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家一起想办法

作品:《七旬老太重生,抢了个小白脸回家

    提到自己种,大队长想到了组织下达的政策。


    组织是不允许他们把农田另作他用的,哪怕是种来养鸡的,那也是不成。


    “这件事,我会跟组织申请,但能不能通过,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大队长说道。


    这办法呢,肯定是人想出来的。


    只是?


    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不错啊,难道就没有其他的饲料配方了吗?”大队长看着宁不错。


    他现在可相信宁不错了。


    其他配方?


    这配方宁不错肯定还有几个,但就是不知道,大队长舍不舍得花钱让他验证了。


    “这配方是有,但有需要实验。而实验,是很费钱的事。”


    没有成果的事,村民未必愿意出钱。


    “我们还是想办法弄来原料吧。”果然,村民有了选择。


    你想啊,养鸡这种配方,你能有一个,还能一下子拿出很多个吗?


    “原料也不成,城里运来的原料有限,除非是从其他的县城弄,你们谁有关系?”大队长出了个难题。


    提到其他县城有关系,大家又哑了。


    乡下人出身,能认识几个城里人,已经算是不错的交情了。其他县城的人?


    这种美梦,你想想就好。


    “这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就只能养这么多鸡吗?”村民很着急。


    这可是天天能赚钱的东西!


    就放在自己眼前,却不能再赚钱,村民的心都被提了起来。


    “贪多嚼不烂,先把手头上的鸡养大再说吧。”现实就是这样,他们只能接受。


    “宁不错,你要实验的话,多久才出结果?”村民把话题绕回来。


    虽然这是下下策。


    可没有办法之下,只能考虑这一出。


    “没有一两个月,怕是无法完成的。”宁不错猜测。


    饲料配出来,还要找到供应商,接下来才是投入使用。使用过后,你才知道成果。


    “那要多少钱呢?”大队长也关注起这事来。


    这?


    宁不错就得好好想想了,毕竟提到钱嘛,要是他们投入后,没有得到了的办法,他们会不会怪他?


    村里的人现在对他是和善了,但他知道,他们不会像何小五一样相信他。


    “这不是钱的事,而是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原材料,就算有了原材料,还要找供应商。”宁不错只能说出自己的难题。


    “那你说说是什么原材料,我们来想办法。”大队长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有一个配方,可以增加母鸡的产蛋量,但需要大量的贝类。”宁不错提到了其中一个难题。


    他们村里是有一条河,可是河里很少有什么河鲜。


    这年头,谁家不饿,真有什么河鲜,没被吃绝,已经算是他们运气好了。


    “这东西要是住在海边,肯定不缺……”有一个村民喃了一句。


    他们村民肯定没有住在海边的,而……


    “就是海边常见的那种贝类吗?”有一个小知青问道。


    她家住在海边,他们海边人家,最不缺的就是这种贝类。


    “那种也可以,我们需要的量很大。”宁不错点头说道。


    其实,这东西好弄,只要你有人脉,只是?


    村民那里有什么人脉。


    而知青嘛?他们出生在海边,有一些人脉很正常。


    “我老家那边,海岸上有很多的贝类。不过,我老家离得远,运过来后,怕是这些贝类早就发臭了。”


    果然困难。


    “不,我要的不是活着的贝壳,而是新鲜刚吃过的贝壳。”宁不错说道。


    书上说了,贝壳一类的有甲壳动物,他们的甲壳里含有大量的钙物质。


    而鸡蛋的鸡壳里,也含有大量的钙物质。


    缺什么补什么,母鸡身上的钙物质充足,就能保证它们的产量蛋。


    至于你要如何从贝壳中,提取钙物质,这就是配方的奇妙之处了。


    明明他们只是磨成粉,跟其他的东西一起当作养鸡的饲料。


    可因为其他东西的帮助,母鸡可以吸收大量的钙物质。


    有时候,你得说这个世间真神奇。


    很多东西,都是相辅相成。


    “你要让我家里的人,收购一些贝壳,然后与我们交易吗?”大队长问道。


    直接买卖肯定是不成的,但是?


    如果是公家采购的名义,这个就好办了。


    刚好他们在收购站里有人,让收购站的人帮忙就行。


    “在我们那里,贝壳根本就不值钱,你们要交易,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小知青的眼都发红了。


    没想到他离家这么远,竟然还能帮到家里的人!


    “我正式任命你为养鸡场的采购员,到时候我会介绍收购站的人员与你认识。


    你与他们,一块到你们老家,收购这些贝壳。”大队长安排道。


    这可以说是大手笔了。


    “保证完成任务!”小知青也高兴。


    什么采购员的,可能赚不到什么钱,只是一个名义而已。


    她在乎的,是自己能帮到家里的人,她可以回家看看。


    你说哭不哭,虽然他们知青有探亲假,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要是工分太低,哪怕是申请上去,上头的人也不会批准。


    就因为这事,她已经有几年,没回家过了。


    “有了贝壳,这饲料是不是就不成问题了?”村民在乎这一点。


    饲料没问题,接下来,他们就可以养很多鸡了。


    “等贝壳运回来后,我才知道能制作多少的饲料。就算是饲料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能养的鸡也是有数的。”宁不错打了一个预防针。


    养少量的鸡,这些鸡生病的可能性不高。


    而养的鸡群一多,你不可能时时都注意到位。真出了点小病,一只连累一只,可能村里还会发生鸡瘟。


    而养鸡嘛,最害怕发生的就是鸡瘟的情况了。


    “为什么?”很好,村民们不理解。


    “养的鸡太多,我怕你们照顾不过来,这鸡要是照顾得不好,容易生病。”宁不错解释道。


    “你是说鸡瘟?”大队长已经想到这一出。


    养鸡最害怕的东西,可不就是鸡瘟了吗?


    宁不错点点到头。


    鸡瘟确实是个大难题,不过,这件事就没有其他的处理办法了吗?


    “那如果我们请城里的专家来帮忙照看呢?”一个知青,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向来只有乡下人到城里做工,哪里有说城里人,到乡下来做工的。


    不过?


    办法确实是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