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积少成多,易安终来

作品:《抄经得法,只要活着终会无敌

    除了日常修行之外。


    陈安又多了一项事情,遣人出海,搜寻仙山踪迹。


    只是张生祖辈几百年都没有收获,他心里也没抱什么希望。


    主要目的,不过是布局海上。


    陆地商行的生意能赚钱,可终究是来的有限。


    比起一去一回,翻上数十上百倍的海贸利润而言,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眼下时日还早,资金也尚充足。


    陈安便张罗起来,选定位置、招揽工匠,购买货船的同时自己尝试造船。


    他脑海里有用的技艺很多,先前已经随着天工开物散出去了一部分。


    眼下,也并不吝啬于再传播出一部分。


    当然了。


    这些事情他也不会亲自动手张罗。


    不过是立下个章程,自有下面的人去做。


    “人手还是不够!”


    “也罢,在这些少年人成长起来之前,也就只能让庄里老人再辛苦辛苦了。”


    安竹山庄。


    新建造的学堂宽敞明亮。


    陈安目光从下方一个个因为解不出留堂题目而抓耳挠腮的少年身上划过,心头思绪渐平。


    正如他的修行急不来一般。


    这世上其他事,同样不可一蹴而就。


    “岳飞,你来盯着。”


    随意留下一句话,将剩下验收习题的事情交给旁人。


    陈安转身出门而去。


    ......


    山庄后面的桃山。


    其上桃树枝繁叶茂,已成一片桃林。


    兴许用不到两三年之后,明年便能尝到自家产的鲜桃。


    山顶,那棵从九华山移栽回来的小树旁。


    陈安手持天师九节杖,身形轻松的站立在侧。


    心随念转。


    体内真气涌动,缓缓注入杖身。


    时间点滴流逝,很快就见杖身上第八节所对应的星辰之象,逐渐亮起。


    是为东井。


    “太上律令,星辰为引。东井通玄,水脉归元!”


    陈安默念法诀,调动星辰之力。


    随后将节杖一端,轻轻点向桃树的根部。


    霎时间。


    便有一股无形的波动,以节杖为中心,向着四周荡漾开来。


    新得来,名叫【与物同游】天赋悄然发挥作用。


    陈安能感觉到自己的神念与这片山林大地下流淌的暗河水脉,产生了一种玄之又玄的联系。


    自己手中的节杖,像是变作了一只疏通清理的大手。


    将地下四通八达却因为种种原因拥堵的水脉疏通、理顺。


    同时,也将深藏于地下的水汽,源源不断的引导、汇聚而来。


    水脉汇聚,泉眼汩汩。


    肉眼可察的,那棵稍稍有些萎靡不振的桃树,陡然变得精神了几分。


    其蜷缩的枝叶也在悄然间迎风舒展,青翠一片。


    一旁全程盯着的悟空,瞪大了那双乌溜溜的眼睛。


    满眼惊奇,像是看到了什么神奇之事。


    “顺应天时,事半功倍,神通之妙果然玄奇。”


    仔细地体味着得来此般天赋前后施法间的丝滑变化,陈安掩去心头喜色。


    得益神通之助,从抄经、临摹过程中得来的这些天赋。


    一个个单论起来,似乎都并不怎么起眼。


    可当日积月累之下,它们尽数加持在一人身上之时——


    便会会化腐朽为神奇。


    于不可能当中,造就可能!


    末法逆行,得道长生,也非是一厢情愿。


    探手,丢给一旁望眼欲穿的悟空一枚丹药。


    陈安持杖,转身下山。


    风拂过,竹林摇曳。


    “不问古来登天路,我于今时得长春。”


    ......


    西北边陲,军营。


    一支风尘仆仆的商队,承载着满满货物缓缓行来。


    前方便是林冲如今所驻扎的营地。


    “许掌柜,这一次,又劳烦你了。”


    多日不见,一身戎装的林冲脸上多了几道被风沙侵蚀出来的皱纹。


    说话同时,上前一把握住那位曾经的药材行商,眼下已是安竹山庄一支商队掌柜的许平双手。


    “林都监说的哪里话。”


    许平连忙回礼。


    “都是为了庄主做事,何来劳烦一说。”


    “快请进。”


    两人进入营帐,一番寒暄。


    林冲询问一路走来路况如何,可有山贼水匪。


    又问了问山庄最近怎样,三弟陈安近来又如何。


    许平将他的疑问一一答复。


    饮了杯热茶,最后临行前从随身包裹里取出一封书信,以及随身带着的一个沉重的匣子。


    打开一看,里面金灿灿的一片。


    “这......?”


    林冲有些疑惑。


    “庄主说了,都监您在边关练兵,靡费甚巨。”


    “他在眼下身在汴梁,也无法帮衬太多,唯有在这钱财米粮上面使些力气,让您没有后顾之忧。”


    “同时,庄主还叫我为您带来了数十瓶青蒿、玉柳两种丹丸,以及数瓶五灵丹,交由您自行处置。”


    “好好好!”


    林冲看着眼前这一箱财货,再看着那些在汴京城中早已被炒到天价的丹药。


    虎目微红,仰天大笑。


    “得贤弟如此相助,我林冲若是再不能闯出一片天地,往后又有何颜面再见!”


    ......


    宽广官道之上。


    一架朴实无华的马车,自东缓缓驶入汴梁城。


    内里,一位身着素雅长裙的女子轻轻掀开车窗帘子。


    灼灼眸光,向着两旁既熟悉、又陌生的景象,打量而去。


    眼中流转着怀念、感伤、欣喜......


    诸般情绪交杂,难以分说。


    转头回想当初离开之时,距今已有十年。


    而今,终于是再度归来。


    这女子便是在几番考量之后,终于接受了陈安邀请,自青州远赴汴梁的易安居士——


    李清照。


    眼下,她带着老仆先行一步。


    而那位鲁智深鲁大师,则是陪同着她的夫婿赵明诚。


    两人一同押送着那些她们夫妻二人,耗费半生心血所收集到的金石古籍,行在后面。


    “汴梁,繁华依旧啊......”


    李清照缓缓打量着,神色感怀。


    入目所见之处,和当年离开之时,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


    但繁华,却是更胜当年几筹。


    人群熙攘,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离去多年,就也不知当年长辈,眼下可还安在?”


    她没有直接去往城外的安竹山庄。


    而是吩咐驾车老仆,来到了城中一处极为僻静的里坊。


    小桥流水,巷陌人家。


    边缘长满青苔的碎石小路,通往一座幽深宅院。


    清风吹拂,带来几许清凉,四下里蝉鸣不绝。


    古树繁茂,草木幽深,好一片闹中取静的清修之地。


    李清照在门前停下,下车整理了一下衣衫。


    上前一步,轻轻叩响了门环。


    “曹真人,晚辈李清照,前来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