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宣和三年

作品:《抄经得法,只要活着终会无敌

    功行大进,缔结圣胎。


    陈安自定中醒来,只觉周身舒泰。


    同时更有种前所未有的轻盈强盛的感觉,自四肢百骸间油然而生。


    缓缓起身,只觉举手投足间,似有一股莫大的威力随心而动。


    好像可以随着心神动念间,轻易撼动山河。


    思绪一动,无形无质的神念便如潮水般自眉心灵台涌出。


    顷刻间,就将这片山谷所在地界尽数笼罩其中。。


    山间一草一木,溪中一沙一石。


    尽皆清晰无比的映照在心湖内里,清晰可见。


    眼下这般的神念覆盖范围,比之先前,又是何止暴涨了十倍有余!


    “这便是,炼炁化神之境么......”


    陈安信手摊开手掌。


    一缕与先前迥异的真气,自掌心倏忽浮现。


    此时的真气,已经不能用单纯的气、液或者某种其它的形态来描述。


    现在的它则是一种介于虚与幻之间的神秘力量。


    金光流转,氤氲不休。


    “或许,此刻再将其称之为真气已然有些不妥。”


    陈安心中思忖。


    念头一动,想到了一个更为贴合的名字。


    “当称之为——”


    “法力!”


    屈指一弹,一道月白色的太阴冷焰便自指尖飞出。


    唯见这焰火不再似以往那般聚散无形,而是化作一只栩栩如生的焰雀,形神兼备。


    此刻于空中翩然起舞,灵动非凡。


    接下来,陈安又逐一施展了自己所掌握的其它术法。


    在法力加持之下,无一例外都变得格外顺畅。


    仿佛它们本应就该如此一般,丝滑无比。


    这种感觉,和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将这些变化尽数了然于胸,陈安内视己身。


    只见眉心泥丸宫内,那片本是混沌杳冥的识海,此刻光亮大作。


    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其上,洒下清冷辉光,照破无边黑暗。


    明月之下,一个与他面容别无二致的小小身影,正盘膝而坐。


    其身形晶莹剔透,恍若琉璃。


    内里更有神光流转,玄妙非常。


    这便是圣胎,是神魂与真气相合,炼炁化神之后所凝结而成的道果。


    有点类似于道家典籍中所言的阴神,可细究之下,却又有所不同。


    寻常修士所凝阴神,乃是纯粹的神魂之力所化。


    阴质未褪,畏惧日光。


    而陈安眼下这尊圣胎,却是性命交融、阴阳合一的产物。


    根基之稳固,远非寻常阴神可比。


    此一境的修行,便是要以全身之力供养此一圣胎。


    待到圣胎育成,阳神成就之日。


    便可使其出离肉身,遨游太虚,朝游北海暮苍梧。


    只是,想要修成这般大自在、大逍遥的境界。


    却又比炼精化炁难了何止百倍?


    不过陈安对此却也并无太多焦虑、彷徨。


    反倒是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修行之路本就艰难,非一朝一夕之功。


    滴水石穿,铁杵成针。


    只要自己活得够长,总能有修成的那一天。


    况且,如今他得了葛仙师的丹道真传。


    待日后将其参悟透彻,或也能加快进度、缩短些年月也未尝不可。


    正这般想着,他忽而抬头一瞥。


    只见头顶那方穹窿之外,隐有一道白色身影不断盘旋。


    仰头望去,原是羽鹤。


    陈安似有所思,体内法力随之运转。


    “云来。”


    一团浓郁的云雾凭空于脚下汇聚成床。


    进而托着他的身子缓缓升空,直上天阙。


    可就在陈安的身形升至上空百丈之时,却忽觉身前好似有一层无形的界限阻拦,再难寸进。


    探出手去,触及之处一片虚无,却又真实存在。


    神念探出,亦是被这层无形界限尽数反弹而回。


    故而,哪怕此刻陈安与穹窿之外的羽鹤近在咫尺。


    其却也听不到他在心神间的呼唤,更也看不到他的身影。


    只能凭借着【御兽经】契约间那一点微弱的联系,模糊地察觉到他在此处。


    “原来如此。”


    陈安了然。


    这恐怕才是此地尚能保留些许灵机,亦是至今不被外人发现,被世人传为洞天福地的缘故所在。


    神念扫视向下扫视,仔细探查此地每一寸。


    甚至深入地下数十丈,去翻找泥土。


    可惜却也是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处。


    索性,便也不再纠结。


    “闭关修行至今,也不知外界过去了多久时日,还是先出去报个平安,免得祖母担忧。”


    至于此地的秘密,往后时日还长,慢慢探查也不迟。


    毕竟此地隐秘,加之灵机充裕,是不得多得的修行之地。


    自己日后,应该免不了重返此地。


    ......


    穿过幽暗的水下通道,重返外界。


    陈安在心神间呼唤羽鹤。


    约莫一刻钟过后,其身影便从天上高空而落。


    细细望去,它的身形居然是比自己闭关前的时候,好似又长大了一圈。


    而四周的草木,亦是一改当初他进入时的春夏之景。


    落叶凋零,枯草连片。


    唯有几株苍松翠柏,依旧青翠。


    陈安心头隐有猜测,复又往外走去。


    夹山寺倒是一切安好,依旧是那般晨钟暮鼓,清幽宁静。


    没有进去打扰,只是于山门前遥遥一拜,便转身离去。


    可随着他一路向外,周遭的景象便渐渐有所不同。


    官道之上,时不时便能见到三五成群,衣衫褴褛、面带愁容的逃难之人。


    拦下一位老者,出声询问缘由。


    那老者见他道人打扮,气质不凡。


    倒也不敢隐瞒,脸上满是后怕的答道:


    “道长,看您洋瓷,是方才从山里出来的吧?”


    “快快往北边去吧,这江南,眼下怕是待不得了!”


    “月前,睦州有个叫方腊的妖人聚众造反,不过短短数月的功夫,便已是连克数州,声势浩大!”


    “其麾下兵马战力惊人,官军节节败退,整个江南路已然大乱。便连那繁华的杭州府,前几日也叫他们给占了去。”


    “我等虽不在杭州,但也都是临近,听闻消息之后便连忙躲避而下!”


    陈安定了定神,倒也不显意外。


    此事他在先前早有预料,眼下不过是应验。


    “老丈,敢问眼下又是何年月了?”


    那老者闻言一愣,随即便答道:


    “宣和三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