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活着,才有转机!

作品:《综武:人在七侠镇,侍女黄蓉

    在修真者眼中,凡间的帝王不过百年寿命,自然引不起他们太多兴趣。


    可如今,这些仙门中人,对这些人间帝王也多了几分认同,甚至几分尊重。


    不论是明君,还是枭雄。


    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便是值得称颂的帝王。


    此时,天机楼中又迎来不少修行高人。


    李长安轻抚茶盏,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因为今日,他将揭晓下一位九州帝王人选,众人皆屏息以待。


    天机公子又将如何评价这位帝王?


    待众人安静,李长安微微一笑,缓缓开口:“接下来这位帝王,乃是北宋之主,赵匡胤!”


    就在这时,门口走进一位身形魁梧、仪表堂堂之人,周身透着一股英气,腰间佩金刀,背负一杆长枪——正是沥泉盘龙枪。


    李长安抬头一看,眼前浮现一串信息。


    【姓名:岳飞】


    【身份:北宋护国大将】


    【修为:半步武皇】


    【来意:请教突破武皇之法】


    岳飞抬眼望去,只见天机楼门口写着几条规矩:


    一、严禁斗殴!


    二、提问一次,百两白银,不议价!


    三、目前仅提供“情报”服务。


    四、最终解释权归天机楼所有。


    他心中暗笑:“高人果真不同凡响,连规矩都这么有个性。”


    他迈步走入楼中,引得众人注目。


    北宋朝廷对这位护国神将无不敬重。


    岳飞轻轻点头,向楼中众人致意。


    “真巧,刚进来就听到点评我家陛下,实属荣幸。”


    “哈哈,正好让我听听,陛下平日里都干了些啥趣事。”


    随着李长安话音落下,众人兴致愈发高涨,纷纷议论起这九大帝王。


    而岳飞的到来,又将气氛推向高潮。


    “几位地仙巅峰之人惊异地望着岳飞。”


    “此人身上气息竟隐隐压我们一头。”


    “北宋皇帝到底有何本事,竟能让这等高手甘愿效命?”


    连同为人族老仙的袁天罡也不禁动容。


    “想不到我人族之中,竟还有此等强者。”


    “武皇与陆地神仙之间,差距宛如云泥。”


    “几十位陆地神仙圆满,恐怕都不是这位半步武皇的对手。”


    “因他已近乎超越凡人界限,可称半个仙人。”


    要知道,在九州大劫之后,像岳飞这般潜力无穷的后起之秀,也不过寥寥数十人而已。


    ……


    九州大陆,鬼族长老殿中,黑山老鬼与阴煞九头蛇后神色震惊。


    “此人已近天道边缘,若是在上古时期,定是我等同辈之人。”


    ……


    大明境内,天机楼中。


    关于这位北宋帝王的过往,更令人期待。


    在李长安原本的世界,岳飞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一首《满江红》道尽忠魂气节,也写下忠臣无路、报国无门的悲愤。


    而那位陷害忠良的宰相秦桧,则被后人唾弃千年。


    李长安想起景区中那个被无数人摸得发亮的秦桧跪像,连表面铜漆都已被磨去。


    这足以说明世人对他的“特殊情感”。


    可在这九州大陆,岳飞却遇上了知音。


    北宋帝王赵匡胤,文武双全,二人惺惺相惜。


    正是这君臣二人,将北宋推上了九大王朝前三的强盛之列。


    随着四周嘈杂声逐渐平息,岳飞缓缓抬起头,目光投向那位人称天机公子的李长安。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炽热的期待,仿佛在注视着黑夜中唯一的星辰。


    在场的众人,尤其是那些已经迈入高阶武境的强者,都清楚地知道,武皇之境,犹如天堑,难以跨越。


    正因如此,当岳飞缓步向前时,人群自动为他让出了一条道路。


    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源于血脉深处对强者的敬畏。


    岳飞神情庄重,双手抱拳,语气诚恳地说道:


    “冒昧打扰,还请天机公子见谅。”


    话音刚落,李长安虽身怀异能,早已练就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稳,但面对这位忠义之士,心中也不由生出几分欣赏。


    在这片强者为尊、弱者淘汰的九州大陆,能有如此修为,又能保持一身正气的英雄人物,实属难得。


    凡是踏入天机楼的高手,谁不是背负着血债累累的过往?可今日听闻赵匡胤的生平,却令李长安心生敬意。


    他端起侍女王语嫣递来的茶盏,轻啜一口,缓缓开口:


    “赵匡胤出身军旅世家。”


    “那时天下大乱,其父为军中将领,遭人构陷,家道中落。”


    “为求活路,少年赵匡胤便开始流浪漂泊。”


    “经历无数磨难后,终遇贵人,一位寺庙高僧传授他武艺与韬略。”


    “之后他北上投奔后周,遇见明主。”


    “因他出身军旅,武艺不凡,很快便得到重用,仕途扶摇直上。”


    “二十七岁那年,后周皇帝病逝,幼主继位,政局动荡。”


    “契丹趁机入侵,短短两年,大片国土沦陷。”


    “二十九岁的赵匡胤护送少主北逃。”


    “途中少主被乱箭所杀,群龙无首之际,将士拥戴他为新主。”


    “他仅用一年时间,便击退契丹,稳定局势。”


    “三十岁登基称帝,建立北宋。”


    “麾下二十万精兵猛将,战无不胜。”


    “三十五岁时,因常年征战,修为竟突破至陆地神仙境界。”


    说到此处,李长安略感腰背酸胀,便停了下来。


    他缓缓起身,从王语嫣手中接过茶盏,轻抿一口,神色从容。


    天机楼内顿时议论四起:


    “北宋皇帝赵匡胤,不仅武功盖世,更是统御有术,天生的帝王之才。”


    “这陆地神仙的境界,已经不输我家宗门的老祖了。”


    “他那位小少主之死,是否另有隐情?”


    “别人两年就打到门口,他一上位,一年就反败为胜,这其中怕有不为人知的手段。”


    “能坐上皇位,不仅靠武力,还要有治国之才。”


    在场众人原以为九州大陆的帝王不过是权谋老手,没想到赵匡胤竟然有如此高深的修为。


    众人对他的敬意更深了一层。


    这位出身军武世家的北宋皇帝,年仅三十五便登临陆地神仙之境,相当于当今各大宗门的开山祖师。


    不仅是武力,他的谋略与手段也让众人叹服。


    凭一己之力,统率二十万大军,竟将当时北宋三大地仙收归麾下,壮大了国势。


    要知道,在九州大陆,陆地神仙的地位之高,令人仰望。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又有几人能在三十岁时,成就一番霸业?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能在如此年纪便登临巅峰者,可谓人中龙凤。


    在此之前,不少人对赵匡胤心存偏见,认为他不过是个权谋之徒。


    但细细想来,若非他少年掌权,恐怕百姓将陷入更深水火之中。


    若无人挺身而出,战乱将使更多百姓流离失所。


    此时,人群中站立的几位帝王——大秦皇朝嬴政、大明皇朝朱元璋、大周女皇武曌、大唐皇帝李世民,皆若有所思。


    他们深有同感,世人如何看待他们并不重要,只要国泰民安,百姓有饭吃、有屋住,便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


    当众人议论之声渐渐平息,李长安目光微沉,扫向系统面板,只见天机点数正飞速增长。


    显然,又有不少隐世的强者即将出山。


    果不其然,修真界最看重的,始终是实力。


    手中无剑,与有剑不拔,终究是两回事。


    连这些深藏不露的老怪物,都对赵匡胤的传奇如此感兴趣,可见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即将到来的,将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


    你李长安不再耽搁,轻轻将茶盏搁在桌上,不疾不徐地开口说道:


    “北宋刚立国之时,四方邻国皆以为它根基尚浅,纷纷趁势扩张,妄图蚕食其疆土。”


    “可又有几人真正明白,那些从战火中崛起的政权,往往才是最不可小觑的。”


    “当时,赵匡胤正与西边的大理、东面的南诏,还有南方的匈奴王朝密谈结盟之事。”


    “谁料他忽然出兵,以雷霆之势一举击溃南下的匈奴。”


    “再以凌厉手段连破大理、南诏,将三地尽数收入囊中。”


    “就在他完成四大王朝一统,国力尚未恢复之时。”


    “却引来了早已位列九州九大皇朝之一的大清皇朝的觊觎。”


    “赵匡胤虽有应敌之策,却苦于资源匮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短短数月,先前辛苦打下的江山——便接连失守。”


    “既然战局不利,赵匡胤便另辟蹊径,以正面迎敌、偷袭骚扰的方式,拖延时间,静待变局。”


    “更以低声下气的姿态,向大清皇朝示出臣服之意。”


    “不曾想,那被他灭掉的契丹,竟是大清皇朝一位流亡皇子所建。”


    正当众人听得入神之际,李长安却从容落座,端起茶盏,细细品起灵茶。


    天机楼内,众人见李长安停下话语,纷纷开始低声议论。


    “这北宋的皇帝,也不过如此嘛。”


    “大理、南诏、匈奴这三大王朝,也太不堪一击了。”


    “可不是嘛,三王朝竟被一人连破。”


    “这大清也太霸道了些!”


    “还以为赵匡胤是个硬骨头,没想到也只是个贪生怕死之徒。”


    无论众人如何评说,终究逃不过弱肉强食的法则。


    一切,只为生存。


    唯有活着,才有可能迎来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