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钱还能往回要?
作品:《重生80:断亲后,全村看着我天天吃肉》 赵家兄弟拿着票据去前台兑换了三千块现金。
随后大摇大摆的离开了茶馆。
在乡里的高端饭店大吃一顿后,二人坐着三轮车回到了山河村。
一下车,赵满堂就揉着自己的腰,抱怨道。
“二哥,你说咱俩现在都这么有实力了,为啥不像赵满仓那样,弄个小轿车开开?”
赵满顺无奈的回道。
“赵满仓有自己的产业,还有一百多人的团队,他有啥都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咱俩要啥没啥,不过是给村里跑腿的,忽然开上了小轿车,难免会让乡亲们猜测,收粮的时候吃了粮商的回扣,虽然咱确实收了不少,但这种事不能摆在明面上啊!你是嫌一年好日子太多了?”
赵满堂连忙捂住了嘴,小声问道。
“那二哥咱现在去村大队汇报情况?”
赵满顺叹了口气回道。
“不然还能去哪?我看你是被这点蝇头小利给冲晕头脑了,整个人都不清醒了,彻底飘了!一会儿见到村领导你少说话,我来汇报!”
二人快步走进村大队。
来到了村长办公室。
见赵家兄弟回来了,胡振华立刻派人去通知赵德柱。
几人关好房门,临时召开了关于山河村与粮商合作的小型会议。
胡振华先是急切的看向了赵家兄弟,轻声询问道。
“满顺满堂,粮商老板助理看到咱们村的报告了?”
赵满顺点头回道。
“胡村长,看到了!而且两张都看到了!”
胡振华皱眉问道。
“人家发现咱们村收的粮食和产量对不上了吧?你是怎么解释的?粮商助理那边怎么说的?”
赵满顺面不改色的回道。
“胡村长,赵副村长,粮商助理的意思很明确,首先咱们村以目前的收粮量来算,肯定是不合格的!并且是违背签订的合同的,不过我作为山河村的创业青年,肯定不能让村里吃亏,于是我告诉助理,咱村还有一部分粮食没有收齐,需要一些时间,并且我还做了保证,一定会收齐粮食!”
胡振华和赵德柱长舒一口气。
他们虽然想搞垮赵满仓,或者让赵满仓服软,但不想村里和粮商的合作真半途而废。
确定没有大问题后,赵德柱继续问下一个话题。
“满顺满堂啊,咱村粮食收的这么少,粮商那边却补贴了那么多钱,对于一千块打水漂这事,人家没做什么表示?”
赵满顺当即回道。
“咋可能没表示!助理把我们哥俩一顿骂!说我们误导他的判断,还是要是到时候收不齐粮食,这一千块让我们哥俩承担!”
胡振华听完,一阵苦笑。
“行了,哪怕是村大队承担也不可能让你们承担,不过我觉得还是让乡亲们把钱还回去,最为合理!这样也能让他们肉疼,更能让他们记恨赵满仓,逼他服软,就这么定了!”
赵德柱听完这话,连忙起身试探性的问道。
“那……胡村长,这件事我们是什么时候通知乡亲们呢?”
胡振华沉思片刻,轻声回道。
“宜早不宜迟,正好趁着满顺满堂都在,你们一起去一趟广播室,简单弄一份发言稿,和乡亲们说清楚事情的严重性,让大家知道,赵满仓这帮人害的不只是村大队的合作,更是他们每个人口袋里的钱!”
赵德柱毕恭毕敬的点头,随后朝赵家兄弟招了招手。
二人心领神会,跟着赵德柱离开了办公室。
再一次进入广播室,赵家兄弟的心情依旧激动。
赵德柱笑着说道。
“上次你们来的时候我说过,以后这种给全村人民讲话的机会多得是,你看,这才过了几天,机会不就来了?而且这次的广播内容,意义非凡,可以说是吹响了山河村村民维护自身利益,捍卫致富权益的号角!赵满仓选择站在乡亲们的对立面,就必须要承担应有的后果!”
赵满顺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
“德柱叔你放心,我会和乡亲们说明利害关系,不需要我做任何引导,乡亲们心里肯定有杆秤!”
赵德柱拍了拍赵满顺的肩膀。
“我对你的语言能力肯定一万个放心!准备一下稿子,然后就开始吧!”
赵满顺自信满满的回道。
“不需要稿子,我只要说出实际情况和心里话就够了!”
说完,他打开了广播话筒。
瞬间,一阵刺耳的金属音传遍了整个山河村。
听到广播响了,无论是农忙还是做家务,亦或者是闲着的村民,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
大家心里都清楚,最近村里和粮商搞合作,弄得十分热闹。
甚至出现了免费给大家发钱的情况。
别的时候可以不听村里的通知,这种背景下的广播,是无论如何也要听的。
万一粮商善心大发,再决定给村民们发一笔钱,要是错过了广播,岂不是领钱的时候慢人一步?
正当乡亲们竖起耳朵倾听时。
广播里传来了赵满顺的声音。
“各位乡亲们,大家好!我是山河村的创业青年赵满顺,也是本次广播的发言人,接下来我有一段重要消息要通知大家,希望各位放下手头的工作,务必认真听完我说的每一句话,这关乎着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
听到广播里的人是赵满顺,乡亲们纷纷露出了笑容。
村口闲聊的几个大妈也是高兴地不行。
“呦!又是满顺这孩子!上次通知发钱的也是他!”
“难不成粮商看我们交粮积极,又决定给咱们发钱了?”
“真的假的!还能再发钱?那敢情好啊!”
“我估计是真的,不然为啥不是别的村干部通知啊?偏偏选满顺,肯定有好事!”
众人满心欢喜的等待着赵满顺的发言。
然而赵满顺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大家的心情跌入了谷底。
“乡亲们,今天我按照约定,去乡里和粮商的助理进行了会面,汇报了一下村里的收粮情况,也算是给发过钱的粮商一个交代,然而粮商那边看过我们村子的收粮数量后,非常不满意,当场表示不想再继续和我们山河村进行合作了!同时,还要收回发出去的那一千块钱!”
村民们听完这话,当场呆愣在了原地。
什么?
不满意?
大家都这么积极了,粮商凭什么不满意?
不合作就不合作,凭啥发出去的钱还能往回要?
赵满顺的这番话,瞬间点燃了乡亲们的不满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