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倒霉的方家
作品:《穿到古代摆地摊,全京城的人都被馋哭了》 “当然知道。”长福轻抬下巴,端得一副模样。
长安有些迟疑,往马车里瞥一眼,然后小声问:“怎么知道的?”
他有些没想明白,长福最近可没跟着公子到处跑,怎么会知道。
“当然是看出来的。”长福白他一眼,小声但却语气自信,“公子肯定是想让苏娘子去府上当厨娘!”
长安张张嘴,说不出话来。
半晌后,他才反应过来,一副很难以置信的模样看过去问:“你知道的是这个事?”
“不然是什么?”长福撇撇嘴,“谁不知道前些日子公子食欲大开,跟老夫人一同用饭竟用了一碗米,连菜都多夹了好几口,公子这刚忙完就来这里见苏娘子,肯定是想把人请回府里。”
他说得有理有据有头有尾。
一时之间,长安也找不到反驳他的话。
长福见他不做声,便以为他认同自己的话,往下就说:“不过,现在看苏娘子苏记生意那么红火,我觉得公子不一定能请到他。”
“而且…”他的声音又小一些,凑近补充,“咱们今个走时不是还见到个俊俏的郎君去找苏娘子了,说不定两个人很快成两姓之好,苏娘子要是嫁人了,肯定更不会去府上当厨娘了。”
长安都还没反应过来。
就听到旁边马车里传来萧瑾瑜的声音。
“西山的温泉别庄,老夫人近日要过去休养几日,长福,你今日就提前过去准备准备。”
西山在汴京城最远的地方,一来一回得一天时间。
长福听到吩咐,欲言又止。
他刚在外面跑一趟回来可没多久,怎么又让他出去,他都多久没跟在公子身边啦。
长安在一旁垂眸,心道:公子这绝对是…
还没让他想完,就又听到马车里的另一句话。
“长安,你跟他一起去。”
长安错愕抬头。
他?这绝对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吧?
马车从鼓楼那边出发,沿着御街一路走,最后停在萧府的大门前。
萧老夫人特地让丫鬟等在门口,叫萧瑾瑜一起用饭。
萧瑾瑜到萧老夫人院子时,缠花梨木圆桌上已经摆满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菜了。
见萧瑾瑜进来,萧老夫人忙让人给他放了碗筷,又给他夹了菜。
“今天可是特地让人又做了熏鸭,你赶紧尝尝。”
萧瑾瑜瞥了一眼熏鸭。
跟那日是一样的做法,可能味道也一样,只不过现在…
他面无表情地将那块熏肉咀嚼咽下。
“不是说太医汤药又用,怎个今日瞧这还不如前两日呢?”萧老夫人可不惧他的冷面,径直就说,“瑜哥儿,该不会是你把汤药给倒了?”
“没有。”萧瑾瑜摇摇头,然后又夹了一筷青菜。
萧老夫人闻言,眉头拧紧,郁闷道:“那这是怎么回事?前两天明明有缓解,怎么汤药又不管用了?”
萧瑾瑜执筷的手一顿。
他想,不是汤药不管用,而是“苏兮”不管用。
但是今日他明明也与她相处了很久,为什么不像上次一样。
上次跟这次的区别是什么?
忽然之间,萧瑾瑜回想起处理伤口时,苏兮把手按在他…
“咳咳。”萧瑾瑜突然呛了一下。
萧老夫人连忙给他拍背,递了手帕:“没有食欲了,这吃饭还能呛到?让你那没见识的爹知道,还不得笑死了。”
话里话外,丝毫不掩饰她对亲儿子的不耐烦。
萧瑾瑜接过手帕,耳根微微发烫,面色却没有变化。
萧老夫人没注意到这些小细节,转头扫了一眼屋里的人,没看到熟悉的人,就随口问:“不是说长福长安跟着你出门办事了,他们还没回来?”
“让他们去西山别庄了。”萧瑾瑜说了一句。
“原来如此。”萧老夫人示意丫鬟布菜,动汤匙用了口鸡汤,喝完擦擦嘴角,“不过这西山别庄我后日才去,你让他们现在就去,是不是有些早了。”
“不早,让他们忙些好。”萧瑾瑜淡淡说。
萧老夫人:?
怎么听起来像是在嫌弃这两人闲得没事干的意思?
在萧老夫人院子用过晚饭,萧瑾瑜回书房处理公务。
子时,熄灯就寝。
萧瑾瑜躺在塌上,阖上眼睛,准备入睡。
许久之后。
他坐起来。
“来人。”
黑暗中,一道黑色的身影很快出现又消失。
…
又一场春雨过后,属于初春的那一抹清寒再次消失不少。
春雨过后的万山村,万物仿若新生,小草刚从泥土中钻出来,后山的竹叶上还凝着雨水,一片生机盎然。
临近府学的便利还是有便利的。
苏兮提前从陈桥川的口中得知钦天监对天气的预测,所以顺水推舟,给苏记放了一天假。
苏诚和明碾米精神劲大,难得放假一天也不休息,一大早起来拎着竹筐去挖竹笋摘蘑菇去。
他们也不打扰苏兮,任由她睡了一个难得的懒觉。
苏家这头美好惬意,然而相隔不远的方家则是阴影笼罩。
外出收货回来的方恒生人还没站定,就被方长余说方长生高烧几日缠绵病榻的事情吓到。
人还没来得及走去看方长风,就见老仆带着两个衙役上门。
开口更是暴击。
“刘翠花是这家的吧?”
俩衙役都有些燥郁。
难得从城中出来一回,还撞上下雨,一路泥泞,真是没一点好心情。
方长余皱眉,刚想说没听过这个人名。
就听到方恒丰对着刚进来的人一声怒呵:“方刘氏,你又干什么了?”
方刘氏最近照顾方长风,神情有些憔悴,刚进来就被人吆五喝六,也有些不耐烦:“方恒生,你别……”
结果刚蹦出两个字,就对上两个五大三粗的衙役。
衙役上下打量她一眼,从怀中拿出布告:“刘翠花,对吧?”
方刘氏迟疑地点点头。
“有人给汴京府衙递状子,告你私自挪用定亲之物,退亲之后久不归还,明日记得去府衙听审。”那衙役说着,把手上的状子递过去。
他这话刚说完。
方长余还没来得及,只见前后两个人一并倒下去。
“父亲!”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