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小组的成员

作品:《掌权

    许安知与几位常委交换了一个眼神。


    成了。


    会场里,气氛缓和。


    “既然组长我当了,那我们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李如玉声音不大。


    “现在,立刻开始讨论领导小组的成员构成。”


    什么?


    现在?立刻?


    按照惯例,这种人事安排,起码要先散会。


    私底下通气、博弈,最后拿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名单,再拿到会上来走个过场。


    哪有当场就提的?


    她不懂规矩,还是……故意不守规矩?


    许安知警铃大作。


    自己可能小看了这位年轻的女书记。


    她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不是认输,而是要借此开战!


    他必须立刻抢回主动权,把控住这个小组的人事核心。


    “李书记说得对,兵贵神速!”


    许安知立刻跟上。


    “这个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多,日常事务肯定会非常繁杂。迎来送往、文件流转、会议安排……都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来统筹协调,确保领导小组高效运转。”


    他顿了顿。


    “我个人推荐,县委办的孙万武同志。万武同志在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干了很多年,工作细致,考虑周全,由他来担任咱们这个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再合适不过。”


    “我同意许县长的提议。”


    宣传部长第一个表态。


    “孙主任确实是老成持重,能压得住阵。”


    “我也同意,小组的日常工作很重要,必须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


    组织部长紧随其后。


    一时间,附和之声不绝于耳。


    会议室的空调明明开得很足。


    坐在角落里记录的曲元明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太清楚这是什么套路了。


    许安知这是要釜底抽薪!


    领导小组组长是李如玉,但真正掌控信息流转、人员调配、日常运作的,是办公室主任。


    一旦让孙万武这个许安知的心腹坐上这个位置。


    李如玉这个组长就会被彻底架空。


    所有递上来的材料,孙万武可以先筛一遍。


    所有发下去的指令,孙万武可以阳奉阴违。


    孙万武……


    曲元明捏下意识地抬头,望向主位上的李如玉。


    她会怎么应对?拒绝?


    只见李如玉静静地听着。


    等所有人都表完态,她才开口。


    “许县长的考虑很周到。”


    她竟然同意了!


    许安知心中一喜,其他常委也松了口气。


    “孙万武同志经验丰富,我放心。”


    “不过。”


    她的目光从许安知脸上移开。


    “小组的工作,上传下达是关键。许县长把日常事务的关,我作为组长,也需要一个能直接对我负责,随时向我汇报情况的联络员。”


    “不然,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万一出了什么偏差,延误了工作,这个责任,恐怕谁也担不起。”


    无懈可击的逻辑!


    你许安知需要一个办公室主任来统筹协调。


    我李如玉作为一把手,难道就不需要一个自己的耳朵和嘴巴吗?


    许安知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曲元明同志。”


    李如玉直接点了他的名。


    “从今天起,你除了担任我的秘书,再兼一个职务——项目领导小组联络员,负责小组具体事务的上传下达,直接向我汇报。”


    曲元明站起身。


    “是!书记!”


    李如玉满意地点点头。


    “好,办公室主任和联络员都有了。”


    “但是。”


    李如玉放下茶杯。


    “光有将,没有兵,可不行。一个办公室主任,一个联络员,总不能让他们亲自去跑腿、去翻档案吧?”


    她的目光转向曲元明。


    “小曲,你现在是小组的联络员了,具体工作要由你来抓。从开展工作的角度看,你觉得,我们还需要配备一些什么样的人手?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如果说,刚才任命曲元明为联络员,是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那么现在,当众让他这个联络员推荐人选。


    这是何等的授权!何等的信任!


    许安知死死盯着曲元明。


    曲元明知道,这是李如玉在给他机会。


    他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推荐谁?


    不能推荐那些派系明显的,那样等于直接宣战,吃相太难看。


    也不能推荐那些能力平庸的,那样会显得自己任人唯亲,没有大局观。


    这个人,必须能力突出,背景干净。


    最重要的是,要绝对可靠!


    刘晓月。


    她绝对可靠!


    “报告李书记,许县长,各位领导。”


    “我认为,领导小组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不是制定方案,而是摸清事实。这个项目,从立项到现在,前后快十年了。中间涉及的土地审批、规划变更、资金往来、信访记录……必然会形成山一样高的档案资料。”


    他刻意停顿。


    “这些尘封的旧档案,就是解开这个死结的钥匙。谁能最快、最准确地从这些故纸堆里把关键信息挖出来,谁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连许安知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没错,查旧账,是所有调查的第一步。


    “所以。”


    曲元明顺势抛出自己的核心观点。


    “我建议,小组急需补充一名工作踏实、认真细致,并且对档案管理工作极为了解的同志。这能让我们的前期摸排工作,事半功倍。”


    “县委办的刘晓月同志,我非常了解。她是我带过的,虽然年轻,但做事极其认真,尤其是整理材料和档案归类,整个县委办没人比她更细心、更熟练。由她来负责小组的资料工作,我认为是最合适的。”


    刘晓月?


    许安知毫无印象。


    一个县委办的普通科员,无足轻重。


    他下意识地想反对,可理由呢?


    反对一个工作细心、熟悉档案的人加入一个需要查阅大量档案的小组?


    这不等于告诉所有人,我不想你们去查旧账,我心虚吗?


    “好!”


    李如玉等的就是这句话。


    “曲元明同志的建议,是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考虑得很全面,也很具体。就这么定了!”


    她的目光转向曲元明。


    “会后,你立刻通知刘晓月同志,让她放下手头其他所有工作,马上到领导小组来报到。你们两个,加上孙万武主任,先把小组的架子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