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站稳脚跟

作品:《掌权

    他找到工头老王,直接拍板。


    “这泥,多少钱一车?我们全要了!”


    另一边,建筑公司的采购员则跑到了沙堆旁。


    “好沙!这沙子干净,粗细均匀,都不用二次筛选,直接就能拿来搅混凝土!老哥,这沙子怎么卖?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所有村民张着嘴巴。


    他们祖祖辈辈都嫌弃的臭淤泥,是城里人抢着要的有机肥?


    肥厂和建筑公司的人当场点钱,一车车的淤泥和河沙被装走。


    红色的钞票直接塞到了工头老王的口袋里。


    有人忍不住小声问:“这……这挖河泥,还能挣钱?”


    “我的天,咱们守着金饭碗要饭啊!”


    “早知道这玩意儿值钱,我们自己就动手挖了!”


    曲元明走到那堆还没来得及运走的钞票前,对钱坤说:“老钱,数数。”


    钱坤走上前。


    “……九千八,九千九,一万!乡长,今天上午半天,卖了一万块钱!”


    一万块!


    这可是一笔巨款!乡里一年的办公经费也就几万块。


    曲元明点了点头。


    “乡亲们,我跟大家交个底。这次的清淤工程,乡财政一分钱没出。”


    他顿了顿。


    “赵书记说了,要干,就得我们政府自己想办法。他们党委只监督,不给钱,不给人。项目出了问题,我曲元明一个人担责。”


    “我没办法,只能想出这么个笨办法。把这河里的淤泥当肥料卖,把沙子当建材卖。用卖出来的钱,给大伙儿发工钱,租机器。”


    他的手指向上游一指。


    “等咱们把河道清干净了,卖泥沙剩下的钱,咱们就在上游那个拐弯口,建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水坝!以后别说干旱,就是发大水,咱们也不怕了!”


    “这工程,不花国家一分钱,就用咱们沿溪河自己的宝贝,建咱们自己的家园!”


    不花国家一分钱!


    用卖泥沙的钱修水坝!


    这个年轻的乡长,简直是神人啊!


    村民们看着曲元明。


    “好!乡长说得好!”


    “我们就跟你干了!”


    “乡长,我们不要工钱,我们自己带工具来!”


    “对!这是给咱们自己修命根子,哪能要钱!”


    钱坤挺直了腰杆。


    “乡亲们,我给大家正式介绍一下!”


    “这位,就是咱们沿溪乡新上任的乡长,曲元明同志!”


    “昨天在乡里的会上,就是曲乡长,顶着天大的压力,跟好几位领导拍了桌子,才把这个项目争下来的!”


    “曲乡长说了,项目成了,功劳是大家的。要是败了,所有责任,他一个人扛!”


    原来是这样!


    原来这个年轻人为了他们,差点把自己的前途都赌上了!


    “曲乡长!”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曲乡长!”


    喊声汇成一片。


    曲元明站在人群中央,深深鞠了一躬。


    ......


    江安县委常委会议室。


    县委书记李如玉和县长许安知各自坐着。


    会议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议题枯燥乏味。


    终于,在讨论完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议题后。


    财政局长钱立行清了清嗓子。


    “李书记,许县长,我这里有个情况,需要向二位领导,也向各位常委汇报一下。”


    许安知点点头。


    “哦?立行同志有什么要紧事?说来听听。”


    钱立行推了推面前的话筒。


    “是关于沿溪乡的。我听说,沿溪乡最近在搞一个大工程,要把整个沿溪河的河道全部清淤一遍。动用的机械、人力规模都不小。”


    他顿了顿。


    “但是,据我所知,这个项目既没有向县政府报备立项,我们财政局这边,更是一分钱的预算申请都没见到。这么大的工程,钱从哪儿来?总不能让老百姓白干活吧?如果资金出了问题,最后这个烂摊子,恐怕还是要我们县财政来兜底。这……不合规矩啊。”


    话音一落,几个许安知派系的常委附和。


    “是啊,无预算,不支出,这是基本原则。沿溪乡这么搞,是无组织无纪律!”


    “我听说带头的是新上任的曲元明乡长?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不能乱来啊。这万一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李书记,曲元明同志是您亲自点将下派的,这件事,您是不是应该给个说法?”


    所有的矛头,指向了李如玉。


    李如玉没有丝毫慌乱。


    “钱局长消息很灵通嘛。”


    “我……我也是听下面的人汇报……”


    李如玉没再理他,转而看向众人。


    “各位的担心,我理解。不过,大家可能对情况有些误解。”


    她从手边的文件袋里,抽出一份薄薄的文件。


    “关于沿溪乡清淤工程,曲元明同志在项目启动前,确实向我提交过一份预案。”


    什么?


    赵日峰,可没跟他说过这事!


    曲元明竟然越过了乡党委,直接向县委书记汇报?


    这小子,不讲武德!


    李如玉继续说道:“曲元明同志的这份预案,我看过,思路很大胆,也很有新意。他的核心思想只有八个字。以工代赈,以淤养工。”


    “以淤养工?”


    委员疑惑地出声。


    “李书记,这怎么讲?”


    “很简单。沿溪河常年淤塞,河底积攒了大量的淤泥和河沙。在农民眼里,这是没用的废物。但在曲元明同志眼里,这些都是宝贝。”


    “他做过调研。河底的淤泥,是天然的优质有机肥,城里的有机肥厂抢着要。而河里的沙子,质量上乘,是建筑公司急需的建材。”


    “所以,他的计划就是,将清淤工程外包给村民,工钱按车结算。然后,再把挖出来的淤泥和河沙,卖给有机肥厂和建筑公司。用卖掉泥沙的钱,来支付工程款和机械租赁费用。”


    “整个项目,不仅不需要县财政出一分钱,甚至在工程结束后,可能还会有盈余。”


    所有人都被这个天马行空般的构想给震住了。


    把挖出来的垃圾当钱卖,再用卖垃圾的钱付挖垃圾的工钱?


    这……这是什么操作?


    钱立行张着嘴,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他准备好的一肚子关于财政风险、程序违规的指责,全都被堵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