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小村姑躺平日常(105)

作品:《咸鱼宿主在年代文中混吃混喝

    猪骨头分给周家一部分,剩下的就直接放在厨房冻起来,以外面这么冷的天,压根不怕放坏。


    空气中飘满了清炖骨头汤的香味,周蓉蓉双手抱住肚子,一双眼睛眨呀眨地看着前面的陶罐。


    因为不着急,林清淮早上将骨头处理好后就放进陶罐里小火慢炖,花费整整一天的功夫才把骨汤盛出锅。


    里面除了放些去腥的葱姜蒜,还放了切成长条的白萝卜,周蓉蓉深吸一口冒出的氤氲白气,嘴巴馋的不行。


    吸溜吸溜


    不用尝就知道这骨头汤味正好喝,还有炖烂的骨头和能吸的骨髓,呜呜呜,她真幸福啊。


    林清淮叫周蓉蓉过来吃饭,煮好的骨汤配着满满一大碗杂粮饭,周蓉蓉埋头吃的分外满足。


    吃饱休息,周蓉蓉揉揉肚皮,闲不住地想去找她妈串门溜达。


    林清淮伸手将人拦在房间,美其名曰该学学知识,这样对孩子和大人都有好处。


    周蓉蓉:……不过是当初随意口嗨的胎教而已,不用这么认真吧。


    林清淮一本正经地翻着初中课本,一板一眼地念到上面的内容。


    周蓉蓉:……


    脸上的表示由???????变成???,最后昏昏欲睡,倒头(′?‘*) zzz。


    林清淮:……


    林清淮见状挑了挑眉,脸上不仅没有任何气愤不爽的情绪,反而还是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


    利落地将念了不到一半的课本收起,林清淮小心翼翼地取来一旁的厚被帮周蓉蓉盖在身上。


    脸上的表情不自觉地柔和下来,心说昨晚都没睡好,出什么门?还是先补觉养足精神吧。


    周蓉蓉:……咕噜噜~


    睡得早就不知天地为何物,等周蓉蓉再睁眼,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二天一早。


    啊?


    \(◎o◎)/


    周蓉蓉愣愣地从炕上爬起来,地上的棉鞋早就放在土炉旁边烤好,脚穿进去后暖呼呼的。


    昨晚的骨头汤还剩下一部分,最后全都进了周蓉蓉肚子。


    打了个饱嗝,又揉了揉肚子消化,在周蓉蓉忍不住要翻昨晚的旧账前,林清淮先一步开口,“我送你去找妈,上山的人也走了几天,该回来了。”


    “是啊,爸和哥他们这次上山打猎,肯定能多分到不少鲜肉,”像野鸡野兔这种小型野物,算不上价就会分给上山的人们当福利。


    说到底,村里其他人分的还是中大型野物的肉。


    像傻狍子,野猪,野鹿,还有野狼都是他们此次上山狩猎的对象。


    周蓉蓉越说越兴奋,和林清淮科普这些年他们周家凭实力都吃了多少好东西,放在现代社会是要进局子的。


    林清淮还真没吃过,金陵那边确实有野猪,但也仅限于乡下周边范围,城里人的肉食来源相当有限,哪像周蓉蓉说的这么轻快美好。


    看来选择东北下乡是他长这么大做过最正确的一件事,比这个正确的就是娶了眼前这位能哭能笑能玩能闹的祖宗对象。


    “唉呀,你到底听没听?我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听,等爸和哥他们回来,咱们可以私下换些肉慢慢吃,村里这么多人家,肯定有人愿意换。”


    毕竟肉好吃但数量少,换成粗粮不仅顶饿还能救命,孩子多的人家永远不会觉得粮食够吃,拿肉交换?他们巴不得。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到了周家,抬手敲敲门,声音喊的震天响。


    好不容易才歇一会儿的刘彩燕:……


    耷拉着脸将门打开,刘彩燕抬头瞪了眼嘻嘻哈哈的闺女,“大冷天还出门,当心路上摔着。


    真想找人说话就让小林喊人,干啥非得自己过来?”


    周蓉蓉一把抱住刘彩燕手臂,表示自己家哪有周家热闹,这里一会儿就有其他婶子大妈过来,一群人亲亲热热的说些闲话,她也能旁听到更多八卦。


    刘彩燕没好气地白了眼亲闺女,心说好在小林心思正,不然怀了孕就见着天的瞎折腾,谁家好人能受得住。


    “小林啊,你快上炕,”刘彩燕帮闺女找补几句,随后从厨房端来一小盆冻梨边放炕头解冻边从门外夹来几块蜂窝煤放进土炉子里取暖。


    家里蜂窝煤多,刘彩燕取暖都舍得往炉子里放,整个房间暖烘烘的烤得人浑身上下像是长了懒筋。


    周蓉蓉忍不住将自己身上的厚棉袄脱下来露出毛衣,咂咂嘴巴,吵着让她妈拿些瓜子花生。


    刘彩燕:……


    懒人爱作怪,一天闲不住!


    端出来的瓜子花生都用铁锅炒过,吃起来干干脆脆,吃多了除去嘴巴有点渴没其他毛病。


    瓜子是从百货商店库房买的,全是破袋坏损的瑕疵品,齐云给他们留了满满好几大袋,保证这个冬天不缺。


    花生是队里种的粮食,分完后大部分会送去榨油,不额外掏钱,但榨完剩下的花生废料得送给榨油厂。


    新榨的花生油闻起来豆油要香,今年周蓉蓉和林清淮就单独榨了许多花生油吃,豆油就纯属于凑数,只等花生油吃完再用豆油凑合。


    “妈,家里的棉花够不?”


    周蓉蓉手里倒没有存货,但等这批鲜肉分下来,城里的黑市就是最好销货点。


    尤其临近过年,黑市的东西任何一样都节节攀升,不仅没人会查反而还更好卖,是乡下人难得的一次赚钱机会。


    刘彩燕回的利索,“不够,这哪有够的时候。”


    不光是几个孩子,就是大人棉袄也是缝补三年又三年,还有已经硬邦邦的被褥,都需要棉花。


    “妈,黑市的人说月底有棉花要出,就是价格比往常贵,”毕竟快过年了,谁家辛苦整年不想过一个开心年。


    黑市是整个承平县供量最大的地方,比起百货商店需要钱票,这里除了要钱啥都不用。


    林清淮原本也是打算趁着年前跑一趟黑市将东西买足,自己一个人不行,正好可以带上岳家几个大舅哥,之前他们还合作过卖鱼,相信路上不会出什么事。


    “行,等你爸他们从山上回来,家里商量商量就定下来。”


    刘彩燕算了算家里剩下的钱,也打算过一个丰收年,大过年的抠抠搜搜,那还有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