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忠心不在嘴上,而在刀尖
作品:《综武:人在七侠镇,侍女黄蓉》 李长安讲到这里,戛然而止。
姜稷此人,实乃不世出的奇才。
在他所处的时代,早已成为九州万民心中不可撼动的信仰。
可这样一位震古烁今的人物,后世史书却лишь轻描淡写,寥寥数语带过。
随着话音落下,天机楼内顿时议论如潮。
“连排名第四的神农鼎都如此了得,那位列第二的纯青琉璃铠甲,又该是何等威势?”
“神农鼎并非杀伐之器,竟能镇压武王大圆满,实在匪夷所思。”
“大农皇朝真是得天庇佑,竟能得姜稷前辈倾力相助。”
“姜稷前辈无愧‘灵米始祖’之称,竟能想到以血养谷,开创前人未有之路。”
“那位龙一笑前辈后来究竟如何?为何这名字听着如此耳熟……”
“如今这天机楼名动天下,若姜稷前辈尚在人间,说不定会亲临此地。”
“那岂不是说,我们只要留在这里,就有可能亲眼见到姜稷前辈?甚至被他收入门墙?”
“你也太痴心妄想!凭你这点本事,姜前辈若收徒,也轮不到你这等歪瓜裂枣。”若非此处禁地,怕是早已拳脚相向。
人群中,十二惊惶中的笑三笑默然伫立;
侠客岛双岛主目光微闪;
天剑无名负手而立;
剑魔独孤求败眸光冷峻;
大元武当掌门张三丰抚须沉吟……
这些名震一方的绝顶人物,此刻也不禁心生好奇:那些沉寂数千年的盖世强者,是否真会因今日之事重现人间?
大唐护国神将袁天罡虽已预感几分真相,仍不免心头震动。
“姜稷实乃旷世奇才,竟能以己身精血孕育灵米,这份胆识魄力,令人由衷敬服。”
“若无灵米济世,大唐江山恐怕早已崩塌。”
“如此擎天之功,为何史册之中竟无浓墨重彩?”
他目光转向眼前这位莫测高深的天机楼主,心中满是疑惑。
可惜今日问限已尽,欲探究竟,只能待明日再寻机缘。
此时天机楼外,晚霞渐褪,寒风悄起,吹得人脊背发凉,神志骤然清明。
雅间之内,大秦皇帝嬴政忽收到密报——隐藏于大秦皇朝的武王大圆满强者王诩,已然现身天机楼,所求之事,竟是化解半步大天尊李莲英之危。
嬴政心头一震,暗觉不安。
看来那半步大天尊之能,远超他此前预料。
他望向端坐太师椅上的李长安,心中低语:
“不知这位天机公子,究竟身处何等境界?是半步大天尊,还是早已登临绝巅?”
“但以他手段之玄妙,定还有未出之底牌。”
“大青皇朝的李莲英,终究翻不出多大风浪。”
自从担任天机楼外门执事以来,嬴政察觉自身亦有异变——似有一股无形之力,正在助他凝炼丹田,汇聚真元。
此刻,整个九州大陆的目光,皆聚焦于天机楼。
大唐皇庭,李世民听完讲述,望着面前二人,缓缓开口:
“南汉皇朝的姜稷之事已毕,眼下只剩最后两个王朝尚未揭晓。”
“大周皇朝那位身负国运、臻至武王巅峰的强者,极有可能便是凤族所传的玄鸟。”
“眼下多数皇朝皆已挥军进犯大青,唯有南宋内部生变,陷入纷争。”
“南汉境内曾有人自立为帝,虽已被镇压,可这消息定然早已传入各大皇朝耳中。”
“甚至有人揣测,南宋此举乃是刻意布局,若非天机楼对其评价极低,恐怕更令人起疑。”
“朕从不轻视任何人,能坐上龙椅者,必有过人之处。”
“随着诸多隐世高手陆续浮出水面,与大青之间的战事已成定局。”
“而大唐与大青素来势同水火,一旦开战,势必首当其冲。”
“这一劫难过后,究竟还有几人能安然无恙,朕实在无法断言。”
李世民年岁虽高,却精神矍铄,加之常年受国运滋养,更显雄风不减。
然而局势瞬息万变,他也难以预料大唐子民能否在这场浩劫中全身而退。
话音方落,侍立一旁的宰相魏征虽无修行根基,却深谙天下大势。
“陛下,南洲密探传来的情报,是否可信?”
李世民未作回应,只投去一眼。
魏征顿悟其意,随即继续说道:
“如今除大青之外,其余八大皇朝实力相差无几。”
“是战是和,唯有等武起前辈归来方可决断。”
“臣虽不知半步大天尊究竟有多强,但若要覆灭我大唐,恐怕不过举手之劳。”
此言一出,李世民与单雄信皆未觉其言过其实。
可若真想窥见这场风云最终结局,怕也只有那号称可推演天命的天机楼才知晓。
大明皇朝。
朱元璋不过中年,鬓角却已斑白。
短短数日间,所历之事远胜半生起伏。
他凝望着眼前的国运天幕,心中暗忖:
“据密报所述,南汉皇帝刘秀已悄然进入大明疆域,并从国内调集大量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边境。”
“看来南汉将有异动,但他们虽富庶,战力却不及我大明。”
“想必是另有所图,欲借非常手段获取所需之秘,此事天机楼恐怕早已洞悉。”
想到此处,朱元璋唇角微扬,目光投向远方。
“那小子让他送个消息,怎的迟迟不见动静?”
表面看似恼怒,实则内心隐隐激动。
他虽仅与孟胜见过一面,却笃定此人品性端正。
更何况朱棣乃大明皇子,身系国运相连。
这般明显的迹象,以孟胜之智,岂会看不出来?
大元皇朝。
忽必烈听完天机楼内变故后,立即传令前线大军:
“原地驻守,不得轻举妄动。”
纵然已有七品炼丹师姬越相助,但九州局势变幻莫测,不容贸然出击。
北宋皇朝。
赵匡胤伫立殿前,望着国运天幕,听着屋外连绵不断的雨声,悠悠一叹。
“北宋能否借此翻身崛起,全看此番机遇。”
大周皇朝,女帝武瞾静静望着天机楼方向,神色沉静,未发一语。
就在此时——
九州结界之外,四面八方突现诡异飞舟,形态怪异,其上气息弥漫,竟令周围虚空生灵惊惶逃散,不敢靠近。
大明,天机楼内。
各族探子听完李长安所述之后,个个神情呆滞,浑身僵立,仿佛灵魂被抽离。
他们之所以如此失态,只因天机楼揭露之事,早已超出认知极限。
此前那些轻蔑之心、侥幸之意,此刻尽数烟消云散。
原以为天机楼初开,不过昙花一现,难动根本。
可当体内血脉印记再度闪烁,便知族中已有高层正急速赶往此地。
楼内,各方武林人士已开始议论纷纷,猜测下一位曝光的强者归属何方。
“下一个定是南宋那位深藏不露的武王巅峰人物。”
“胡说八道!该是大周的人才对!”
“就凭南宋皇帝昏聩无能,他手下藏着的强者又能好到哪去?还不是跟大青一路货色!”
“大青皇朝不过是因为宰相夺权,才落得今日这般田地,那李莲英跟我们八竿子打不着。”
“那可是延续了数万年的庞然大物,九龙神宗前任宗主亲手栽培出来的人物。”
随着大厅内争执声愈演愈烈,喧闹不止,早已扰乱了天机楼的秩序。
李长安轻轻搁下茶盏,目光如寒霜般扫过人群,语气淡漠地开口:
“诸位莫非觉得这天机楼太过憋闷,想出去吹吹风?”
天边晚霞迅速褪去,殿中气氛愈发躁动。
妖族、魔族、地界九族之人皆按捺不住,情绪高涨。
若再无人收敛言语,他也不介意血洗当场,杀几人立威。
众人终于察觉到他的怒意。
外门执事张三丰与笑三笑脸色一沉,体内灵力悄然运转——这是他们展现忠诚的良机。
谁敢在天机楼撒野,他们第一个出手阻拦。
两人视线随李长安一同巡睃全场,盯住每一个蠢蠢欲动的身影。
纵使实力不足为外人道,但只要主上一声令下,便会毫不犹豫扑上。
忠心不在嘴上,而在刀尖。
一旁的青鸾已然抽出长枪,冷眼俯视众人。
此时,天机楼最强的三位外门执事也尽数绷紧神经。
吕岩身形微倾,右手轻抵剑柄,只待出鞘一瞬。
酒剑仙放下酒壶,眼神清明如冰。
济癫握紧手中折扇,目光凌厉,挑衅地望向那些心存不满的各族强者。
上次那诡异邪物出现时,他们还未来得及出手便已被抹杀,叫人误以为三人徒有虚名。
此刻,一股森寒之气骤然弥漫开来,冷风穿堂而入,众人不由自主打了个哆嗦。
可谁也不敢再多言一句。
生怕一个不慎,便成了天机楼立威的祭品。
无论凡俗武夫,还是高高在上的仙人;
不论修为深浅,身份尊卑——
没人不怕死,没人敢再开口。
方才还嘈杂纷乱的大厅,瞬间鸦雀无声,唯有风声在耳畔呼啸。
虽然至今无人知晓天机楼背后究竟倚仗何等势力,
但仅凭眼前这三位已踏入天人境的外门执事,便足以将全场尽数镇压。
当年唐门不过是说了几句狂话,结果回程途中便全军覆没,尸骨无存。
前些日子出现在天机楼外的凶物,竟被一名女子一剑斩灭。
那一幕幕血腥画面仍历历在目。
如今,天机楼于九大皇朝之中所立之威,可谓无人能及。
而那些传承久远的老牌势力更清楚——一位武王大圆满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原以为大周女皇武瞾已是罕见的年轻巅峰强者,
却不料天机楼竟又冒出个二十出头就达此境界的怪物,令人心神俱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