。


    “父亲,我明白了。”


    苴子郫说道。


    秦军大营之中,杜州也正在和子岸商讨着下一步的行动。


    “杜大夫,我有点疑惑啊,为什么我们攻占了你口中的剑门关那么长的时间,蜀国居然没有任何的动静。”


    子岸问杜州。


    “为什么,因为剑门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险要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攻下他,不采取偷袭的话,那就要几十倍于守军的兵力才行。”


    “蜀王正是深知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才在这里修建了简单的关隘。”


    “也正是因为知道那里的情况,所以他才不敢过来。”


    “我们占据了那里,蜀国一旦来攻,对于蜀国就是旷日持久的攻城战。”


    “到时候我们解决了巴苴两国的军队之后,再打过来,恐怕蜀军关卡没有攻下来,反而会有更大的麻烦。”


    杜州解释道。


    “既然如此,那他就只能守在大巴山口了,只要守住了山口,那么我们就无法进入蜀国的平原之中。”


    “一旦战斗旷日持久,我们必然会因为粮草不济而退兵。”


    “呵呵,算盘倒是打的不错。”


    子岸冷笑着说道。


    “所以我才计划等我们解决了两国之后,就让铁鹰锐士挡在大巴山前,让我们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入成都平原之中。”


    杜州看着地图说道。


    “这样太冒险了吧,如果铁鹰锐士损失太多,你恐怕不好交代。”


    子岸有些担心的看着杜州。


    “战争就是这样,我知道君上的打算,铁鹰锐士以后会充实进秦国军队之中,然后带出一支可以抗抗衡魏武卒的军队出来。”


    “可是这次打巴蜀,有特殊的地方在里面。”


    “巴蜀的地形险要,有些地方大兵团施展不开,必要要用精兵才行。”


    “在秦国,哪支军队能够比铁鹰锐士更加精锐呢。”


    杜州说道。


    “算了,不谈这个了,就说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吧。”


    子岸问道。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战法效果不错。”


    “现在的苴国土地缩小了一大半,可是要养的兵马却多出了三万人。”


    “恐怕苴国的粮草已经见底了。”


    “我要是苴国国君,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找我们拼命。”


    杜州摸了摸下巴,分析道。


    “你说的对,现在我们兵力只有三万人,八万打三万,他们又是抱着必胜之心。”


    “还是有机会的。”


    子岸点了点头,赞同杜州的判断。


    粮草不济应该怎么办,子岸可是知道的太清楚。


    只能拼命,等待毫无胜算,可是拼命,却有胜算。


    石门之战,秦国就是这样拼出来的。


    “敌人越是想拼命,我们就越是不能和他们拼命,我们就继续守着,耗死他们。”


    杜州笑着说道。


    “那是当然,娘的,终于轮到我们做这种事情了。”


    “先生,你可是以后要向君上建议,但凡打仗,都要粮草充足了再打。”


    “不然的话,太受限制了。”


    子岸郑重的说道。


    “放心,以后会慢慢好的。”


    “只要拿下巴蜀,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大粮仓,你以后想打缺粮食的仗都难了。”


    杜州说道。


    这可不是他胡说,后世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大战,双方僵持了三年。


    赵国从邯郸运粮,只需要四百里。


    可是秦国从咸阳运粮,却需要七百里。


    赵国的运粮难度比起秦国来,小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秦国硬是靠着关中、巴蜀这两个大粮仓,逼得赵国不得不因为缺粮而主动决战的份上。


    到了最后,连关中都没有粮食了,可是巴蜀却仍然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到前线,让秦军不会因为缺粮而崩溃。


    可想而知巴蜀的产粮能力了。


    其实在后世,天府之国形容的地方有很多,可是唯独巴蜀,一直被人们用天府之国来形容。


    “那我去准备战斗了。”


    子岸说道。


    “恩,你去准备战斗,我呢,则是在准备玩一个小花招,削弱一下联军的战斗力吧。”


    在这一刻,杜州深深的感激罗贯中老爷子。


    不愧当过张士诚谋士,上过战场的人,他书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拿来用的。


    当天夜里,突然一阵马蹄声惊醒了守门的巴国士卒。


    他们举起武器,警惕的看着眼前的数名骑兵。


    “我家大夫问巴侯安好,前日的书信已经收到,特回信一封,请巴侯一阅。”


    说罢,秦军骑士就扔出了一封竹简,到了守门士卒面前。


    还没等守门的士卒反应过来,就飞快的走了。


    守门的士卒互相看了一眼,最终一个士卒拿起了竹简,到了大帐之中,交给了听到动静的巴子虺。


    巴子虺拿出竹简,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封劝降的书信,内容是数落了一番苴国背信弃义的往事。


    然后希望巴子虺不要再帮助苴国了。


    “秦人费了那么大的劲,就是为了送这么一封书信。”


    巴子虺看着书信,难以置信的说道。


    虞瀚这时候也凑了过来,看了一眼书信,也是觉得秦人真是无聊。


    难道他们以为凭着这封书信,就能让巴国不帮助苴国了。


    正在他们思考的时候,突然守门的士卒通报,说是苴伯岷来了,要求见巴子虺。


    巴子虺一听,顿时就知道了秦军的意图。


    尽管他没有反间计这种名词概念,可是依旧明白,这是中了秦军的圈套了。


    “让苴王进来吧。”


    巴子虺对守门的士卒说道。


    这时候不让他们进来,那只会越描越黑。


    没过多长时间,苴伯岷就走了进来。


    他边走边大喊道:“巴侯,我听说秦军的骑兵来骚扰了,所以担心你的安危,特意来看看。”


    说罢,还一把抱住了巴子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