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拉拢

作品:《掌权

    从孙萍办公室出来。


    孙萍这一票,稳了。


    但还不够。


    党委班子一共七个人。


    书记赵日峰是死敌,一票否决。副书记张海涛是赵日峰的铁杆,第二票否决。


    他自己作为乡长,天然占一票。


    刚刚拿下的纪委书记孙萍,是第二票。


    七票里,想让项目通过,至少需要四票赞成。


    他还差两票。


    组织委员王强,宣传委员刘丽,武装部长李卫国。


    刘丽?


    曲元明几乎是瞬间就划掉了这个名字。


    这位宣传委员是个典型的墙头草,见风使舵是她的生存本能。


    今天你把她说得心花怒放,明天赵日峰一个眼神。


    她就能把昨天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争取她的意义不大,变数太多。


    王强,组织委员,向来中立。


    但性格过于谨慎,凡事求稳。


    那么,只剩下一个人选。


    武装部长,李卫国。


    这是一个硬骨头,也是赵日峰阵营里的一员干将。


    所有人都认为李卫国是赵日峰的人。曲元明却不这么看。


    记忆回到看守沿溪水库时。


    许安知孙万武把他发配到这里,美其名曰体验基层,磨练心性。


    赵日峰带着几个人来视察,李卫国就在其中。


    他言语间尽是敲打和暗示,说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曲元明只是沉默地听着。


    视察快结束时,李卫国脱离了人群,一人走到了水库的泄洪闸口。


    曲元明跟了过去。


    李卫国没看他,只是盯着闸口的几处锈蚀。


    又看了看旁边码放的沙袋和基座。


    那些都是曲元明一个人在空闲时,一点点弄好的。


    “你弄的?”


    “闲着也是闲着。”曲元明回答。


    李卫国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皱巴巴的烟,抽出一根递给他。


    曲元明摆手,说不会。


    李卫国便自己点上。


    “赵书记觉得你碍眼。”李卫国开口。


    曲元明没说话。


    “但是。”


    李卫国弹了弹烟灰。


    “这水库关系到下游几千口人的安危。你没因为受了气,就撂挑子,还知道干正事。算条汉子。”


    说完,他捻灭了烟头,揣进兜里,转身就走。


    曲元明嘴角微微上扬。


    李卫国这种人,军人出身,性格耿直,最看重的是责任和实干。


    他或许会因为人情和站队,在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支持赵日峰。


    但在大是大非,尤其是在他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上,他有自己的原则。


    而清淤防洪,恰恰就是他武装部长的天职之一!


    这,就是突破口。


    曲元明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朝着另一栋楼的武装部走去。


    李卫国的办公室和他的人一样,简单。


    一张办公桌,两个文件柜,墙上挂着沿溪乡的军事地形图。


    曲元明敲门进去时,李卫国正对着地图出神。


    看到曲元明,他明显有些意外。


    “曲乡长,有事?”


    “李部长,有个事,想请您这位专家给参谋参谋。”


    曲元明笑着走过去,把一份报告的副本放在了他桌上。


    李卫国瞥了一眼,眉头挑了一下。


    这不是来搞政治拉拢的,是来谈正事的。


    “我们计划对沿溪河进行全面清淤。”


    曲元明开门见山。


    “但你也知道,工程一旦开始,河道本身就成了个大工地。汛期马上就到了,我最担心的就是,万一施工期间突降暴雨,上游洪峰下来,不仅工程要被毁,还可能威胁下游村庄。”


    他指着报告里的几张图纸。


    “这是我们设计的临时围堰方案,还有紧急泄洪口的预留位置。但是,我毕竟不是搞防汛的专家。在咱们乡,要论这个,没人比得过您。”


    李卫国的表情缓和下来。


    他拿起了那份报告。


    曲元明也不催,就静静地站在一旁。


    “这个围堰高度不够。”


    许久,李卫国开口,指着图纸上的一个数据。


    “沿溪河上游有个叫一线天的窄口,洪峰能把水位抬高至少半米。你这个设计,差了三十公分,顶不住。”


    他说话毫不客气。


    “还有这里。”


    他的手指又移到另一处。


    “石料堆放点不能设在这。这里是风口,一下雨,全是烂泥。到时候抢险的车根本开不进去!得换到东边那个高坡上。”


    曲元明拿出笔记下来。


    “李部长,您说得对。这些都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到的细节。”


    李卫国拉开抽屉,拿出了一支红笔,开始在图纸上圈圈画画。


    “你们的应急预案,只考虑了施工队的人员撤离。民兵呢?我们武装部的应急分队呢?”


    李卫国抬起头。


    “一旦出险,我们的人是要第一个冲上去的!你的预案里,必须明确我们的集结点、物资交接点,以及抢险的责任划分!”


    “李部长,这正是我今天来找您的主要目的!”


    曲元明接上话。


    “这份预案只是个初稿。我就是希望您能亲自操刀,把武装部和民兵应急的部分给加进去,形成一套真正能打仗、打胜仗的军地协同方案!”


    把权力交出去,把责任扛起来。


    李卫国站起身。


    “赵书记那边……你怎么说?”他还是问了一句。


    曲元明坦然。


    “赵书记有赵书记的考量。但我作为乡长,总得为全乡百姓的身家性命考虑。清淤防洪,是天大的事,也是我们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我相信,在党委会这样严肃的场合,任何决策都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人民的利益为准绳。”


    他没有说赵日峰的坏话,也没有乞求李卫国的支持。


    李卫国沉默了很久。


    “这份材料,我先留下研究。你把电子版也发我一份。”


    他顿了顿,看着曲元明。


    “党委会上,我会就防汛应急的必要性,提出我的专业意见。”


    从武装部出来,抬脚去了乡政府食堂。


    忙了一整天,肚子里早已空空如也。


    正是饭点,大部分位置都坐了人。


    曲元明打了一份米饭,两个素菜,一荤一素。


    他端着餐盘,目光扫了一圈。


    中央最显眼的那张大圆桌上。


    赵日峰赫然在座。


    他身边围着一圈人,党政办主任马德福正满脸谄媚地给他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