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征东

作品:《大明霸王:李七岁带朱标打穿洪武

    朱元璋看向朱标:“标儿。”


    “儿臣在。”


    “朕命你总揽此次征东事宜,李祺、朱棣为你副,一应兵马调度、粮草筹措、前线指挥,皆由你三人统筹决断,可先斩后奏!”


    “儿臣遵旨!”


    朱标、李祺、朱棣三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


    朱棣更是激动得脸色泛红,拳头紧握。


    朝会至此,最重要的议题已然定下。


    后续又商议了一些出兵的具体细节,如主帅人选、出兵路线、发起时间等,但大体框架已在方才的争论与决策中奠定。


    散朝之后,百官依次退出奉天殿。


    朱棣一把搂住李祺的肩膀,兴奋地低声道:“祺哥!听到了吗!总算是定了!


    这下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我都等不及要带兵踏上那片土地了!”


    李祺笑了笑,拨开他的胳膊:“老四,稍安勿躁。


    陛下和标哥是让我们辅助决策,统筹全局,可不是让你第一个冲上去当先锋官。”


    朱棣嘿嘿一笑:“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不过真要打起来,这先锋官舍我其谁?”


    朱标走在旁边,看着兴奋的四弟和沉稳的祺弟,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但眼神中更多的却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轻轻咳了一声,道:“回去再说。还有许多细节要推敲。”


    三人并肩走出宫门,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刚回到东宫,还没来得及换下朝服,得到消息的常氏,就端着参茶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


    “殿下,朝会上……定下了?”


    她轻声问道,将茶盏递给朱标。


    朱标接过茶盏,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定下了。父皇圣意已决。”


    常氏眼中忧色更浓,她看了一眼旁边同样被徐妙云和刘璟围住的朱棣和李祺,


    低声道:“可是……兵凶战危,妾身听说那边环境酷烈,而且……而且我们的孩子……”


    她的手不自觉地抚上自己尚未明显隆起的小腹。


    朱标明白她的担心,柔声安慰道:“放心,我身为太子,此次主要是坐镇中枢调度,不会亲临前线。至于老四和祺弟……”


    他看向那两人,“他们皆是万中无一的猛将,自有分寸。况且,此战我军准备充分,胜算极大。”


    另一边,徐妙云也正拧着朱棣的胳膊:“你可不许逞强!听到没有?


    要是敢受伤回来,我……我饶不了你!”


    她语气凶狠,眼圈却有些发红。


    朱棣龇牙咧嘴地求饶:“哎哟,轻点轻点!云娘你放心,你夫君我厉害着呢!


    那些高丽兵,不够我一只手打的!


    保证全须全尾地回来,看着咱们的孩子出世!”


    刘璟则默默地将一个绣着平安符的香囊,塞到李祺手里,


    低声道:“祺哥哥,万事小心。我和临安、敏妹妹,还有未出世的孩子,等你回来。”


    李祺握紧香囊,感受到那细密的针脚和淡淡的草药香,心中一片柔软。


    他郑重地点点头:“嗯,一定平安回来。”


    是夜,朱标并未休息,而是在书房召见了李祺和朱棣,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半岛及周边海域舆图。


    “祺弟,四弟,白日朝堂之上,虽大局已定,然具体方略,还需我等细细斟酌。”


    朱标的神色在烛光下显得格外认真,“父皇将此重任交予我等,绝不能有失。”


    朱棣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这有什么好斟酌的?


    要我说,集中优势水师,运载精锐,直扑王京!


    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下他们的国都,抓了那个李成桂,其余各地必然望风而降!”


    他的想法一如既往的直接而猛烈。


    李祺却摇了摇头,手指划过地图:“老四,你的想法虽好,但过于行险。


    王京毕竟是李朝经营多年的都城,城防坚固,且有重兵把守。


    我军虽强,然劳师远征,若一击不克,顿兵坚城之下,后勤补给线又被对方水师或小股部队袭扰,极易陷入被动。”


    他的手指移向半岛南部沿海的几个点:“我的意见是,主力水师采取‘剥笋’战术。


    先不必急于寻找其主力决战,也不必直扑核心。


    可分兵数路,先清除其外围岛屿上的海盗窝点和沿海支撑点,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一则,可以锻炼水军实战,熟悉海况;


    二则,截断其海上贸易与联络,使其成为瓮中之鳖;


    三则,吸引其水师主力前来救援,我则以逸待劳,在开阔海域与之决战,一举歼灭其海上力量!”


    朱棣皱眉:“那得多长时间?太慢了吧!”


    “欲速则不达。”


    朱标开口道,他显然更倾向于李祺的方案,


    “祺弟所言,更为稳妥。消灭其有生力量,特别是水师,远比占领一两座城池重要。


    只要制海权在我手,半岛的命脉就握在我们手中。


    其陆上兵马再多,缺乏协同和补给,亦不足为惧。”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几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前期目标,应是彻底控制这些沿海要地,建立稳固的前进基地和补给点。


    同时,派出小股精锐,辅以熟悉当地地形的情报人员,深入其境内,煽动其国内对李成桂不满的势力,散布谣言,乱其人心。


    待其内外交困,军心涣散之时,再以雷霆万钧之势,水陆并进,直捣黄龙!”


    朱标的策略,融合了李祺的稳健和朱棣的锐气,更增添了几分谋略。


    李祺赞同道:“标哥此计大善!正奇相合,方为上策。


    我可率水师主力,执行‘剥笋’清剿与决战任务。


    老四可统领一部分精锐陆师,待沿海基地稳固后,择机登陆,扫荡沿岸,或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准备支援。”


    朱棣虽然觉得不够痛快,但也知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嘟囔道:


    “好吧好吧,那就先按你们说的办。不过说好了,一旦找到机会,这先锋必须是我的!”


    朱标和李祺相视一笑。


    “好,就依你。”


    朱标笑道,“但切记,不可贪功冒进,一切行动,需听从统一号令。”


    “明白!”朱棣拍着胸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