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处理干净
作品:《掌权》 他看向窗外,县政府大楼下。
当一个人连最珍视的东西都失去之后,他还会畏惧什么呢?
许安知抬起手,拿起桌上那部红色电话。
“是我。”
“准备一下,把所有跟宏图伟业原始账目有关的人……”
“……都处理干净。”
电话挂断。
……
江安县,明珠路。
一辆帕萨特在路边停下。
车里,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正打着电话。
“……对对对,许少,您放心!账目我早就处理干净了,别说省里的调查组,就是神仙来了也查不出半个子儿!”
“那些原始凭证?烧了!早就烧成灰了!我办事,您还不放心吗?”
他叫王立才,宏图伟业的总会计。
这些年,宏图伟业每一笔见不得光的烂账,都出自他手。
电话那头不知说了什么,王立才笑得更开心了。
“哎哟,那怎么好意思……行行行,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谢谢许少,谢谢许少!”
挂了电话,王立才心情大好。
丝毫没有注意到,一辆满载渣土的重型卡车,跟在了他的车后。
帕萨特驶入一个没有监控的拐角。
下一秒。
“轰!”
重型卡车狠狠撞上了帕萨特的驾驶室一侧。
车门瞬间内凹,玻璃化为碎片。
王立才眼镜飞了出去,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被拍在了副驾驶上。
卡车并没有停下,而是顶着帕萨特,继续向前推行了十几米。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司机从卡车上跳下来,浑身酒气。
他哆哆嗦嗦地掏出手机,拨打了120和110。
“喂……喂?我……我撞人了……我喝多了……”
几分钟后,医护人员把王立才拖出来。
“伤者颅内出血,多处粉碎性骨折,心跳微弱……”
“快!送医院抢救!”
同一时间,江安县各地。
几个与宏图伟业原始账目有过接触的小出纳、小文员,或是在回家路上被抢了包。
或是家中深夜失火。
更有甚者,直接人间蒸发。
……
沿溪乡政府。
乡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曲元明掐灭了烟蒂,已经是第三包了。
省里的调查组已经进驻,李如玉那边顶着压力,而他这里,就是破局的关键。
可线索,到王立才这里,几乎就断了。
许广才已经被控制,但他嘴比石头还硬。
一口咬定自己只是正常承揽工程,所有账目都由王立才负责,他什么都不知道。
典型的弃车保帅。
而王立才,就是那辆车。
只要撬开王立才的嘴,拿到最原始的账目,就能顺藤摸瓜,把许广才甚至他背后的许安知钉死。
就在刚刚,他接到县里传来的消息。
王立才出了车祸。
肇事司机醉驾,王立才被送进ICU,深度昏迷,成了植物人。
“操!”
太巧了。
调查组刚要深入,核心证人就意外出事,这哪是意外,这分明是灭口!
许安知……他真的敢!
跟一个疯子博弈,任何常规手段都可能失效。
他必须另辟蹊径。
曲元明重新审视面前所有的资料。
他把所有涉案人员的名单和关系网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节点……
等等!
曲元明想起之前在梳理宏图伟业公司人事变动时,看到过一个被标注为开除的名字。
一个项目经理。
开除原因很简单:与公司领导许广才发生口角,顶撞上司。
这在任何一家私人企业,都太正常了。
所以当初无论是谁,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一个被开除的员工而已,能知道什么核心机密?
但现在,曲元明不这么想了。
许安知以为他把所有知情人都处理干净了,但他很可能忽略了这个小人物。
一个能跟许广才当面吵起来的项目经理,性格绝对不会是软柿子。
而且,是项目经理。
曲元明翻找那份人事资料,手指在一个名字上停了下来。
高丰。
入职三年,从技术员升到项目经理,负责过宏图伟业早期两个项目。
其中就包括另一个被举报有质量问题的小区。
在广才中学项目启动前夕,被许广才亲自开除。
一个有能力、有脾气、还被老板的草包弟弟羞辱性开除的功臣。
他会甘心就这么净身出户吗?
换做是自己,绝对不会。
更何况,高丰负责的是早期项目。
那时候的宏图伟业远没有现在这么家大业大,账目管理也必然更加混乱,漏洞百出。
曲元明需要一把手术刀。
他想到了李哲。
曲元明拨通了李哲的电话,“小李,帮我办一件私事。”
“乡长您说!”
“帮我查个人,叫高丰,大概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以前是宏图伟业的项目经理,三年前被开除了。我需要知道他这三年的所有经历,越详细越好。记住,不要通过任何官方渠道,用你自己的办法。这件事,只有你知我知。”
李哲很聪明,“明白,给我两天时间。”
……
两天后,李哲出现在了乡长办公室门口。
他进来后,反手锁上了门。
“乡长,查到了。”李哲将牛皮纸袋递过来,“这个人……挺惨的。”
曲元明撕开封口,抽出里面的几页纸。
高丰,男,37岁。江安县本地人,建筑工程专业出身,技术过硬,为人耿直,或者说,一根筋。
在宏图伟业的三年,他凭着技术和拼劲,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干到了项目经理。
是许广才手下为数不多能真正撑起项目的人。
然而,也正是因为他这脾气,和许广才发生了争吵。
结果可想而知。
他被当场开除,连当月的工资和项目奖金都分文未给。
离开宏图伟业后,高丰的噩梦才真正开始。
他想在江安县的建筑行业里另谋出路,却发现处处碰壁。
宏图伟业在江安县一家独大,许广才虽是个草包,但许安知的名头却无人不知。
许家兄弟没明着放话,但圈子里的人谁不心知肚明?
一个敢当众顶撞许家人的刺头,谁敢用?
无奈之下,他只能自己拉了个小施工队,接点零散的活。
可他那耿直的性子,不懂得规矩,不会偷工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