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小村姑躺平日常(13)
作品:《咸鱼宿主在年代文中混吃混喝》 两个人因为两块钱撕吧来扯过去,最后是周蓉蓉认输,被马倩倩送出门,这才拎着空空如也的篮筐去逛街。
县城没啥好逛的,就一个百货商店和国营饭店有点意思。
周蓉蓉先是去了百货商店,将手里的肥皂票和布票全换了实物,跟着又买了点不需要票的糖球和米饼,在马婶的帮助下买了一口袋有些破破烂烂但不要票的碎布,随后一脸遗憾地去了不远处的国营饭店。
“一碗面条,一盘红烧肉”
“一块二外加二两粮票”
一手给钱(给票),一手拿东西,周蓉蓉将面条进肚,红烧肉吃了小一半,随后倒进饭盒带走。
嗯,虽然她自己就能都吃完,但家里人还是不能忘滴。
擦了擦嘴,又用带来的水瓶漱嘴,周蓉蓉溜溜哒哒地回到集合点,坐上牛车赶回常兴公社。
待在公社返回南湾村的牛车还在,周蓉蓉笑眯眯地凑上去。
孙大爷看着周蓉蓉,笑呵呵地说还得等一段时间,“蓉丫头,没事的话就再出去逛逛。”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等下次进城还要好几天呢。
周蓉蓉摇头,“没啥逛的,下次来再好好逛逛。”
公社的东西还是太少,不如县城,可惜他们南湾村去县城的机会不多,牛车直达一个月一次。
闲着无聊和孙大爷聊天,说的都是村里的大小事,包括周蓉蓉错过的关于周木根和草儿的后续情况。
“嗐,黄了黄了,过几天木根和玉秀要订婚。”
孙大爷为了方便照顾大队里的牛羊,住的地方离玉秀家不远,有什么动静,孙大爷一清二楚。
咂了咂嘴和周蓉蓉说起玉秀这姑娘不愿意嫁,昨晚闹了半宿,可惜孙三贵在家里说一不二,玉秀根本掀不起风浪。
周蓉蓉闻言若有所思,等下午坐着牛车回到家,赶紧把买回来的东西全都交给刘彩燕重新分配,自己捏了捏有些酸的肩膀,掏出八块钱递了过去。
这是正常分账标准,每次家里都会收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归她个人。
(刨出去正常花销后剩下的余钱)
虽说这么做周蓉蓉有点吃亏,但有些事不能细算,这些年吃喝拉撒包括上学什么的都是周家往外掏钱,且她平日也不受累,生活贼好,不就是常常往家带些吃穿用度的东西,小意思~
刘彩燕将钱收好,随后推着周蓉蓉回屋休息。
“妈,这是饭店的红烧肉,你拿着,晚上交给三嫂处理。”
随便放进菜里就能香死个人,尽管目前还做不到吃喝管够,但相信不远的未来,他们一定能实现红烧肉自由。
“啧,我还能饿着他们,倒是你这里多留个心眼出来,”刘彩燕叮嘱周蓉蓉手紧些,尤其在钱财方面,不能让其他人当成理所当然,“谁的东西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周蓉蓉:……
周蓉蓉笑嘻嘻地靠着刘彩燕肩膀,表示自己心里有数,她私房钱藏的好,其他人都不知道。
何况这种事讲究你情我愿,她眼下高兴就多给点,日后不高兴就少给点或者直接不给,身为从现代社会穿过来的大好青年,周蓉蓉可不受道德绑架,一切的前提都是自我意愿。
有周蓉蓉带回来的红烧肉,周家晚饭吃的相当丰盛。
连郑翠芬都光顾着吃而没有嘴贱,就是大嫂李金子总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周蓉蓉,让周蓉蓉有些莫名其妙。
嗯?
“大嫂,咋了?”
周蓉蓉夹了一筷子青菜送进碗里,配着粘满汤汁的饭来了个一口闷。
李金子欲言又止,最后摇了摇头,“吃完再说。”
周蓉蓉对此哦的一声,直到吃完饭被大嫂拉到角落,她才知道大嫂想说什么,感情还是林清淮的事。
应当是刘彩燕和李金子说了,不然李金子不能和周蓉蓉嘀咕。
“嫂子偷偷问了你大哥,今儿也特意让人打听了下。
林知青不错,虽然干活不太利索,但也不偷懒耍滑,是个靠谱人。”
农村干活得出苦大力,没有点狠劲坚持不下来。
林清淮从一开始的不行到现在的不太行但进步明显,总不能真要求城里来的孩子下地干活和村里人没差。
李金子嫁进来的时间不短,可以说周蓉蓉算她看着长大,如今涉及到周蓉蓉的婚姻大事,李金子也觉得与其嫁给乡下人,不如选择没家人撑腰的知青。
就算日后受欺负还有娘家人帮衬,谅对方不敢太过分。
现代社会时不时还有家暴新闻,更何况这个年代打媳妇是常有的事,连南湾村内部都无法避免。
周蓉蓉什么德行李金子一清二楚,所以当刘彩燕提出嫁知青的时候,李金子想都没想直接点头同意。
周蓉蓉顺着大嫂的话茬往下接,她也觉得林清淮不错,人不错,家庭不错,学习也不错。
至于学习不错是怎么得出来的结论?有黑妞这个包打听啊。
那么多小朋友整日满村子乱窜,知情点那边有点啥事都能瞧见。
林清淮被人看见好几次偷偷摸摸读书来着,不是禁书,就是单纯的算数几何,看起来博学多才才能给小孩子解决难题(周蓉蓉让大牛跑过去亲身实践,连题目都是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
“等这几天大嫂再安排人打听打听,知人知面不知心,咱不着急。”
李金子怕小妹想不开非林清淮不嫁,后面又找补几句其他人也不错,何况知青点的人那么多,这些不行还有今年再下来的新知青,她家小妹漂亮年轻,怎么着都能挑一个不错的当对象。
晚上睡觉的时候,李金翻来覆去去的睡不着,惹得一旁的周有仁莫名其妙。
“这是闹啥?”
跟有虫子爬似的,咋不能歇歇。
“老大,我这不是想着,明天上工多打听打听。
听说这些知青们有的心眼可多,我”李金子下意识地住嘴,林清淮的事周有仁并不知道,她可不能将话说漏。
“知青们心眼多就多呗,和咱们一家有啥关系?”
周有仁心宽,压根没往别处想,只是觉得最近上工的活太轻松,让这群老娘们有说闲话的机会。
哎
啥时候能正式开工,快点吧,他自己还想睡个好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