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弟兄们,回家!

作品:《大明第一火头军

    高丽的战事,尘埃落定。


    太子朱标坐镇开京,手段雷厉风行。那些嗅着血腥味跟来的大明商贾,在太子殿下划定的规矩内,疯狂吞噬着这片土地上因权力真空而释放出的庞大利润。


    田庄、商铺、矿山、奴仆……一切都被明码标价,迅速转换成流入大明国库和辽东军饷的真金白银。


    范统对这些提不起半点兴趣。


    他趴在府邸的墙头上,嘴里叼着根草,看着外面那些为了几亩地、几间铺子争得面红耳赤的商贾,只觉得索然无味。


    “王爷,咱们啥时候回北平?”他扭头问着同样在墙头吹风的朱棣,“再待下去,我怕我看见泡菜就想吐。”


    朱棣的目光从那些忙碌的商贾身上收回,望向北方,那里是辽东,是北平的方向。


    “快了。”


    几天后,当最后一批军屯的安置文书签署完毕,当最后一船粮食从码头运往辽东,回家的命令终于下达。


    大军开拔。


    没有了来时的肃杀与紧迫,归程的队伍多了一份沉默。胜利的喜悦,早已被连日的收尾工作和对故土的思念冲刷干净。


    行至鸭绿江畔,大军的脚步,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就是这里。


    冰冷的江水冲刷着岸边的黑土,风从江面上吹来,卷起士兵们的衣甲,发出“哗哗”的声响,像极了那天无数士卒倒下时的悲鸣。


    这里是他们伤亡最惨重的地方。


    曾经不可一世的饕餮卫,用血肉之躯,硬生生为大军撕开了一道口子。


    范统脸上的嬉皮笑脸早已消失,他只是定定地看着那片江滩,仿佛还能看到那天染红江水的血,还能听到弟兄们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怒吼。


    宝年丰抱着他的开山巨斧,低着头,这个厮杀汉,此刻嘴唇抿得死死的。


    大军的最前方,九百六十名饕餮卫士卒,每人怀中都抱着一个方方正正的黑漆木盒。


    盒子上,覆盖着一面小小的,却刺眼无比的日月龙旗。


    朱棣策马上前,来到江边。他解下腰间的酒囊,拧开塞子,将那清冽的酒液尽数倾倒在脚下的土地上,任由它们渗入泥土,流入江水。


    做完这一切,他才缓缓转身,面向身后数万沉默的将士,以及那九百六十个冰冷的骨灰盒。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沙哑,像是被江风磨砺了无数遍。


    “弟兄们!”


    “记得跟上队伍!”


    “我们……回家!”


    “回家——!”


    不知是谁先吼了一声,紧接着,数万将士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震天的咆哮。那声音里,有悲痛,有愤怒,更多的,是一种承诺。


    带你们回家!


    大军再次启程,汇合了早已在边境等候的道衍和尚,不再停留,一路向北,直奔北平。


    北平,安定门。


    燕王大军今日凯旋的消息,让整个北平城都沸腾了。


    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扶老携幼,将通往安定门的大道挤得水泄不通。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准备迎接他们心中战无不胜的王。


    城楼之上,徐妙云一身素雅长裙,身姿挺拔,安静地站着。寒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她却浑然不觉,一双清亮的眸子,只是遥遥望着大道的尽头。


    在她身旁,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徐妙锦。


    “姐姐,你说范胖子会不会给我带高丽的点心?我听说他们的打糕很好吃!”


    徐妙云嘴角噙着一抹淡笑,视线却未曾移动分毫。


    “他若是不带,你就自己去他府上搬。”


    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个小子,也穿上了崭新的衣服,站在徐妙云身后,踮着脚尖,努力想看得更远一些。


    “王妃!您看!来了!”


    吴莽激动地大喊了一声。


    远处地平线上,一面巨大的日月龙旗率先出现。


    紧接着,是黑色的洪流。


    “燕王千岁!燕王千岁!”


    “大明威武!!”


    城墙下,百姓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几乎要将整个天空掀翻。


    徐妙锦兴奋地拽着徐妙云的袖子,小脸通红。


    然而,当那支军队缓缓靠近,当人们看清了队伍最前方的景象时,那足以冲破云霄的欢呼声,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闸刀斩断,戛然而止。


    最先进城的,不是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将军。


    也不是气势如虹、甲胄鲜亮的精锐。


    而是一具具被刀砍斧劈、残破不堪的铠甲,被士卒们郑重地捧在胸前,像是在展示一场无声的功勋。


    紧随其后的,是那九百六十名沉默的饕餮卫。


    他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走在燕王的王驾之前。每个人都步伐沉重,怀中紧紧抱着一个盖着日月龙旗的骨灰盒。


    没有欢呼,没有口号。


    只有整齐划一,却又沉重到令人心悸的脚步声,以及甲叶碰撞的冰冷声响。


    整个安定门内外,陷入了一片死寂。


    方才还喧嚣鼎沸的人潮,此刻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看着那一个个黑色的木盒,看着上面那鲜红的旗帜,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与沉重,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脏。


    这就是胜利吗?


    这就是大捷的背后吗?


    城楼上,徐妙锦脸上的笑容早已凝固,她的小嘴微张,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骨灰盒队伍,眼眶瞬间就红了。


    徐妙云没有哭。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双总是波澜不惊的眸子,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收缩。


    她默默地数着。


    一个,两个,十个,一百个……


    她的心,随着每一个数字的增加,都在往下沉。


    饕餮卫,是朱棣的根基,是燕王府最锋利的刀。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支军队对朱棣意味着什么。


    九百六十人!


    这几乎是整个饕餮卫近三分之一的战损!


    她的目光,越过那片沉默的黑色,终于落在了队伍中段,那个骑在战兽背上,身形依旧挺拔,面容却写满风霜的男人身上。


    朱棣也看到了她。


    四目相对,隔着生与死的距离,隔着胜利与牺牲的鸿沟。


    朱棣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徐妙云却从他的眼神深处,读到了一股几乎要溢出来的疲惫与沉重。


    她缓缓地,攥紧了藏在袖中的手。


    原来,这就是战争。


    原来,这就是他要走的路。


    用无数忠诚将士的骸骨,去铺就一条的血色阶梯。


    而这条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