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为民办事的心

作品:《掌权

    一开门,一个系着围裙的女人就迎了上来。


    “哎呀,曲乡长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钱坤老婆热情地招呼着。


    “你也是,请乡长来吃饭也不早说,我好去买点好菜。”


    “嫂子,家常便饭就好,千万别客气。”曲元明笑着说。


    “爸爸,你回来了!”


    里屋跑出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扎着两个羊角辫,怯生生地躲在钱坤身后。


    “这是我闺女,妞妞,”


    钱坤把女儿拉到身前。


    “快,叫曲叔叔。”


    “曲叔叔好。”小姑娘很是可爱。


    曲元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晚饭很丰盛,四菜一汤。


    席间,钱坤老婆话不多,只是不停地给曲元明夹菜,让他多吃点。


    吃过饭,钱坤拉着曲元明在客厅喝茶。


    妞妞则趴在旁边的小书桌上写作业。


    曲元明的目光落在了书桌旁的一个书架上。


    书架上除了几本儿童读物,还塞着一个厚厚的、边缘已经磨破了的笔记本。


    “那是什么?”曲元明好奇地问。


    钱坤嘿嘿一笑,走过去把本子拿了过来,递给曲元明。


    “就是平时下乡瞎记的一些东西,不成系统,让乡长见笑了。”


    曲元明接过本子,翻开。


    他愣住了。


    本子里密密麻麻,全是钱坤的笔迹。


    但记录的不是工作纲要,也不是会议精神,而是沿溪乡各村各户的琐事。


    “刘家村张大爷,儿子儿媳外出打工,腿脚不便,雨天路滑要多去看看。”


    “小湾村李三家,孩子上学要走五里山路,雨季有塌方风险,需重点关注。”


    “王家铺子旁边的水渠,淤泥堵了,得找人清一下,不然影响春灌。”


    一页页翻下去,从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曲元明抬起头。


    他原以为,钱坤的支持,更多是出于对赵日峰的不满。


    此刻他才明白,钱坤的支持,源自于一颗真正为民办事的心。


    这个人,是真心想让沿溪河的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曲元明合上笔记本。


    “老钱,”


    “你这本子,比咱们乡里任何一份工作报告都金贵。”


    钱坤咧嘴一笑。


    “乡长。”


    “您能看懂,我老钱这几年……就没白熬。”


    这短短一句话里,藏着太多的辛酸。


    曲元明能听出来。


    一个副乡长,本该是乡里抓具体工作的实权人物。


    可钱坤,却只能把这些本该落实在文件上、体现在项目里的民生问题,偷偷记在一个破本子上。


    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


    曲元明看着钱坤。


    “老钱,我有点想不通。”


    “既然你心里装着这么多事,当初……赵日峰让你来水库找我麻烦的时候,你怎么就……”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白。


    钱坤避开曲元明的目光。


    “乡长,不瞒您说。”


    “我那时候,是真没办法。”


    “您来之前,沿溪乡的乡长,是赵日峰一手提拔起来的。”


    “党政一把手穿一条裤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我一个排名最末的副乡长,能干啥?”


    “开会,就是他们俩的一言堂。我提个建议?不是被当场驳回,就是会后被赵日峰叫去办公室谈心。”


    “他说我站位不高,大局观不强,总是盯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影响班子团结。”


    “鸡毛蒜皮?”


    钱坤冷笑一声。


    “刘家村张大爷的屋顶漏雨是鸡毛蒜皮?小湾村孩子上学的路有塌方危险是鸡毛蒜皮?”


    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我不是没争取过。”


    “那年夏天,连下半个月暴雨,山洪眼看就要下来了。小湾村那条上学路,我去看过,旁边山体都松了,随时可能塌方。我找到当时的乡长,就是赵日峰提拔起来的那个,我说必须马上组织人去清理、加固,不行就先让孩子们停课。”


    钱坤自嘲地笑了笑。


    “你猜他怎么说?他说,老钱啊,你的心情我理解,但凡事要讲程序。你写个报告上来,我们开会研究研究。研究?等他们研究完,黄花菜都凉了!”


    “我等不及,直接去找赵日峰。我拍着桌子跟他吵,我说人命关天的事,等不得!赵日峰当时脸色就沉下来了,指着我的鼻子说,钱坤,你是不是想搞特殊化?是不是想凸显你能耐?全乡这么多事,就你那点事重要?你是想凌驾于组织之上吗?”


    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


    “最后,会是开了,钱也批了。可等钱下来,人组织好,雨季都快过去了。那半个月,我天天睡不着觉,就怕半夜电话响,怕听到小湾村出事的消息。幸好,老天爷保佑,那年没出大事。”


    钱坤的声音沉下去。


    “从那以后,我就学乖了。我知道,在这个院子里,只要他们俩还在,我想干点实事,比登天还难。我提的意见,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他们拿去当成自己的功劳。我干的活,出了成绩是他们的,出了问题,责任就是我钱坤的。”


    他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根,却半天没有点燃。


    “我能怎么办?我也想进步,我也想坐上那个能拍板、能干事的位置。我只能熬。熬资历,熬人脉,熬到他们俩有一个挪窝。我把所有看到的问题,都记在这个本子上。我想着,等我有了机会,这些就是我为老百姓办的第一批实事。”


    曲元明静静听着。


    他想起了自己。在县委办,孙万武不也是这样对他吗?


    功劳是领导的,黑锅是下属的。


    “所以……”


    曲元明缓缓开口。


    “你以为我也是他们那种人?”


    “乡长,说句不怕您笑话的话……是的。”


    钱坤终于点上了烟,吸了一口。


    “您太年轻了,又是从县委书记身边下来的。这些年,我见得多了。空降下来的年轻干部,有几个是真心想在乡里扎根的?大多是来镀个金,熬个资历,干两年就拍拍屁股走了。他们眼里只有项目,只有数据,只有那些能写进工作报告里,能让他们在领导面前露脸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