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最后的算计

作品:《重生抗战,我能穿越现代买物资

    吕俊生是武林高手,参加八路军的时候就是武林高手,第一场战斗,就用刺刀干掉了27个日伪军。


    那时候伪军少,大多数都是日军,一刀一个,完全是没有含糊的。


    陈超知道他的历史轨迹,按理说,这位牛人未来可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号称当世吕布。


    老政委知道他的本事,就把他调到了陈超的手下当个警卫班的班长,曾经给他一个死命令:就算是所有人都战死了,包括你自己,也要保证陈超活下来!


    而赵连弟,是周伍豪先生的师弟,师从形意八卦大拳师韩慕侠,曾经跟着师父在东北军当过武术教官,不管是手上的功夫还是枪上的功夫,都非比寻常。


    他也是接到了伍豪先生的命令,无论如何,陈超都不能死!


    这是死命令!


    所以,现在这场仗,没有谁比他们俩更紧张的了,甚至他俩都互相用眼色交流了一下。


    其实意思很简单,如果是有紧急他们就会豁出去,用武力把陈超给打晕,然后拼了老命也要把他扛出去。


    不过现在面对的可是十几架日军轰炸机的来袭,到时候密密麻麻的航空炸弹下,他们这两个血肉之躯,还有没有能力把陈超给弄出去?


    他们自己也没信心!


    现在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日军的飞机也不是一来就扔炸弹的,他们更不是一来了就火急火燎的投入战斗。


    他们到地方后,要在高高的地方飞过,然后在空中用望远镜往下看。


    他们有一个投弹测距仪,会看清楚底下是什么玩意儿,是人还是啥?


    毕竟几千米高的高空,从天上看下来人就像蚂蚁一样,如果你穿一件土黄色的衣服趴在地上在飞机上压根就看不见你。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地面部队进行引导,告诉你,你需要轰炸的位置在哪?


    哪个山头或者哪块洼地,又或者哪片地方?


    这个时候的无线电就非常有用了!


    而三四千米高空,陈超手里的不管是重机枪还是半自动步枪都够不着。


    半自动步枪打空中目标有效的高度通常是200米以下,这一点在民兵训练手册里面标记有。


    超过了200米的高空,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也不是屁用不顶,而是子弹动能衰减的厉害。


    而重机枪,就算超过了五六百米的高度还有威力,其实就已经有点飘了。


    之所以到了五六百米高度还有威力,是因为机枪用的子弹弹头是重尖弹。


    可就算这样,重机枪究终究不是防空高射机枪,口径小,而且对空射击衰减的厉害。


    所以陈超想要对鬼子的飞机有所杀伤,就一定要让他们放下戒心,超低空作战。


    要是鬼子的飞机在千米高空往下扔炸弹,虽然炸的不怎么准,可误差并不会太大。


    日军侵华前期的兵员素质精锐到可怕,不只是陆军,哪怕是飞行员投弹手,测试的时候在3千米高空水平轰炸投弹误差如果超过30米,这个投弹手是没有资格上飞机的。


    这就是日军侵华前期,日军轰炸机飞行员的战斗素质,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但如果,他们在空中看不见底下的敌人,就会降低高度!


    如果他们看不见底下的重机枪,也会降低高度。


    因为那里有战壕,有炮位,他们只需要降低高度去仔细观察,还是可以找得到人的。


    小鬼子总不能白来一趟吧!


    况且,日军轰炸机前期可能对中央军以及晋绥军有一些警惕,因为这些部队财大气粗,是真的有防空武器。


    可八路军在日军眼里是什么,是穷人,就欺负他们没有防空武器。


    所以当八路军跟日军打起来,他们呼叫空中支援的时候,日军的轰炸机都是降低了高度直接把炸弹精准的扔在八路军的阵地上。


    并且用轰炸机上面的机炮往地面一通扫,哪里密集扫哪里,嚣张的无以复加。


    但不管怎么嚣张,日军战机飞行员所必须的战斗素养,还是让他们例行公事的先在顶上盘旋一圈,投弹手用瞄准观测仪仔细查看了底下的阵地。


    他们首先要分清楚哪个是自家的阵地,哪个是对方的阵地。


    比如此时,日军的黑岛铃木骑兵联队迅速的把自己家旗帜摇得跟狗尾巴似的,就怕飞机上的观测员看不见自家在哪,炸错了!


    看见了自家的阵地,那他们对峙的那个战壕遍布,炮位满地的那片平地和山包,那就是八路军的阵地了。


    看着底下那些骑兵严阵以待的模样,轰炸机上面的人就已经有了判断。


    赶紧让飞行员降下高度,仔细查看,果然看到了战壕里面的伪装。


    而且,他们仔细看过了,底下的战壕里没有哪怕一门高射炮,更没有高射机枪。


    毕竟不管是高射炮还是高射机枪,是隐藏不起来的,因为这俩玩意儿傻大黑粗的,就算是隐藏起来,降低了高度也依然能够一眼认出来。


    “黑岛联队长,你确定,你们对面的那个阵地上的敌人还在是吗?”


    这一次飞行轰炸大队的飞行大队长,在自己的观测人员确定底下的敌军阵地上有人的情况下,还是要详细的跟下面骑兵联队的联队长确认了。


    在得到确认的情况下,这才向自己的飞行大队下达了降低高度,精确轰炸的命令。


    十几架飞机,就这么盘旋了一周之后降低高度,气势汹汹的朝着那个阵地飞去。


    投弹人员根据自己飞行的速度以及高度,开始预估将要投弹的时间。


    可他们太得意忘形了,长期面对八路军比较穷困的常态让他们忘记了警惕。


    就在他们在800米高度投弹偏差了十几米,对那又深又窄弯弯曲曲的战壕打击效果不太理想,底下的人在那狭窄又深的战壕里依旧安静得就像没人的情况下。


    他们决定在第二次投弹时,压低高度到三四百米,要精准的把炸弹塞进下面又深又窄的战壕里。


    可这一次,刚才被满天开花的航空炸弹轰炸过的战壕突然被猛然掀开了头上伪装,露出了几十挺狰狞的重机枪。


    在一声令下,无数曳光弹交叉形成的光幕朝着十几架轰炸机扑来,只是在一瞬间,七八架飞机的发动机和油箱被光幕笼罩的那一刹那,马上冒出了滚滚浓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