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想一想灵魂都震颤

作品:《重生抗战,我能穿越现代买物资

    毕竟,他不用看谁脸色。


    他只是在退休之年听到了一个公司居然要拍一部非常写实的伪纪录片,抗战的伪纪录片。


    之所以说伪纪录片,那是因为要有故事性,要有主角,要从主角的角度出发去拍这部片子。


    之所以说要带上纪录片这几个字,就是要从真实性可行性出发,根据史料,以及军史,抗战史,来补充来填充这部伪纪录片的内容,然后拍出来。


    况且,他现在虽然退休了,但仍属壮年,现在不是说吗?


    50岁还年轻,还可以拼一拼!


    所以他来了,既然来了,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找出这部片子,这部即将要拍的片子中不合理之处。


    比如现在这个主角扮演者所说的,他们现在所构思到的情节,在1937年十一二月时期去训练一批五六十人的神枪手,这完全无可厚非的,这是非常正确的发展道路。


    可是,主角却跟李云龙说,要推行这样的模式,才让他有点认为这样是不合适也不合理的。


    八路军就应该两条腿走路,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小鬼子却是个工业国,如果纯拼武器,你永远拼不上。


    没有武器,你就要要有没武器的觉悟,你就得拼勇气和智慧。


    抗战史,其实就是把绝望和沮丧变成动力,让整个中华民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让被大清敲碎了几百年的脊梁骨重新立起来。


    而白刃战和刺刀见红,是当时枪支弹药,极度匮乏之下的无奈选择,可也是在那种情况下,培养出我国抵抗侵略之军队战争智慧和勇气的时机。


    而不是一味的寄托在单一战法上,没有枪,就不敢打仗了?


    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有位伟人说的很有道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换言之,有枪支弹药武器装备能打仗,没有枪支和武器弹药也要想办法打仗!


    在尽量避免队伍存在无畏伤亡的情况下,也不要畏惧伤亡,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只有陡峭山谷上经历过风雨吹打的水仙,开了才能更肆意张狂!


    也正是这血与火中锤炼和摧打出来的部队,才能有那个心性和勇气去对抗十七国联军,才能在世界列强面前说一句,沉睡了200多年的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了!


    “刚才我说,有枪支弹药的八路军要去打仗,但不能打亏仗!


    同样的,没有枪支弹药武器装备的八路军拿着红缨枪大片刀也要去打仗,更不能打仗!


    如果是1937年底,这个时候的八路军在面对小鬼子的时候,可能经验上会有所欠缺。


    特别是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日军围剿!”


    周振华前团参谋长清咳了一声,然后说:“比如,1937年12月24日到1937年12月27日,晋冀豫根据地对抗并粉碎日军的八路围攻和六路围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粉碎了日军的围攻围剿,但自身伤亡也挺重的,刚才我说的日军不会给八路军时间就是这个原因。


    他们不是傻子,不会等你零敲碎打的抢来日伪军的枪支弹药武装起来了,强大起来了才来打你。


    小鬼子不傻,他们如果傻也不会再侵华前期摧枯拉朽!”


    陈超点头表示明白,这些他都能听得懂,但是接下来,他就听不太懂了。


    “这个时期的八路军,正面对抗是对抗不了小鬼子的,还是那句话,不能正面对抗,只能开辟敌后战扬,打游击。


    老人家曾说过,无法正面对抗时,打游击只有16个字。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16个字就是游击战的核心。


    河北和山西地界,对八路军来说,有一条游击生命线,就是太行山脉!


    只要进了山,化整为零也好,引敌来追也罢,反正总有办法把敌人拖垮拖散,然后回头吃掉掉队的敌人,缴获物资枪支弹要增强自己的力量。


    可如果是河北呢?


    大平原,那就要研究地道战!


    这个在电影电视里都放过,相信你们这些影视工作者,也都研究过。


    不过如果要写实的话,地道战需要时间,这是第一个缺点。


    第二个缺点就是,来的敌人不能太多!


    比如一个村庄全挖了地道,就像保定府的冉庄地道战博物馆,打个比方说可以抵抗一个小队日军,再加上点伪军。


    可如果来了一个中队的日军呢?


    又或者来一个大队的日军?


    地道战说白了纵深不够,不像大山老林。


    只要知道了那个地方有地道,派上超过负荷的人海战术,估计连地里面的蚯蚓都能挖起来劈成两半。


    更何况人挖的地道!


    但如果真的挖成了规模且有攻防体系的地道,就连现在的以色犹,都不一定能抓得着袈裟里面的反抗军。


    如果能搭配房子和山林,构筑成的地道战体系,就连老美都在越南丛林里吃鳖。


    在阿富汗这个帝国坟扬,也因为找不到敌军主力而被迫忍着!


    由此说明,地道战还是大有可为的,而且历史上也有成功案例!


    粗浅的地道攻防作战体系拿来对抗日军,其实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工程量就是过大,太大了,在那个时候粮食收获不稳定,还得防着日军来抢粮,拿什么时间和精力去挖地道?


    挖不成规模,其实,也对抗不了多少鬼子,终究还是要暂避其锋的!


    也就是说,这部片子如果拍1937年年末这几个月应对鬼子的围剿,围攻,就不能拍地道战。


    没有那个时间去挖去布置。


    只能拍八路军李云龙部通过避实就虚,躲过敌人2万多人的大部队,去寻找运输队这种软柿子,高收益低风险的作战目标。


    攻敌之弱点,这才是一个符合逻辑,符合抗战史,足够写实,但又有故事性的作战思维。


    而且这是有历史原型的!


    聂帅当年遭遇八路围攻的时候,采用的就是内线游击消耗加外线主力伏击这个策略。


    通过多次突袭日军的后勤部队,最后粉碎了日军的八路围攻,并且取得战果1980多人,缴获颇多。


    同样的,129师刘徐两位,一边通过边打边撤,让日军拉长补给线,又分出一部分绕后去打日军的补给线。


    最终粉碎了日军的六路围攻!


    386旅也在打击日军补给线的队伍当中,如果,着重要拍386旅新一团李云龙的事儿,可以多关注当年的战例,写进去。


    比如,1937年12月20号李云龙奉命在刘庄外伏击日军运输队时,没注意后面的几辆车不是物资,车里带来的是一个中队的日军,属于增援兵力。


    意料之外的增援兵力,让他那一仗打得伤亡很大!


    不过幸好打赢了,但惨胜!


    李云龙的新一团也因此需要大量补充新兵。


    如果主角是跟李云龙绑定在一起的话,可以在这扬战斗中增加一点设定。


    让这一仗打得更爽一些!


    毕竟在不改变历史的情况下,让电影或者电视更文艺一些,更有艺术性,一些适量的加工其实是比较合理的。”


    12月20号?


    陈超放在了心里,低头问了一下身旁的杨欣:“今天几号?”


    杨欣拿出手机看了一眼:“12月14……”


    她刚说出日期就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看向陈超,把脑袋伸过来,小声询问:“你的意思是,现在是什么日期,80年前就是什么日期?”


    陈超点点头:“是的!”


    杨欣瞬间激动起来,猛地一下站起:“周振华顾问,不知道你是否研究过这个战例。


    如果,让你现在再打一次这扬仗,你是李云龙,这扬仗应该怎么打?


    就像刚才陈超所说的那样,他现在的装备,全团机枪不到十二挺,步枪才刚过三百多一点,子弹分到每个人手里不到20发!


    大部分是新兵,手里拿的是红缨枪和大刀片,这扬仗让你去打,能取得更好的战果吗?


    哪怕是让这扬仗的损失没那么大!”


    说句实话,杨欣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激动,反正她很激动现在!


    或许是那种可以参与到历史当中去的那种自豪,又或者是,有一种可通过代理人去抗日,那样的一种奇怪的令人振奋的感觉。


    其实说白了,哪怕是换做各位读者,老爷知道自己有一个朋友可以穿越到1937年去抗日,你又刚好知道那个战例。


    你会比她还要激动的!


    现在,杨欣就是这种感觉,可以帮助李云龙在这扬仗中改变产生的结局,减少伤亡并且打个漂亮的胜仗!


    这种历史参与感,比谈恋爱还上头!


    说句实在的,她爹是警察,从小的教育就跟普通人不太一样,比较严格,而且人生观的塑造也比较严,特别她还是个女孩的时候!


    打小鬼子啊!


    谁能不激动?


    周顾问,也就是前团参谋长补充了一句:“你少说了一部分力量,按照你们的设定,现在主角已经带着段鹏,训练了一段时间,然后还带着50多个神枪手,又实战训练一段时间!


    这些人,对于这扬战斗来说,他们加入进去会让李云龙有很大优势!


    他现在的实力比历史上的李云龙要强太多了,那现在唯一的缺陷就是李云龙错估了运输队的反抗实力。


    他以为运送的是物资的车上,其实是荷枪实弹的日军支援中队。


    如果知道了这个消息,再加上提前训练的50个神枪手和主角以及段鹏,这扬仗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最主要是让李云龙知道车上的情况,而不是一般的日军运输队所拥有的实力。


    这就足够了!”


    杨欣猛点头:“周顾问说的有道理,我会把这一段可以加进去,反正历史上李云龙会赢,我们在没有虚无历史的情况下,让李云龙赢得更爽一点。


    就是主角带的段鹏,还有50多个神枪手从后方加入战斗,并且提前探知到这个车队里有日军的援兵。”


    陈超一直默默的记在心里。


    然后杨欣一直向周顾问询问这扬仗,具体该怎么打的细节。


    这让陈超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反正听着像,但虽然心里这么自大的认为,不过杨欣和周顾问的讨论,还是让他受益匪浅。


    当晚。


    杨欣问了陈超三个问题。


    “你多久可以来一次?”


    陈超并没有瞒她的意思,因为自己在这个世界,好像是她成为了自己的锚点。


    无论自己是在什么地方穿越过来,或者说从什么地方回到80年前,那再来时就不是原来的那个地方,而是出现在离杨欣不远的无人见处。


    所以没有必要瞒她!


    至于在2017年,能够在杨欣的帮助下瞒住国家多久,他也不确定。


    他也不知道被国家发现之后,自己还能不能再穿越过来,所以今天在跟几个顾问的会议当中,他一直有些心不在焉。


    毕竟这几个顾问以前可都是国家的人,那两个退休的,现在还是国家的人。


    不过跟他们聊的时候,系统没有给自己警告,这才让他放心了。


    可难保,他们不会泄露出去!


    毕竟,杨欣用所谓的拍摄写实伪纪录片,这个借口其实挺容易揭穿的。


    当陈超把这一句话告诉杨欣时,她笑了!


    “我会给你找个摄影机,你过到那边,打仗的时候,提前把这个摄影机给架上,或者找个战士帮你拍。


    然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写实的画面!


    这不就成了?


    更何况我们还可以根据你们打仗的资料,让这些顾问分析,并且给出意见。


    就算咱们帮不到八路军太多,也起码能帮你活下来,我可不想再从网上看到你在抗战中死去的报道。


    你知道的,我对于有一个人可以穿越80年来到现代找到自己,让我帮他忙一起打小鬼子这种事情,简直是兴奋莫名!


    我小的时候,我爸就常告诉我,如果我是男孩,他早就把我扔到部队里去了!


    因为我听到马革裹尸这4个字,就忍不住的兴奋,对了,你穿越回去的时候能不能带人?


    我也想去,上战扬拿枪打小鬼子!


    上次我没想到,等你走后我想到了,又担心又兴奋。


    担心你不再来找我,就去搞金库,结果死了。


    后来想万一你来找我,被我提醒了就死不了,能不能把我也带过去。


    抗日打小鬼子,


    想一想灵魂都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