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可以合作赚钱
作品:《重生九零,虐渣致富宠夫两不误》 唐晓晴就借用了舅公店里的一个位置放下鸡笼。
她也不好意思白占地方,还帮店主打扫了一下卫生。
店主问起她的家庭情况。
“你老公现在好些了吗?”
宁辰出了车祸残了双腿的事,早就传遍了整个大队,他亲舅公还上门看望过,这些隔房舅公虽说没有上门看望,平时遇到了宁建平都会关心地问一嘴。
“也就那样,没有钱给他继续治疗,若是有钱治的话,他能重新站起来的。”
店主知道外甥再娶后就对原配留下来的长子很不好,外甥家里条件挺好的,在长子出事后,却不愿意掏钱给儿子救命治腿。
有后妈就有后爸呀。
“你叫晓晴是吧,要不,你这十只鸡称重后,都卖给我吧,我店开在这里,什么时候卖出去都可以,你在这里守很久都难卖出去。”
“我儿子在市里上班,我还可以让我儿子帮忙卖给他的同事们,那些城里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农村好很多,有些人家天天都买肉买鸡吃的。”
闻言,唐晓晴很开心,她说道:“那行,我就将这十只鸡卖给舅公,大家都是亲戚,我便宜五毛钱一斤给舅公。”
她在这里守到天黑未必能卖出两只鸡。
舅公的店就在这里,他天天卖都可以,或者宰杀干净再卖,卖出的价钱还能更高一点,他就不愁卖不出去。
而她家里事情太多,自己现在又是个伤员,没有办法在这里守太长时间。
“不用,就按市场价,五块钱一斤卖给我,你需要钱给孩子交学费。”
店主哪肯让唐晓晴便宜五毛钱呀,坚持要五块钱一斤,唐晓晴不答应的话,他就不要了。
没办法,唐晓晴只能按照市场价卖给他。
十只鸡净重一共是五十三斤,唐晓晴又想抹去那三斤,只算五十斤的钱,店主不肯,坚持给了唐晓晴二百六十五块钱。
唐晓晴连番道谢。
“舅公,我还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吃也吃不完,我想摘些来卖,你看看,你这里要不要蔬菜瓜果的?”
店主笑道:“要呀,我这店就开在公路边,每天来往的人很多,有些人两公婆都是上班的,没时间种菜就要买菜吃,我看到有些人在路边摆菜卖,一早上就卖光了,抢手得很。”
“你种有多少,以后想卖的话,都摘了送过来,再转手卖给我,我摆在店门口卖,还能吸引一下客人进店帮我卖其他东西。”
“舅公,太谢谢你了,那就这样说定了,以后我家里种的菜吃不完的,都摘了送过来给舅公卖,按批发价给舅公。”
总要让舅公也赚点钱的。
店主想到这样属于长期合作了,便点头嗯了一声,“好。”
唐晓晴对着店主千恩万谢的,店主却说道:“我那堂大姐走后,宁辰日子过得苦,娶了你,你是个勤快的女人,小日子眼看越过越好,谁想到宁辰又出事。”
“如今这个家就靠着你撑着,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了,晓晴,你也别灰心,相信以后总会好起来的。”
“宁辰的腿若还有希望,最好带他去医院治一治,他才三十出头,还年轻,不能就这样过下辈子。”
唐晓晴感激地道:“舅公,我会的,我也相信阳光总在风雨之后,为了宁辰,为了孩子们,我一定撑起这个家。”
“舅公,太谢谢你了。”
“都是亲戚,盼着你们好,不用太客气。”
宁辰奶奶的娘家兄弟,哪怕是隔房的堂兄弟,都挺好的。
上辈子,唐晓晴生病之前,都还和舅公这些亲戚来往。
就是上辈子她被婆婆和小叔子砸破头后,没有索赔到十只鸡,就没有今天这一出,也就没有和这个舅公合作赚钱。
重来一世,她改变了一些事情,以后的路,估计也会发生变化。
在唐晓晴离开时,店主又抓了一把糖果塞给唐晓晴,让她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自从宁辰出事后,唐晓晴就没有再给孩子们买过零嘴了,一个月都吃不上一顿肉呢,哪里还有钱再买零嘴。
她再次对舅公千恩万谢的。
揣着卖鸡所得的二百六十五块钱,以及舅公送给孩子们吃的糖果,唐晓晴开心地回家去。
要还单车给四婶,唐晓晴便走大公路回去。
回到村子里,大家看到她都会打声招呼,关心她头上的伤。
她一一谢过大家的关心。
很快就回到了四婶家门口。
这个四叔跟她公公不是亲兄弟,只是同一个家族的,应该祖上是兄弟吧,四叔在他的兄弟当中排第四,晓晴就叫他四叔。
在村子里,她需要叫好几个人四叔的呢。
而她的公公亲兄弟有六人,她公公排行第二,但在堂兄弟当中,她公公又排第五,村里的小辈有些叫她公公二伯,有些叫他五叔。
这些辈分最容易绕晕人,唐晓晴也懒得去查族谱,反正她该怎么叫的,就怎么叫吧。
借她单车的这个四叔,年轻时参军,在部队里还当了连长呢,但后来从部队回来了,听说是与四婶的成分有关。
四婶的娘家是大地主,她是地主小姐出身,那个特殊年代里,地主就是资本家,四叔因为老婆的资本家小姐出身,被要求离婚。
他舍不得离婚,那时候夫妻俩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不离婚,他就从部队里回来了。
四叔的长子只比宁辰小一岁,两家关系很好。
四叔一共有三儿两女,儿女们的生活都挺好的,这个四叔家里是村子里第一家拥有电视机的,还是彩电呢,是他长媳的陪嫁。
虽说四叔家里现在住的还是泥砖瓦房,但房子还是很新的,占地又挺大的,门前还有大片空地。
空地上还种着一棵橄榄树,每年橄榄结满枝头,在橄榄硬核后,路过的人都会摘几只橄榄吃,生橄榄生津止渴,不过唐晓晴不喜欢吃。
等到她年纪大后,她反而喜欢吃了。
橄榄树底下有一张石桌子以及几条石长条,那是以前生产队种胡椒,给胡椒攀爬的石条,后来不种了,那些石条留在山上都不要了,村民们便是这家搬两条,那家搬两条。
四叔的儿子也搬了几条回来放在树底下,当成了石凳子。
四婶瞧见唐晓晴后,那个激动呀,说道:“晓晴,你回来了,快去你公婆家里,你娘家来人了,听说你被打,你爸妈带着你一班兄弟找上门来,说要替你讨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