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紧迫感

作品:《宫妾难为,娘娘万福金安

    “本宫昨日得知一个喜讯,北诏国投降了。”皇后喜笑颜开道,“咱们大宣的领土又增加了一块,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那的确是大喜事啊!”林淑妃附和着笑道:“天佑大宣,咱们大宣必定千秋万代!”


    这事还没有传开,但林淑妃和李贵妃都略有耳闻,可林淑妃才不信皇后是为了这事而高兴呢。


    大宣这两年里打的胜仗可不少,之前怎么没见皇后有这么高兴?


    肯定是因为其他的事情。


    林淑妃环顾了一圈,见大部分的嫔妃脸上都是茫然的,就知道她们是不知此事。


    “那还得恭喜冯美人了,冯少将军此次北征大胜,必定能加官进爵。”李贵妃轻笑道。


    被点名的冯美人有些迷茫的抬起头,她看着众人,谨慎的说道:“嫔妾并没听说此事,但征战北诏国大胜,功劳必定是在李大将军身上。”


    虽然都是姓李,但这位李大将军和李贵妃没有任何的关系,皇后闻言笑道:“只要是上阵杀敌的,都是大宣的功臣。”


    “皇后娘娘说的是。”冯美人谦卑的应道。


    李贵妃脸上的笑意丝毫不减,“是啊,皇后娘娘说的在理,每位将士都是咱们大宣的功臣。”


    要论起家中功绩……


    她忍不住瞥了一眼苏萤,却见苏萤脸上也是洋溢着笑容,不见一丝一毫的嫉妒。


    李贵妃不禁兴致缺缺的收回视线。


    “好了,宫中难有喜事,今日就散了吧。”皇后起身宣布道。


    “是,吾等恭送皇后娘娘。”


    众嫔妃连忙起身行礼。


    皇后扫了一眼众人,径直离开凤鸾殿,回到寝宫去。


    一回到寝宫,明慧就伺候皇后更衣。


    “娘娘,顾小少爷此番被任命为长安县县令,说明皇上还是重视顾家的。”


    明慧的语气里难掩喜色,和太后娘娘的孙家一样,同样是外戚,同样是因错被流放了一半人,但孙家在朝堂上早就查无此人。


    而顾家却能被重新启用,这是不是就说明皇上已经原谅了顾家当年所做之事?


    皇后眉尾一扬,笑得合不拢嘴道:“宏儿在秋猎上的表现不俗,陛下或许这是看在宏儿的面子上,才给小弟任官的。”


    若真是如此,那就更应该高兴了。


    “娘娘说的是,二殿下是一众皇子当中最为优秀的,难免被皇上看重。”明慧恭维道:“加上这些年来,二殿下时常获得孟祭酒的夸奖,朝中不少大臣都私下夸赞二殿下有储君风范呢。”


    “行了,这话不可乱说。”皇后眉心一拢,心中有些不悦。


    她是高兴,但还没到得意忘形的地步。


    这些话要是传到皇上耳边,皇上定会不高兴的。


    明慧自知失言,赶紧跪下道:“是奴婢糊涂了,望娘娘恕罪。”


    “起来吧。”皇后将人扶起来,道:“你跟在本宫身边多年,应该明白谨言慎行的道理,这些不该由咱们口中说出来,你明白吗?”


    “是,奴婢明白。”明慧惭愧道,“是奴婢忘了规矩,奴婢日后一定会更加谨言慎行。”


    “你明白就好。”皇后叹息道,“顾家好不容易能有一人出仕,本宫实在是不想因为点风言风语而惹恼陛下。”


    她这十年来的心酸,又有谁懂?


    皇上的厌弃,顾家的责怪和催促,她夹在中间可谓是进退维谷。


    见皇后被勾起了心酸事,明慧眼眶一红,愧疚道:“是奴婢方才一时忘乎所以,才说了这些胡话,奴婢一会儿自行下去领罚。”


    即便寝宫内只有她和皇后娘娘两个人而已,她也不应该妄议储君之位。


    “这次便算了。”皇后握住明慧的手,笑道:“本宫身边离不开你,你要是去领罚了,那本宫接下来的日子可就要犯难咯。”


    明慧破涕为笑,心中十分感动道:“娘娘莫要说笑,您身边都是个顶个的好手,奴婢也就占了个伺候您时间长的优势而已。”


    在皇后嫁进太子府时,就跟在了皇后身边,仔细算一算,至今也有个十二载了。


    人生短短六七十载,十二年已经占据人生的五分之一,所以她们主仆之间的感情远比其他人要亲厚一些。


    相较于坤宁宫的主仆温情,承乾宫这边就显得有点压抑了。


    “你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李贵妃咬牙问道。


    青雀点头应道:“千真万确,而且这消息是李大人给的,听说任官的诏书已经下达至顾家。”


    “好啊,本宫说今日去请安时,皇后怎会笑得如此开心……”李贵妃闻言心中大恨,他们李家前脚刚丢掉的长安县县令,后脚就被顾家捡去。


    “那顾家小郎只有一个功名在身,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的当官经验,皇上将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给他,朝中大臣没有意见?”


    青雀低头道:“皇上将万年县的老县丞调去了长安县,为的就是辅佐新上任的长安县县令。”


    有一个经验老道的县丞帮忙处理县务,只要那顾家小郎不傻,多听从县丞的意见,一般来说都不会出什么差错。


    当年李家大郎……也是用这个方式扶上来的。


    李贵妃一听,心中顿时多出一股紧迫感,长安县可是京城的郭县!


    给谁都好,但偏偏给的是顾家。


    皇上这一副要帮扶顾家的态势,这让她如何能坐得住?


    二皇子都已经十一岁了,再过个几年……到时候还能有他们李家什么事?


    她按耐心中的急躁,问道:“李家现在是什么想法?”


    “李大人的意思是……”青雀迟疑道,“让您和林淑妃多走动走动。”


    李贵妃嗤笑道:“怎么,他们要放弃送人进宫了?”


    青雀低着脑袋,没说话。


    “这个时候和淑妃走得近,不是摆明要告诉皇上和皇后,李家要投向淑妃那边?”李贵妃轻哼一声,“先等等看吧,离下一次选秀,也就只有两年的时间了。”


    她宁愿坐以待毙,也不愿意着急出错。


    两年而已,她还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