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借书

作品:《八零娇气包落难,他掐腰锁我入怀

    售货员收了钱票,拖过一袋饲料,“咚”一声墩在柜台上,扬起一阵尘埃:“自己扛走,下一位!”


    温时宁忽略那敷衍,道了声谢,咬紧牙关,将沉重如石块的饲料袋扛上肩头。


    粗糙的麻袋纤维磨着脖颈和肩窝,重压让她踉跄了一下。


    她深吸气,稳住身形,扛着袋子走出了供销社。


    下一站,是文化站那栋稍显齐整的二层小楼。


    图书馆在最里间,“图书阅览室”的木牌悬挂门楣。


    室内安静,寥寥数人翻阅报刊杂志。


    门口桌子后,一位五十开外的管理员大爷捧着搪瓷缸子在喝水。


    温时宁卸下沉重的饲料袋,拍了拍灰尘,整了整衣领和有些散乱的鬓发,才放轻脚步上前:“同志您好,我想借几本书。”


    管理员大爷从搪瓷缸子后抬起眼皮,镜片后的目光在她清丽却带着旅途风尘的脸上,以及门口那袋扎眼的饲料袋停留片刻,眉头几不可察地一蹙,语气公事公办中透出冷淡:“有借书证吗?只对本镇居民或持单位介绍信的人开放。”


    “介绍信?”温时宁一怔,她只有饲料介绍信。


    “同志,我是红星大队的下乡知青,想借科学养鸡养猪的书学习技术,支援生产,这是我的身份证明……”她连忙掏出盖有大队红章的身份卡片。


    管理员接过卡片,只扫了一眼“温时宁”和“红星大队”的字样,目光便又落回她脸上,带着一种审视与毫不掩饰的怀疑,哼笑一声,随手将卡片丢在桌上:“红星大队的?科学养鸡?小姑娘,看书是好事,但也得掂量掂量,养鸡是农民伯伯祖传的经验活计,靠的是摸爬滚打,不是翻几本‘科学’书就能登天的。”


    他拖长了调子,意有所指,“再说,这里书珍贵,不是什么人都能借,弄脏弄坏,赔得起?我看你不如回队里好好跟老把式学学挑粪,更实在!”


    这番话,字字句句如浸了冰水的针,带着根深蒂固的成见和赤裸裸的轻蔑,狠狠扎进温时宁的心底!


    怒火轰地从脚底直冲头顶!


    又是这种眼神!又是这种腔调!就因为她的出身?


    就因为她看起来不像个泥腿子?


    五年了!


    她在泥水里打滚,咬着牙干最脏最累的活,咽下多少白眼与嘲讽,不就为了抹掉“资本家小姐”的印记吗?


    如今,她只是想借本书学习,想把分内事做得更好,凭什么还要遭此羞辱?


    去他的冷静!


    温时宁倏然挺直脊梁,刻意压低的嗓音陡然拔高,划破阅览室的寂静。


    “这位同志!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凭什么断定农民的经验不需要科学指导?凭什么断定我不是真心实意为集体学技术?!”


    她目光如寒星,直刺管理员瞬间愕然的脸,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你怕弄坏珍贵的书?我从小受的教育是敬惜字纸!可你,身为知识的看守人和传播者,思想守旧狭隘,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动辄设卡扣帽!这是为人民服务的态度?这是阻碍生产进步!”


    “你说养鸡不用看书?那我问你,没有袁教授潜心研究,何来杂交水稻?没有科学家钻研书本,何来化肥农药增产增收?经验宝贵,但科学是经验的结晶和升华!你这轻视知识的落后思想,才是真正的拖后腿!”


    积压了五年的愤懑,在此刻化作锐不可当的锋芒。


    “今天我凭红星大队社员身份,光明正大来借书学习!你借,我感谢;不借,无妨!”


    “我温时宁现在就明说,我会写材料,向公社、向县文化局反映!我倒要问问,本该服务人民的图书馆,何时成了搞身份歧视的私人庭院?!”


    这一连串掷地有声的质问,如同惊雷炸响!管理员大爷的脸色红白交错,捏着搪瓷缸子的手微微发颤。


    他万万没料到,这看似文弱的女知青,言辞竟如此犀利,句句占理,字字直击要害!尤其“阻碍建设”几字,分量太重!


    阅览室死寂无声,所有目光惊愕地在两人之间逡巡。


    “你……你……”管理员指着温时宁,嘴唇哆嗦着,半句话也接不上,巨大的压力与恐慌攫住了他。


    捅上去,这位置怕是难保!


    此时,旁边一位看报的中年男子站起身,快步走来。


    他严厉地瞪了管理员一眼,转向温时宁时,语气缓和许多:“这位女同志,请别激动。老张态度不对,我代他道歉,学习科学知识支援生产,天大的好事!文化站绝对支持!”他拿起桌上身份卡看了看,“红星大队温时宁同志?想借什么书?农技类的,尽管挑!借书证我开个临时条子给你。”


    目的已达,温时宁对那干部微微颔首,恢复平静:“谢谢领导,我想借家禽饲养和疾病防治方面的书。”


    “好!这边请。”干部热情指路书架,不忘狠狠剜了僵立的老张一眼。


    温时宁目不斜视,径直走向书架。


    她打眼一看就选中了自己想要的几本书,都是和家禽牲畜饲养有关的。


    她回到干部身边,他把借阅条拿给温时宁,说道:“温同志,我很欣赏你的态度,也希望我们文化站的书能够帮助到你,欢迎你以后再来啊。”


    “多谢,一个月以后我来还书。”温时宁郑重其事说道。


    她并没有看向那个管理员,高昂着自己的头,挺直腰杆走出文化站。


    她有自己的傲骨和不肯低头的人。


    回去的时候就没有来时那么轻松了,她的肩膀上扛着饲料,手里还拿着几本书,每走一步腿都在发抖。


    走出去几里,她浑身就已经湿透了。


    凉风拂过,整个人忍不住打冷颤。


    脚上的水泡也已经被磨破了,走一步都生疼


    她走一会儿就停下来,就快要坚持不住了。


    马上就绕过一条河堤,四周一片荒芜。


    人烟稀少,温时宁的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


    刚走过去,身后就传来了自行车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