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兵临京都(上)
作品:《大明霸王:李七岁带朱标打穿洪武》 夜幕低垂,星月无光。
急促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如同催命的战鼓。
明军将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却不敢有丝毫停歇。
铠甲上未干的血迹,在火把映照下泛着暗红的光,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坚定,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和必胜的决心。
“快!再快一点!”
朱棣骑在战马上,来回呼喝,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
“狗日的足利义满肯定想不到,咱们刚打完仗就敢连夜奔袭!
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都给我打起精神!到了京都,老子让你们睡个够!”
一个浑身浴血、胳膊上简单缠着布条的百户,
喘着粗气回应:“殿下放心!弟兄们憋着劲呢!不砍了足利义满的狗头,谁他娘的睡得着!”
队伍中传来一阵低低的、压抑的笑声和附和声,士气并未因疲惫而低落。
朱标在中军,不断派出斥候前出侦查,并与两翼的李祺通过沙雕保持联络。
“祺弟,前方情况如何?”
朱标对着降落在身旁的沙雕低语,将写好的纸条塞入竹管。
沙雕轻鸣一声,振翅消失在黑暗中。
不久,沙雕返回,带回李祺的回信:“标哥放心,前方二十里内无敌军大队踪迹,倭寇溃兵零星,不成气候。
右翼安全。吾感知范围内,京都方向确有骚动,守备似有增强,但阵脚未稳。”
朱标看完,心中稍安,将消息传达下去,更坚定了急行军的决心。
李祺率领的右翼机动部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行进在更加崎岖难走的山路上。
他们总能提前避开可能的险地,选择最安全的路径,速度甚至比主力更快。
“大将军,您真是神了!”
一个亲兵忍不住低声赞叹,“这黑灯瞎火的,您怎么好像能看清所有路似的?”
李祺淡淡一笑,并未多言。
经过一夜又一日的强行军,明军主力终于抵达了距离京都,仅三十里的一处丘陵地带。
将士们已是人困马乏,几乎到了极限。
朱标看着东倒西歪、靠着树干就能睡着的士卒,知道不能再强行推进了。
“传令!原地休整两个时辰!埋锅造饭,但严禁明火!斥候队再向前推进十里警戒!”
命令一下,队伍中顿时响起一片如释重负的喘息声,许多人直接瘫倒在地,瞬间鼾声大作。
朱棣安排好警戒,一屁股坐在朱标旁边,抓过亲兵递来的干粮和水,
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含糊不清地道:“大哥……再跑……马都快累死了……不过,值!咱们这速度,足利义满肯定懵了!”
朱标也啃着硬饼,眉头微锁:“不可大意。京都毕竟是倭寇都城,墙高池深,必有重兵防守。足利义满虽新败,但困兽犹斗,最后关头必是死战。”
正说着,李祺带着几名亲卫从右侧山林中悄然出现。
“标哥,老四。”
“祺哥,祺弟,你那边情况如何?”朱标和朱棣同时问道。
李祺神色凝重:“情况比预想的复杂一些。
我方才感知到,京都城内守军数量极多,远超预期,且城内百姓似乎也被大量动员,发放了竹枪木棍等物。
足利义满这是要拼尽最后一口气,打一场全民守城战。”
朱棣一听,嗤笑道:“全民守城?笑话!一群拿着烧火棍的农夫,能顶什么用?老子一个冲锋就能把他们吓尿裤子!”
“老四,不可轻敌。”
李祺摇头,“人海战术有时也很麻烦,尤其是我军兵力本就不占优,又是疲惫之师。强攻伤亡必大。”
朱标沉吟道:“祺弟所言极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若能瓦解其军心民心,或可事半功倍。”
他看向李祺,“祺弟,你感知敏锐,可知京都城内粮草如何?民心士气又如何?”
李祺闭目凝神,霸王之力缓缓扩散,京都城的轮廓和其中的“气息”,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
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城内粮草似乎并不充裕,许多粮仓看似满盈,实则‘气’虚,恐是假象。
且城内百姓‘气’色惶恐,怨念暗生,并非铁板一块。
唯有武士和军队的‘气’较为凶悍决绝。”
朱棣眼睛一亮:“粮草不足?那就好办了!围他个十天半月,饿也饿死他们!”
朱标却想的更深:“围城耗时日久,恐生变数。且我军粮草亦不宽裕,利于速战。”
他看向李祺,“祺弟,你既知其粮仓虚实,或可……”
李祺已然明白:“标哥是想,再来一次‘火烧粮草’?”
“不止如此。”
朱标手指在地面上划拉着,“若能找到其真正粮草囤积之处,或散布粮草将尽之消息,必能引发城内恐慌,动摇其守城决心!”
李祺点头:“可以一试。我需再靠近些,方能确定其真正粮仓位置。”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飞奔来报:“殿下!大将军!燕王!
前方发现一支倭寇队伍,约千人,押送着大量粮车,正从西南方向往京都疾行!
看方向,像是要进城!”
三人同时起身。
朱棣大喜:“哈哈!天助我也!送粮的来了!抢他娘的!”
朱标当机立断:“老四,你带一千轻骑,速去截击!
务必全歼其护粮兵,将粮车全部夺下或烧毁!一颗粮食也不能运进京都!”
“得令!”
朱棣兴奋地翻身上马,“弟兄们!跟老子去打粮草!抢不到就烧光!”
李祺补充道:“老四,动作要快,打完后立刻撤回,谨防城中出兵接应!”
“明白!”
朱棣一夹马腹,带着一队骑兵如旋风般冲了出去。
朱标看着朱棣远去的背影,对李祺道:“祺弟,截粮之事若成,城内必慌。
你即刻准备,待老四得手,城内注意力被吸引时,你设法潜入城中,或令沙雕空投,散布消息,并尽可能确认其真实粮仓位置!”
“好!”
李祺应道,立刻开始安排。
约莫一个时辰后,西南方向传来隐隐的喊杀声和火光,很快又平息下去。
不久,朱棣带着骑兵返回,虽有人人带伤,但个个喜气洋洋。
“大哥!祺哥!搞定!干掉了七八百倭寇,粮车全烧了!哈哈,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