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一人涉险
作品:《万人嫌是天生剑骨?全宗跪求她回头》 清虚真人深深看了他一眼,知道慕白羽的心意已决,也不再强留,“既如此,老夫便不多留了,你一路小心。”
清虚真人取出一枚灵气盎然的玉符,递给慕白羽道,“此乃我白云派的‘云踪符’,激活后可隐匿行迹,关键时刻或可一用。”
“多谢师叔。”
慕白羽接过玉符,收入怀中。
慕白羽转向盛知音,目光与她相接,一切尽在不言中。
“保重。”
慕白羽轻声道。
“慕师兄,珍重。”
盛知音颔首。
慕白羽不再多言,对清虚真人行了一礼,转身便大步离去,白衣身影很快消失在殿外光影之中。
看着他离去的方向,盛知音轻轻握紧了拳。
内忧外患,杀机四伏,慕白羽此去前路亦未必平坦,而她,必须尽快清除体内隐患,恢复实力。
玄天宗的这一场风暴,盛知音不能再置身事外。
清虚真人看着殿外,良久,才沉声对大师兄道,“传令下去,启动‘净尘’计划,这一次,定要将藏在阴影里的虫子,全部揪出来!”
大师兄的身躯一震,他的眼中闪过厉芒,开口道,“弟子领命!”
净尘计划,是玄天宗最高级别的内部清查手段,非到存亡之际绝不轻动。
显然,影部杀手的出现,已触及了清虚真人的底线,一场席卷玄天宗内部的风暴,即将展开。
清虚真人启动“净尘”计划的命令,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玄天宗这台庞大的机器开始高速且隐秘地运转起来,明面上,宗门一切如常,暗地里,执法堂的力量被完全调动,由清虚真人最信任的几位长老亲自负责。
玄天宗,已经开始对宗门内所有弟子、执事,乃至部分长老进行极其隐秘而严格的审查。
盛知音被安置在凌霄殿偏殿,由清虚真人亲自设下禁制守护。
她每日除了运功疗伤,驱除体内最后的阴寒之力,便是借助玄天宗珍藏的灵药温养经脉,恢复因施展“燃元诀”而损耗的元气。
清虚真人每日都会抽出时间,以自身精纯的化神灵力助她疏导,进展颇快。
然而,身体的恢复并不能完全平息盛知音心中的波澜,内鬼的存在,像一根刺扎在她的心头。
楚婉婉的阴影,噬灵盟的威胁,以及那若隐若现的上三界黑手,都让盛知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
恐怕没有多少时间了。
这日,盛知音刚结束一轮调息,大师兄高山就前来探望,他的脸色依旧凝重,带着连日彻查的疲惫。
“师妹,感觉如何?”
大师兄关切地问道。
“已无大碍,再有三五日,估计就恢复得差不多了。”
盛知音答道,她看着大师兄眼下的青黑,询问道,“内查可有进展?”
大师兄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确有发现,负责维护后山部分区域阵法的一名执事,以及两名轮值弟子,已确认与外界有不明联系,且在清心潭事发前后行踪可疑。”
“只可惜,他们都已经自尽了。”
“自尽?”
盛知音眼神一冷,“确定是自杀还是灭口了吗?”
大师兄拳头紧握,“线索到此中断,对方行事极为谨慎老辣,不过,也并非全无收获。”
“从那执事住处搜出的密讯符残片上,残留的灵力波动极其隐晦,但厉长老辨认出,其中一丝特性,与百里家族惯用的‘幽影砂’极为相似。”
百里家!
果然是他们!
虽然早有猜测,但得到证实,依旧让盛知音的心头发寒,上三界的势力,已然将触角深入到了玄天宗内部。
“师尊可知?”
盛知音问。
“已禀报师尊。”
大师兄点头,“师尊震怒,但下令暂不声张,以免打草惊蛇,净尘计划仍在继续,范围已扩大到所有与外界,尤其是与可能和上三界有接触的部门。”
他顿了顿,看着盛知音,语气带着担忧:“师妹,如今你在明,敌在暗,万事定要小心。师尊已加派人手守护凌霄殿,但你自身亦不可松懈。”
“我明白。”盛知音点头。她沉吟片刻,问道:“大师兄,宗门之内,关于我归来之事,以及噬灵盟、百里家,如今是何反应?”
大师兄面露苦笑:“众说纷纭。”
“大部分同门自是义愤填膺,支持宗门严查内鬼,对抗魔盟,但也有些……杂音。”
“有人认为你归来蹊跷,所言未必全真,有人惧怕上三界之威,主张隐忍,更有人私下抱怨,是因你之故,才为宗门招来如此祸事。”
盛知音闻言,神色平静,并无意外。
人心复杂,宗门大了,自然各有心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麻烦非我招来,而是早已存在,只是借我之事提前引爆而已。”
“师妹能如此想,最好。”
大师兄欣慰道,“师尊已多次在高层会议中力排众议,定下了联合各派、彻查内奸、备战魔盟的基调。”
“如今,与逍遥宗、流云剑派等派的联络正在加紧进行,相信不久便会有结果。”
就在这时,一道传讯符飞入偏殿,落在大师兄的手中。他神识一扫,脸色微变。
“师妹,慕白羽慕师兄传讯回来,他已安全返回逍遥宗,并将情况禀明云鹤真人,逍遥宗已同意派出以厉长老为首的代表,不日将抵达我宗,共商联盟细节。”
盛知音眸光微动,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多言。
大师兄看了她一眼,也不再追问,转而道,“还有一事,根据慕师兄带回的最新消息以及我们自己的探查,噬灵盟近期活动愈发猖獗,数个中小家族和散修聚集地接连被屠,疑似为万灵血阵收集‘祭品’。”
“其总坛幽冥涧方向,灵力波动也日益异常,恐怕大阵布置已接近完成。”
压力如山般袭来。
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数日后,盛知音伤势尽复,修为甚至因祸得福,在清虚真人相助下精进少许,稳固在了元婴初期的巅峰。
她向清虚真人请命,不再居于偏殿庇护之下。
清虚真人看着眼神坚定的弟子,也知她心性,略作沉吟便应允了,“也好,雏鹰终需展翅,不过,一切行动,你需听从我的安排,不得擅自涉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