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王知县吃饭吃哭堪为人臣表率
作品:《穿到古代摆地摊,全京城的人都被馋哭了》 在原地没想明白这事,王慈也不为难他自己。
垂下眼眸,盯着胡辣汤油条看,心道:以后不管别的,就冲这个,大朝会上何坤要是再参别人,他绝对不掺和,让他尽情地大参特参。
就这样,王慈自顾自地决定完回报的方式,信步闲庭回到车架旁。
小厮见他过来,连忙搬马凳,又招呼他:“郎君一早就来这边,莫非是要查什么案子?”
他们郎君做汴京城府衙知县以来,都没见过这么起劲的时候。
也就有一回撞上“无头尸案”,心血来潮一大早就跟着府衙里的仵作去查验尸体,才见他这么早起过。
平时可难得一见。
所以,郎君这么早来这边,还特地不让他跟着,也怪不得他有如此想法。
“赶紧说些能听的,别说这些晦气的话。”王慈急忙挥手,制止他说话。
他这一抬手,小厮可算是看清楚他提着的东西。
那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小厮径直就问:“郎君,所以您这么早过来是来买那日的炸蘑菇?”
他作为贴身小厮,可是知道之前那回炸蘑菇带来的连锁反应的。
一大纸袋炸蘑菇,配一小袋的调料,王慈越吃越上瘾,没多久功夫天吃完,直接辣得连喝三大碗鸡汤。
王慈在府衙也不是白待那么多年的,只从小厮的表情就想到他的内心,连忙解释:“没买到炸蘑菇,而且这回没有那么辣的东西。”
当然,他想想胡辣汤,又在心里补充半句。
辣的东西没有,辣的汤不在其中。
汴京府衙知县比较特殊,由于地处京城,大朝会需要去上朝,其他时间点,工作时间还算自由。
辰时三刻,王慈提着胡辣汤油条,以及锅盔到达府衙。
知县正堂中间的案桌上已经摆满要处理的公文。
“上午有一桩偷盗案,有一桩和离案,下午有一桩拐卖案,还有一桩邻里纠纷。”师爷见他进来,就将已经整理出来的卷宗递给他。
王慈欣然点头,去接卷宗,然后说:“放下吧,等下就处理。”
师爷注意到他跟往日不太一样的语气,轻轻挑眉。
定是他昨夜睡得太迟,夜里熬夜,才能看到这出太阳从西边升起的画面。
他们的知县竟然头一回对开堂的事这么积极?!
师爷表示有些惊讶。
“李师爷,这里没事,你要不先下去休息,等会卷宗有问题我再让人叫你。”王慈笑着说。
李师爷更震惊了,不过他这回倒是没说什么,点点头退下了。
他人刚走。
王慈就把案桌上的公文推开,催促着小厮赶紧把苏记的胡辣汤油条,锅盔拿出来。
可能是过了刚出炉的时间,锅盔的油纸上已经浸了一层油。
不过毕竟还温热着,锅盔的面香和麦香一点都没少。
王慈拿起梅干菜猪肉锅盔咬了一口。
尽管放了一段时间,锅盔的外皮依旧很酥,甚至因为稍微冷了一点,外面起酥的皮更是浸上一层油香,嚼起来甚是好吃。
至于锅盔的内馅,那更不必多说。
梅干菜的陈香,五花肉的油脂香,混着五香粉的辛香和葱蒜的清香一并进入口中,王慈瞬间就理解了,一大早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苏记门口排队的原因。
相比他之前吃过的饼,跟苏记这个锅盔一比,那些简直连苏记的五分之一都比不上。
想到这里,他又使劲咬了一大口锅盔。
没一会儿功夫,两个锅盔被他吃了个一干二净。
王慈用帕子擦擦嘴,心道:除了有点干以外。
不对,干?
他有汤啊!
王慈的眼睛转去看向放在竹筒里的胡辣汤。
只一口,他就感受到胡辣汤那股辛辣刺激。
“好…辣,好好喝!”
小厮正盯着刚才装锅盔的油纸发呆,喉咙不自觉地滚动。
猛地听到他说话,再一回头,就见王慈正红着眼睛一边吃油条一面喝胡辣汤。
“…”小厮有些无语。
就在这时,正堂门口传来一阵嘈杂声。
“知县正在正堂看上午的卷宗,不算特别忙。”
“最近府衙的事情有些多,知县是辛苦一些。”
王慈连忙给小厮使了眼色。
两个人匆忙行动起来,王慈更是用帕子把嘴巴一擦,再把手上的竹筒往边上一推,捞起一本卷宗就看了起来。
刚做好这一切。
就见之前刚离开不久的李师爷带着一众衙役捕头陪着一位着红色官袍的人走进正堂。
“王知县最近夙兴夜寐,忙于公务,饭都有些……”李师爷半只脚踏进正堂,闻到屋里的味道,后半句话硬生生改口成,“吃多了。”
红袍官员望过去,然后给出补充:“还吃哭了。”
王慈:……
他很委屈!
谁来为他证明,他最近确实很忙,近来也就好生吃了这么一顿饭。
吏部考评官出了府衙,坐上轿子,撩开车帘对王慈说:“王大人,为朝廷做事,也要注意身体,不能暴饮暴食,更不能情绪失控。”
王慈:……
还能不能赶紧走?
…
不过,府衙里面无私事,更何况是糗事。
像一阵风一样,王慈忙于公事吃饭吃哭的事情传播起来。
李师爷知道其中原委,嘴角微抽,连忙制止此条谣言在府衙传播。
王慈知道他的动作,松了一口气。
只可惜,他这口气松了太早。
后日的大朝会上,王慈正在低头发呆,就听到旁边的御史大夫何坤忽然站出来说:“陛下,臣有本参。”
王慈有些懵,今天何坤怎么参人参得这么早?
尽管想不明白,但是出于对承诺的遵守,他还是老老实实让开位置,方便他参人。
当然,何坤这一声不止他惊讶,就连坐在最上面的皇上也有些奇怪,心道:这何爱卿参人有些早吧。
不过疑惑归疑惑,皇上毕竟还是稳得住的,淡然地说:“准,说说吧。”
何坤立刻举着笏牌,看向王慈,大声地说:“今日,臣不参人,臣要举荐汴京府衙知县王慈乃为众臣模范。”
王慈:?
众臣:?
有人背着他们送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