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登岛计划
作品:《大明霸王:李七岁带朱标打穿洪武》 明军将士们默默清理着战场,将阵亡同袍的遗体小心收敛,就地安葬在这座浸染了鲜血的孤岛上。
获救的百姓们得到了食物和清水,呆滞的眼神中逐渐恢复了些许生气,哽咽的感谢声此起彼伏。
朱棣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正在忙碌的部下和那些衣衫褴褛的同胞,胸口依旧堵得发慌。
方才下令处决俘虏的狠厉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那些倭寇畜生行径的切齿痛恨。
“心里不痛快?”李祺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朱棣没有回头,只是从鼻子里重重地哼出一口气:“痛快?看着咱们的儿郎躺在这儿,看着这些被糟蹋成这样的百姓,
老子恨不得现在就直接杀到那什么狗屁京都去!”
“愤怒有用,但光靠愤怒打不赢仗。”
李祺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徐增寿刚初步审问了几个受伤被俘的小头目,结合商人提供的零星信息,鬼屿已是这片海域最后一个像样点的倭寇窝点了。
零散的海匪或已闻风丧胆,或不成气候。”
朱棣猛地转过头:“那还等什么?祺哥,直接调头,咱们横渡过去,直捣黄龙!”
“海上行军,岂是儿戏?”
朱标的声音传来,他和徐增寿一同走了过来。
朱标的神色依旧沉稳,但眼神中也带着一丝疲惫与决然,
“从此地出发,横跨大海直抵东瀛本岛,航程不短,海上风云莫测。
舰队需要休整,补充淡水,将士们也需要时间缓口气。
更何况,我们对东瀛沿岸的布防、水文情况,所知依然甚少。”
李祺点头附和:“标哥说的是。鬼屿缴获的物资和淡水正好可以补充我们。
我的意见是,舰队在此休整两日。
同时,由我乘沙雕先行,对东瀛西部沿海进行侦察,寻找合适的登陆地点,并尽可能摸清他们的防御虚实。”
朱棣虽然心急,但也知道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只得压下性子:“好吧!那就等两日!
不过祺哥,你侦察的时候可得看仔细点,最好给老子找块肉厚的地方,咱们一口咬下去,得让他疼到骨头里!”
“这是自然。”李祺笑了笑。
接下来的两天,鬼屿变成了一个繁忙的海军基地。
工匠们抢修受损的战船,士卒们将缴获的物资和淡水搬运上船,军医官们全力救治伤员。
被解救的百姓则被安置在几艘俘获的、较为完好的倭船上,由一艘战船护送,先行返回大明沿海。
李祺则每日清晨乘沙雕出发,夜深方归,将所见山川地貌、港口城镇、军队调动一一标注在带来的海图上。
两日后傍晚,旗舰“定远”号议事舱内,灯光通明。
那张巨大的海图上,已经被李祺添加了密密麻麻的标记。
“情况比我们想的要复杂一些。”
李祺指着地图,“东瀛西部沿海,可供大军登陆的良港不多,且几处重要港口,如博多、平户等地,均有重兵布防,筑有简易砦垒,可见其已有所防备。
显然,我们剿灭海上倭寇的消息,已经传了过去。”
朱棣一捶桌子:“怕他个鸟!有防备又如何?咱们船坚炮利,直接轰开他的破墙!”
“老四,冷静。”
朱标制止了他,看向李祺,“祺弟,你既然这么说,想必是找到了更好的选择?”
李祺手指移向地图上一处标注着复杂海岸线的区域:“确实。在其主力关注那几个大港之时,我发现了这里——一片名为‘樱岛’的区域。
此地海岸曲折,多小海湾和浅滩,不利于大型舰队展开和重型物资卸载,因此守军相对薄弱,仅有零星哨所。但是!”
“其内陆地势相对平缓,距离其西部重镇鹿儿岛城,也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
更重要的是,从此处登陆,可绕过敌军重兵布防的正面海岸,直插其腹地。
只要我们行动迅速,打掉那几个哨所,站稳脚跟,后续部队和物资虽卸载慢些,却可安全上岸。”
朱标凝视着那片区域,沉吟道:“风险在于,登陆初期,若被敌军及时发现,
调兵围攻,我首批上岸部队压力会极大,且卸载缓慢,支援和补给恐跟不上。”
“高风险,高回报。”
李祺道,“这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最佳突破口。
只要顶住最初的压力,后续部队跟上,我们就能在东瀛本土打入一个坚实的楔子,搅动其整个西部防御。”
朱棣眼睛放光:“就这么干!压力大怕什么?老子就喜欢硬骨头!
先锋我来当!保证把那个什么樱岛啃下来!”
李祺看向朱标:“标哥,你意下如何?”
朱标的手指在那片区域点了点,最终下定决心:“好!就定在樱岛!四弟,先锋重任就交给你。
但你务必谨记,登陆后首要任务是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掩护后续部队,不可贪功冒进!”
“明白!大哥你就瞧好吧!”朱棣兴奋地抱拳。
计议已定,舰队再次起航。
庞大的船队调整航向,朝着东瀛本岛的方向驶去。
海上航行的日子枯燥而漫长。
最初几日,天气晴好,碧波万顷,舰队保持着严整的队形破浪前行。
将士们除了日常操练,便是保养武器,擦拭甲板,时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朱棣闲不住,时常乘着小船在各舰之间穿梭,与士卒们角力、比试射艺,用他的方式鼓舞着士气。
“都给老子精神点!等上了岸,让那些矮矬子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天兵天将!”
他粗豪的嗓门总能引来一阵阵哄笑和应和。
李祺和朱标则大部分时间待在“定远”号上,反复推演着登陆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策略。
“粮草辎重卸载是关键,必须优先确保滩头安全。”
“需派出游骑,尽快向内陆侦查,摸清敌军动向。”
“若遇大队敌军反扑,是固守待援,还是…”
两人常常商议至深夜。
航行至第五日,天公不再作美。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海风变得猛烈起来,波涛逐渐汹涌,战船开始剧烈地颠簸。
“娘的!这鬼天气!”
朱棣扶着船舷,看着远处海天相接处翻滚的墨浪,忍不住骂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