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小村姑躺平日常(28)

作品:《咸鱼宿主在年代文中混吃混喝

    林清淮对此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就是觉得光手过去不太好。


    毕竟是求人办事,怎么着都得来一手人情世故。


    周大河指着被林清淮进来的烟酒,“拎瓶酒过去。”


    周大海是周大河的堂兄弟,比不上周大江的亲,但关系不差。


    如今家里侄女结婚,想要一块地用来盖房子,周大海怎么着也不能拒绝。


    林清淮:……


    行吧,在人情世故这方面,林清淮是比不过周大河的,何况让大队批地盖房这种事就得本村人说话好使,外来的知青到底是外人。


    别看南湾村知青点的房子多,可那地方偏还时不时有野兽下山,也是最近这些年南湾村治安不错,每到秋冬时节,周大海都会带着村民们上山猎一波野物,改善伙食的同时也在消灭可能会带给他们威胁的危机,要没有这个前提,知青点的一帮子知青早就跳脚闹起来了。


    两斤猪肉被春绯做了红烧肉,肥瘦相间的质感和飘出来的味道光是端出来就能香死个人。


    周家人难得吃了一顿有肉晚饭,豪华程度堪比过年。


    林清淮还有些不习惯,好在周家人没忘记他是客人,提前给了留了一份,不过周有义还是小声嘀咕,“林知青,大口吃饭大口吃肉,不然你这小身板咋下地干活?”


    林清淮脸色僵硬,心说他现在上工也能勉强养活自己,在知青点更不用经历全家抢食这种事,不过想到他日后和周蓉蓉结婚住在周家,手上的筷子便不自觉捏紧,看来这个技能还是得练一练。


    吃饱喝足,周大河起身带着林清淮去周大海家。


    刘彩燕没去,她得跑一趟大嫂家,和公公婆婆说一嘴周蓉蓉的婚事。


    眼下林清淮登门拜访,话题说开,接下来就是结婚安排。


    这个时期结婚并不麻烦,更不会像现代社会一拖好几年,基本上家里人同意,男女双方满意,就办个酒席过个明路。


    至于领证,周蓉蓉已经满十八周岁,林清淮也满二十周岁,他们就可以去县城领结婚证。


    周大河带着林清淮是怎么和大队长周大海谈的并不清楚,但饭桌上商量的那块地已经批了下来,就等春耕结束,便雇人将房子搭起来。


    “暂时泥坯打底,房顶用些砖瓦片,横梁木家里面有,先不用花钱买。”


    周大河睡觉时还在和刘彩燕合计房子的事,谁让林清淮已经把钱给了他,整八十八块钱,起三间房子绰绰有余。


    “还有家具和木柜什么的,家里有的直接拉过去用,没有的就找村里的木匠帮忙打几个。”


    刘彩燕翻了个身,笑着说起林清淮今天的表现,“咱闺女眼光不错,小林虽然身子单薄了些,可毕竟不是村里人,种地不成就想想旁的办法。”


    旁的办法?“啥办法?”


    周大河脑筋转不过弯,“计分员的活可不能再安排了,种地能让老大他们帮忙但这活不长久,其他的,和老瞎子管库房?”


    大队库房里都是些工具锄头,老瞎子属于大队特殊关照,林清淮……好胳膊好腿的不好弄啊。


    哪怕大队长是堂兄弟呢,明面关照太多也容易引起大伙不满。


    刘彩燕:……


    刘彩燕凭空翻了个白眼,心说这人可真有意思,怪不得当初没争过孙富贵,脑瓜子轴的不转弯。


    “小林好好的人管啥库房,我是说大队早些年一直张罗的小学。


    这都说多久了,还没一点动静,村里的娃子整天要走一两个小时上学,牛车三天一趟,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


    南湾村是大村,不然不至于分出两个生产队。


    刘彩燕提到的小学就是周大海隔三差五拎出来念叨的旧事,毕竟目前的公社小学距村子太远,家里的男娃子倒是能咬咬牙送去读书,家里的女娃子就只能待在家里打猪草做家务。


    先前的时候刘彩燕也没想起这茬,如今不正赶上闺女谈了个知青对象。


    知青啊,没来乡下前都是城里孩子,肩不能提手不能扛是基本,真让人家融入乡下天天种地,不是刘彩燕看不上他们,实在是先天条件就差,这也不能真靠后天条件弥补啊。


    干脆另辟蹊径得了。


    知青都是有文化的人,干不了地里的活那就干坐着的活,干脆将南湾村大队小学的事落实,把小林塞进去当老师得了。


    老师这活轻松,虽说也免不了抢收的时候下地,但对比天天和土地打交道,肯定是当老师更自在。


    如此这般,刘彩燕将她的想法一说,周大河瞬间从炕上坐了起来。


    刘彩燕:……


    “老头子,你这坐起来干啥?”好好地吓她一跳。


    周大河:“……”还不是觉得自家老太婆聪明。


    哗啦一下重新躺了回去,周大河顾涌身子,“这事不能往外说,得先和堂哥那边打好招呼。


    何况这事还没个定性,公社到底什么意思也不知道。”


    万一不答应呢,反正之前都是一副能拖就拖的态度,周大海不是没找过,效果基本没有。


    “嗯,这事也就和你念叨念叨,”刘彩燕疯了才会往外说,知青点多少知青呢,还有村里那么多读过书的孩子,明显要不了这么多人,“睡吧,明天还要上工呢。”


    不过一会儿,房间响起一阵呼噜呼噜的声音,沿着缝隙偏向远处。


    勾勾喽————


    随着鸡鸣啼叫,住在南湾村的人们迎来新的一天。


    周蓉蓉抱着自己被褥,睡得不知天地为何物。


    昨天太累,今天没事,大好时光不用来睡觉岂不可惜。


    就这么呼呼哈哈地睡到日上三竿,周蓉蓉才从房间里出来,用搪瓷盆洗了把脸精神精神。


    黑妞坐在房檐前面摘野草,这是她打回来喂鸡喂鸭的。


    见小姑醒了,黑妞十分上道地将放在铁锅里温热的饭菜端出来。


    “小姑,奶让你没事多去知青点看望林知青。”


    “哦,除了这个还有啥?”


    “没了。”


    “行,我知道了。”


    周蓉蓉随意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端过特意留给她的早饭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