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

作品:《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趁着曹操大军出征, 孙权立刻掉头扑向合肥,这才有了第二次合肥之战,孙权折戟沉沙,成就了张辽的赫赫威名。刘备也回师谋取汉中, 留下关羽镇守荆州, 防守曹军。】


    孙策沉思:难道在南方建立政权便没有机会回到北方吗?


    孙权捂脸:别骂了, 别骂了,孤不会再重复历史上的悲剧了!


    百年后南朝的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从长江以南北伐真的太难了……


    北宋的官家和士大夫们沾沾自喜: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大事!


    南宋主战派满腔激愤:若是他们的官家有孙权一半的心气, 他们能把金国打穿!


    只有朱元璋骄傲的哈哈大笑:他从南京打到元朝的大都只用了一年时间!


    【刘备行军的速度没有赶上汉中易主的速度,他派人支援张鲁,但汉中张鲁不敌曹军, 已经举城投降——】


    评论区


    “张鲁的弟弟张卫据守阳平关,依靠天然地形, 易守难攻,曹操久攻不下, 伤亡惨重, 只能暂时退兵。阳平关守军见曹军退却,守备松懈,曹操命人夜袭张营,张军惊慌之下,迅速溃败,曹操顺利占领南郑。”


    【张鲁, 字公祺, 据传是张良的十世孙,他的祖父便是天师道教主张道陵,而张鲁是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师。】


    张良顶着同僚好奇的目光, 暗自思索:天师道是什么?


    评论区


    “儒释道三家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张道陵就是道教的创始人!”


    “难道张良真的修道有成?张道陵居然是他的子孙后代!”


    刘邦当即问了出来:“子房居然会修道,修到大成能白日飞升吗?”


    张良无语:“臣沉浮宦海,哪有时间修行。”


    要不我现在就辞职去修道……


    “张道陵一门心思寻仙问道,追寻祖先的道路,汉章帝汉和帝曾邀请他担任太傅,都被他拒绝了。”


    “相传张道陵开炉炼丹,三年后神丹成,龙虎现,这里后来就被称为龙虎山,成为道教圣地。”


    “张道陵创立道教,尊老子为教祖,以道为最高信仰。他开坛授徒,设立道教的基层组织。想要加入天师教的,需要缴纳五斗米,因此也被称为五斗米教。”


    “张道陵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还在蜀地传授精盐提炼之法,得到好处的百姓纷纷奉其为天师。”


    “我们现代说的道教都起源于此。”


    “虽然不知道他练的是什么丹,但张道陵活了123岁,真是长寿啊!”


    对寿命耿耿于怀的始皇沉思:世上果然是有仙丹的,只是那些方士无用罢了。


    对修仙依旧没有失去希望的汉武帝双目放光:朕也要派人秘密寻访留侯的后人,说不定他真的修成真人了!


    【张鲁杀了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传播五斗米教。】


    评论区


    “以道教天师身份成为一方割据势力的张鲁,与当时的其他诸侯都不同,他建立的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结构。”


    “他的母亲擅长养生,年老之后依旧拥有年轻的容貌,很得益州牧刘焉的信任,张鲁也是因为这份关系成为刘焉的亲信。”


    “刘焉派张鲁和张修带兵攻占汉中,张修杀了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又杀了张修,在刘焉的授意下,张鲁杀朝廷使者,截断斜谷道,割据汉中!”


    “张鲁统治汉中长达三十年,他用天师道的基层架构管理当地,不设置官吏。教导当地百姓诚信不欺诈,对犯罪的人宽容三次,如果再犯才会惩罚,如果犯的罪行不大,就修百步道路来赎罪。”


    “他设置义舍,免费给行人提供米肉饱腹,长达三十年时间,汉中地区在张鲁的统治下得到了难得的和平。”


    “张鲁治理地方仰仗的是信奉五斗米教的信徒,他又利用权利宣传五斗米教,到东晋的时候,五斗米教的势力已经传遍天下!”


    张鲁激动不已,这才是自己不懈努力的目标啊!


    【张鲁虽割据汉中,但他的目的从不是取代汉朝的统治,他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而是想做一个宗教领袖!】


    评论区


    “相比于自立为王,张鲁更想传播五斗米教的教义。因此曹操西征汉中时,张鲁就想直接投降。是他的弟弟坚持抵抗,失败后,张鲁又想投降,他的部下想要烧毁府库,不给敌人留下任何财物,张鲁却说他本就有归顺朝廷之意,这些财物自当归国家所有!”


    “曹操也投桃报李,对张鲁很是礼遇,封其为万户侯,将他的五个儿子都封为列侯,还与其成为儿女亲家。”


    刘备:张鲁虚伪,未必尽忠於操。


    孙权: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


    陈寿:燕、绣、鲁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则於彼为愈焉。


    ……


    【张鲁投降后,曹操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不要继续西进益州!】


    【刘备得到益州不足一年,蜀地百姓尚未归心,而刘备却身陷荆州,忙于与孙权争锋,无瑕治理蜀地。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蜀地百姓惊恐不已,史称“蜀中一日数十惊”。曹操的谋臣司马懿建议:若是曹操携大胜之势西进蜀地,蜀地必定望风而降。】


    【曹操却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要适可而止啊。】


    评论区


    “当年荆州之战后,曹操便是携大胜之势南下江东,被周瑜拍回了北方。”


    “汉中和益州都是易守难攻的地形,曹操攻取汉中已经让士兵十分疲惫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他不想再经历一次赤壁之战了!”


    ……


    【曹操留下夏侯渊镇守汉中,自己则班师回朝。汉中是益州门户,汉中的丢失让刘备如鲠在喉,盘踞汉中的曹军就像是挡在益州门口的猛虎,不将其驱逐,刘备如何能安寝。】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请诸葛亮镇守成都,自己亲率益州所有精锐,进攻汉中,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大将,几乎倾巢而出。】


    【曹军一方也不遑多让,曹操亲临长安指挥战斗,夏侯渊、曹洪、张郃、徐晃,都是曹营数一数二的大将。两方多番大战,各有胜负,战局焦灼,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一直持续到建安二十四年。】


    评论区


    “蜀汉五虎上将除了关羽都在了,曹魏的五子良将也有两位,真是群星闪耀啊!”


    “其实在当时是没有这样的说法的,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把蜀汉五位将军合作一传,后来慢慢的变成了一个固定称呼。”


    远在荆州的关羽皱紧了眉头,面色有些不悦,他并不想与其他人并列!


    刘备与诸葛亮则有些好奇,为何赵云也在其中。赵云不常领兵作战,更多的时候是保卫刘备的贴身护卫,因此他的军功是远不及其他四人的……


    【诸葛亮倾尽益州全部力量支援前线,法正随军出谋划策,老将黄忠阵斩夏侯渊,曹军粮道也被赵云黄忠切断,曹操不得已退出汉中,此战以刘备一方的胜利而告终!】


    评论区


    “定军山!”


    “定军山见证了刘备的辉煌与崛起。”


    “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


    夏侯渊:某居然是这样死了!


    曹操劝勉道:“妙才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夏侯渊老脸一红,他确实自恃勇武,喜欢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喜欢思考那些弯弯绕绕……


    最后,夏侯渊还是坚持道:“主公,身为将军,马革裹尸,是某最好的归宿!”


    曹操:你一死,曹营群龙无首,汉中就没了!


    “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刘备倾斜。”


    “站立在营门传令号,大小儿郎听根苗: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上前个个俱有赏,退后难免吃一刀。众将与爷归营号,到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京剧《定军山》)”


    “楼上怎么能发音频!”


    “诸葛亮北伐也曾驻兵于此,名噪一时的八阵图就是在这里排兵布阵的。”


    “诸葛亮和黄忠死后都葬在定军山。”


    “武侯墓,旅游打卡必去的地方。”


    诸葛亮:……


    “这一战曹操固然失败了,刘备也是在走钢丝,蜀中一度打到了青年男子从军打仗,妇女在后方运输的程度(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


    【得到汉中后,刘备在益州的根基越发稳固,同年,刘备自封汉中王,其蕴含的政治意义极其重要。刘邦最初便是被封为汉王,以汉中为根基,才有了一统天下的基业。】


    评论区


    “汉献帝在曹操手里,刘备也只能自封了。”


    “刘备终于实现了他一部分梦想,下一步就是恢复汉室,还于旧都!”


    刘备呼吸都放缓了,所以,吾将来做到了吗?


    可惜天幕并没有回答他……


    “他为什么不自封汉王?”


    “刘备是继承刘邦刘秀的功业,怎么能跟祖宗的封号一样。”


    刘邦高兴的击掌而歌:好孩子,定要沿着乃公的路子,再次光复大汉啊!


    刘秀也满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