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满仓收粮
作品:《重生80:断亲后,全村看着我天天吃肉》 乡亲们各自回家,分别取了一些趁手的农具,在村口的大树下集合。
大家约定,二十分钟后,村口集合,集体去赵满仓家,找他讨个说法。
与此同时,山河村隔壁的杨柳村。
一辆东海牌轿车,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在街上行驶。
后排的车窗敞开,车内有人扯着嗓子喊道。
“瞧一瞧看一看了!山河村满仓粮社收粮了!价格公道,每年结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看到村里来了轿车,还是隔壁村开来的,有些赋闲的大爷大妈立刻凑了过来。
“呦!小伙子,你这车是从哪买的啊?多少钱啊!”
“这车确实不错啊!东海牌的吧!现在能开上这种车的人,确实有实力啊!”
“山河村还有这种人物呢?以前咋没听说呢?”
赵满仓听到大家只顾着议论自己的车,压根不关心收粮的事。
于是便无奈的把车停在了路边,将头伸向车窗外说道。
“大爷大妈,我开的车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这次来是收粮来的,价格不错,你们把粮卖给我,明年的这个时候,我把钱给你们!”
大妈听完只撇嘴。
“呸!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人家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可倒好,一年以后才给我们钱,真把我们大伙当傻子呢!你们山河村的人,都是这么做生意的?”
副驾驶的江姗捂嘴一笑,轻声回道。
“不瞒大娘说,我们村还真都是这么做生意的,甚至还是村大队带头这么做!我们也是看村里的乡亲们支持,于是便想着也跟着学一学,看看别的村有没有机会!”
听完江姗的话后,大爷大妈瞬间闭上了嘴。
一个老大爷一脸诧异的问道。
“闺女,你们村大队咋能这么坑乡亲们呢!大家卖完了粮,一年以后才能拿到钱,那这一年的日子可咋过啊!粮食也卖的差不多了,钱还没拿到,万一家里有个病有个灾,借钱都不好借啊!毕竟其他乡亲们也把粮食卖了,兜里也都没钱,这可万万行不通啊!”
江姗无奈回道。
“没办法,村大队支持,乡亲们也同意,那就证明这事有搞头,大爷大妈,你们不考虑一下?”
几位老年人连连摆手。
“不考虑不考虑,你们还是去别的村子问问吧!估计我们村的人没人会同意。”
后排的陈哲无奈的问道。
“满仓哥,你看到了吧,但凡不是傻子,都不可能同意这种合作,咱都逛了半天了,要不打道回府?”
蒋小龙也哑着嗓子说道。
“是啊满仓哥,宣传了半天,确实一个感兴趣的都没有,听到一年后结算,人家都躲得远远的,咱还是回去吧,剩得费嗓子!”
赵满仓无奈回道。
“现在回去还太早,你们二位再辛苦一下,我开车在村里再逛逛,最起码也得让半个村子的人知道,咱们正在村里收粮,否则,来这一趟没有意义!”
陈哲自然明白赵满仓的意思。
当初他们之所以选择收粮,无非是为了应对山河村村大队那边的压力。
所以现在能不能收到粮食压根不是重点。
重点是要让整个杨柳村的人知道,他们在收粮。
经过舆论的扩散,相信很快就能传遍附近的几个村子。
到时候不管是村大队还是乡亲们,没人能挑出他们的毛病。
蒋小龙叹了口气,默默地点了点头。
“行吧!谁让我选择和满仓哥混呢!你的啥决定我都支持到底!陈哲你休息一下,我喊一会儿!”
蒋小龙刚要开口,一张大脸忽然浮现在了他的面前。
“我去!吓我一跳!”
面前的中年人尴尬的挠了挠头。
轻声说道。
“不好意思啊小同志,吓到你了!我听说你们现在在收粮,正好我家里有些余粮,我想问问咱们的价格是怎么样的,如果合理,我就把粮食卖给你们了!”
听到有人要卖粮,蒋小龙一脸不可思议的问道。
“大叔,一看你就是没听我们的宣传,是别人告诉你来的吧!我们宣传半天了,收粮价格高,但你要是想拿到钱,必须等一年以后,也就是说粮食我们先收着,钱一年后给你。”
大叔点了点头。
“我确实没听到你们的宣传,但是我朋友告诉我了,我也知道你们这个收粮规则,我觉得还蛮合理的,正好我目前也不是那么缺钱,只要你们能保证,一年后准时把钱交到我手上,我愿意和你们详细聊一聊!”
不只是蒋小龙,整个车上的人都傻了眼。
这种条件都能答应?
这大叔是有多不差钱啊!
看到来了生意,赵满仓和江姗推开了车门,将大叔带到了阴凉的石凳处。
听说有人真要卖粮,石桌石凳周围立刻围上了好几个看热闹的村民。
几人坐稳后,赵满仓笑着说道。
“大叔,既然规则你已经了解了,那咱们聊一聊价格?”
大叔连连点头。
“对!聊聊价格吧!主要是我们一家准备搬到市里住,存粮有点多,没法随身带着,再说运输也不方便,就想着直接卖掉,也省心了,免得放在仓房再发了霉……”
听完大叔的解释后,赵满仓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是准备搬家的村民,难怪这么急着卖粮。
这种人属于特例中的特例,他选择把粮食卖给自己,那真是一点不意外。
赵满仓笑着说道。
“去市里啊!那真是恭喜大叔了!是这样的,我们的收粮机构是满仓粮社,我是粮社的负责人,我叫赵满仓,这位是我的妻子江姗,也是负责人之一,由她来给您介绍一下价格吧!”
大叔点了点头后,江姗轻声说道。
“叔,我们的收粮价格是按照这一个月内,乡里市场收粮价格的平均值三倍来计算的!通俗来说,就是市场价的三倍,市场上的大米一毛一斤收,我们就三毛一斤收!只不过现金需要等一年后再支付给你,就是这么简单!”
听完这话,不只是大叔,就连围观群众也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市场价的三倍!
全天下收粮的机构,也没有能开出这种价格的啊!
况且是一年后支付,这不摆明是骗子机构吗!
三倍价格是鱼饵,骗的就是乡亲们的粮食。
等一年后,这帮人估计早就消失了,到时候钱没拿到,粮食也没了。
简直亏死!
听到乡亲们的小声议论,江姗并没有做任何的解释。
毕竟他们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收粮,只是为了宣传。
要是大叔能被村民们的话吓跑。
那还真是件好事。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大叔听完江姗和村民们的话后,思索片刻,最后竟然点头说道。
“嗯!高风险,高回报!合理!你们开价越高,我越觉得你们的可信度高!这样吧,我带你们去我家取粮,然后咱们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