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突厥来袭,快请秦大使

作品:《手握时空门,我在大唐当大使!

    听到李世民的话,秦轩笑了笑:


    “陛下!”


    “对此,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如果硬要说的话,那就是井打的不够多,而且也不够深!”


    是的。


    秦轩小的时候,浇地用的机井少的五六十米深,深的上百米都有。


    因为只有到这个位置,才有可能到达地下水的分布层。


    而现在大唐打的井一般来说,只有五六米多的话十来米,平时有水那是因为地下水渗透土层渗透出来的。


    因此。


    在干旱时期底下水源渗透不上来,也是很正常的。


    归根结底就是深度不够。


    然而。


    李世民听了这话,倒是泛起了迷糊。


    深度不够。


    那得打多深?


    就在他准备跟秦轩再度询问的时候,秦轩却率先开口:


    “陛下!”


    “打井的事情,咱们就不用操心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灾民百姓组织起来,开始在受灾地区开挖灌溉渠,这样的话工程也快!”


    “其次的话,就是我看时间也差不多了,等到灌溉渠挖好后,就开始种点新农作物了,这样下来地不至于荒废下来!”


    随着秦轩一条条说出来,如果换做别人说这些,李世民肯定是不相信的。


    但是。


    这话是秦轩是华国大使说的,那么他李世民自然是有理由相信的。


    于是。


    当天就把谢韵叫了过来,对其吩咐了一番后。


    第二天。


    这一天灾民吃饱喝足后,全都在幽州城外没有走。


    毕竟现在其他地方没有粮食,只有这里有粮食因此灾民只能呆在这里。


    然而。


    第二天到了放饭的时间,却没有放饭,于是灾民们都急了。


    难不成!


    朝廷抛弃了他们,想到这里不少灾民就准备冲进城内冲到刺史府,去问个清楚。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几名军官走到了城门处,然后直接张贴了一张告示。


    同时一个文士打扮的人,开始冲着所有灾民,念起了告示内容。


    “奉陛下旨意,今后赈灾将改变赈灾模式,不再采用以往的赈灾模式,今后赈灾将会采取以工代赈的赈灾策略,其意思就是朝廷将会组织大家一起劳作,给与劳作之人每日五斤大米,不参加劳作者将无粮食发放~”


    轰~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什么,现在要参与劳作,才给粮食啊!”


    “以前不都是不需要的么,现在怎么还需要啊!”


    “就是,以前粥棚一搭,我们只需要等到可以耕种的时候,去进行耕种就行了啊!”


    是的。


    绝大部分灾民,听到以工代赈,心中第一反应是抗拒的。


    毕竟以前发生灾难的时候,都是不需要劳作的。


    现在需要劳作!


    是什么道理。


    当然也有一部分灾民,也开始在心中盘算了起来。


    以前虽然说不用劳作,但是每天只有稀粥果腹。


    但是。


    现在这个以工代赈虽然说要他们劳作,但是却每天有五斤粮食发放。


    五斤粮食。


    那可是够一个十口之家的口粮啊。


    想到这里。


    不少灾民就下定了决心“干了!”


    当下。


    不少人就跑到了,军官面前询问道:


    “军爷,劳烦问一下,这个以工代赈怎么去做?”


    军官也是解释道:


    “等会,刺史大人,会安排专门的人,对参与这次以工代赈劳作的人,进行登记造册,今天劳作完后就可以领走大米!”


    “而且,参与劳作者,也管两餐饭食!”


    嘶~


    听到这话,瞬间无数灾民心动了起来。


    劳作一天不仅给五斤大米,还管两餐饭食。


    这种好事情。


    哪里找去啊。


    当下不少人踊跃报名了起来。


    原本一些不想参加这个以工代赈的灾民,这一刻也是无比心动。


    就这样。


    随着增加的人数,越来越多。


    终于。


    幽州刺史带着人出来,开始主持以工代赈的事情。


    秦轩和李世民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灾民们踊跃报名的扬景,李世民脸上露出了微笑。


    原本他以为这个政策推出去,会有大部分灾民不满,进行闹事。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


    灾民们不仅没有闹事,反而这么积极,是让他没有想到的。


    看着李世民的笑容。


    秦轩幽幽开口:


    “对于好的政策,百姓们只会举双手欢迎,至于些些不好的政策!”


    “百姓们也会进行抗议的!”


    “陛下,以后多为这些勤劳的百姓,制定一下好的政策吧!”


    李世民重重的点了点头:“朕,知晓了!”


    第一步成功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等着返回长安了。


    原本。


    李世民和秦轩准备,第二天的时候回到长安去。


    但是当天晚上。


    幽州刺史急急忙忙的找到了李世民:


    “陛下,大事不好了!”


    “突厥两万骑兵,绕过了雁门关,直奔幽州而来了!”


    刷!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猛然起身,双目圆瞪声音中似乎充斥着无尽的怒火:


    “你说什么?”


    幽州刺史闻言,连忙又说了一遍:


    “陛下!”


    “突厥两万骑兵,趁夜绕过雁门关,直奔幽州而来,距离已不足十里了!”


    这一刻。


    李世民想到了,当年长安的渭水之盟。


    突厥人也是直奔大唐的都城,让他签订了所谓的渭水之盟。


    让他李世民永远都不能忘却的耻辱。


    “陛下,现在幽州守军不过五千,该怎么办?”


    见李世民半天没有说话,谢韵连忙又问了起来。


    听到谢韵的问话,李世民回过神来,然后咬牙切齿的说道:


    “去,请秦大使过来!”


    这边。


    秦轩正睡的迷迷糊糊的,就被李世民派人叫了过来。


    “陛下,怎么了?”


    看着秦轩睡眼朦胧的样子,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十分凝重的说道:


    “秦大使,突厥两万骑兵,绕过了雁门关,直奔幽州而来,现在已经不足十里了!”


    听到这话。


    秦轩随便打了个哈欠,懒洋洋道:


    “哦...你说这事啊,我知道!”


    “你知道?”


    李世民听到秦轩的话,瞪着双眼,满是不可置信:


    “你怎么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