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线索,串联起来了

作品:《掌权

    “从它第一次被挂牌出让开始,查它的所有权变更记录、土地抵押记录、解押记录、司法查封和拍卖记录……十年间,所有跟这块地和地上建筑物产权动向有关的卷宗,一份都不能漏!全部找出来!”


    “我明白了师父!我马上去查!”


    一旁,被当成苦力使唤了大半天的孙万武,刚刚直起酸痛的腰,端起搪瓷缸子想喝口水。


    他看着曲元明和刘晓月在那边低声交谈。


    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不就是查个烂尾楼的旧档案吗?


    “师父,找到了!”


    曲元明快步走过去。


    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份来自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裁定书扫描件。


    时间,是九年前。


    内容是关于城西商业广场开发商破产清算,其名下资产。


    也就是那块地和烂尾楼,被公开司法拍卖。


    曲元明死死盯着竞得人那一栏。


    上面不是某个公司的名字。


    而是一个人名。


    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名字。


    但更让他瞳孔收缩的,是成交价。


    一个低到令人发指的数字。


    几乎相当于白送。


    而在这份拍卖记录的附件里,他看到了参与竞拍的另外几家公司。


    它们无一例外,都在最后一轮放弃了出价。


    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心甘情愿地陪跑。


    把这块肥肉,拱手让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个人。


    线索,串联起来了。


    许安知在常委会上做的局,那家瀚海投资,这场司法拍卖……


    它们共同指向一个巨大的黑洞。


    “晓月,继续查。”


    “查这个竞得人,他的身份背景。然后,查他拍下这块地之后,又对它做了什么。是继续开发,还是转手卖了,又或者是……拿去银行抵押了?”


    这十年,这块地恐怕早就被这群资本掮客榨取了无数遍。


    孙万武靠在不远处的档案架上,假装整理卷宗,耳朵却竖得老高。


    他实在想不通,曲元明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把自己当牛做马使唤了一天,结果核心的东西,碰都不让他碰一下。


    他看着曲元明和刘晓月头碰头凑在电脑前。


    “找到了!”


    刘晓月压低了声音。


    “师父,你来看!”


    曲元明立刻凑了过去。


    屏幕上是公安内网的人口信息系统界面。


    照片上的男人,皮肤黝黑,面相老实,眼神甚至有些木讷。


    姓名、身份证号,都与司法裁定书上的竞得人完全一致。


    但下面的信息,却让曲元明的心沉了下去。


    户籍:邻县太平乡石桥村。


    职业:无。


    政治面貌:群众。


    婚姻状况:离异。


    名下资产:无。


    社会关系一栏里,只有几个同样在农村务农的亲戚。


    没有任何经商记录,没有任何与江安县上层圈子交集的可能。


    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说是赤贫的务工人员。


    他,就是九年前那场诡异拍卖会的最终赢家?


    用一笔低到可笑的钱,拿下了城西商业广场那块寸土寸金的地?


    这不合逻辑。


    孙万武端着他的宝贝搪瓷缸子,晃了过来。


    “小曲,小刘,查到什么了?这么一惊一乍的。”


    曲元明在他靠近的瞬间,切换了界面。


    “没什么,孙主任。”


    “就是发现当年破产清算的账目有点对不上,晓月看花了眼,以为发现了什么大事。”


    “哦?账目对不上?”


    孙万武显然不信。


    “我以前在财政局待过,对数字最敏感了,要不我帮你们看看?”


    “不用麻烦孙主任了。”


    曲元明站起身,挡住了他的视线。


    顺手从旁边的架子上抽出一份卷宗,塞到他怀里。


    “您看,我们这还有一大堆要核对呢。您是主任,总不能让您干我们这种跑腿的杂活吧?”


    孙万武抱着那份卷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他哼了一声,悻悻地走开了。


    “这老狐狸。”


    刘晓月等他走远,才小声嘀咕了一句。


    “别管他。”


    曲元明盯着屏幕上那个务工人员木讷的脸。


    一个傀儡。


    身家清白,背景简单,就算事后追查,也查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用完即弃,就像那家瀚海投资一样。


    “师父,这人会不会只是同名同姓?”


    刘晓月提出了一个可能。


    “不可能。”


    曲元明断然否定。


    “司法拍卖,身份核验极严,身份证号是唯一的。他就是那个人。”


    “那……他哪来的钱?”


    “他不需要有钱。”


    “他只需要有一个名字就够了。晓月,换个方向,去查国土资源局的抵押记录系统。用这块地的地块编号去查!”


    既然目的不是开发,那么拍下这块地的唯一作用,就是利用它进行再融资。


    刘晓月切换系统,在曲元明的指导下,找到了国土资源局的内部数据库。


    她输入地块编号,按下回车。


    一条记录,赫然跳了出来。


    时间,是司法拍卖结束后的第三天。


    抵押人,正是那个务工人员的名字。


    权利人(抵押权人),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市商业银行。


    “师父……”


    她的声音干涩沙哑。


    “贷……贷款金额……”


    曲元明死死盯着那串零。


    一个亿。


    整整一个亿!


    九年前的一个亿!


    而那场司法拍卖的成交价,连这个数字的零头都不到。


    这已经不是违规操作了,这是赤裸裸的抢劫!


    拿国家的土地做抵押,从国家的银行里套取巨额现金!


    市商业银行的风控是纸糊的吗?


    一个没有任何资产和信用的个人,拿着一块刚拍下来、还存在产权争议风险的烂尾楼地块,就能贷出一个亿?


    这背后,得有多大的能量在推动?


    需要打通法院、国土、银行多少个环节?


    “查,继续查!”


    “查这笔贷款的流向!还有,这个抵押人,他后来怎么样了?”


    刘晓月的手指再次飞舞。


    贷款流向的记录语焉不详,只显示资金在到账后。


    通过十几个空壳公司账户,在极短时间内被迅速拆分、转移,最终消失在境外。


    典型的洗钱手法。


    而那个工人员呢?


    刘晓月再次切回公安系统,输入他的身份证号,进行深度检索。


    “失踪人口报案记录。”


    报案人:其兄。


    报案时间:八年零十一个月前。


    失踪时间:九年前,在获得那笔巨额贷款后不到一周。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