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格物院与大唐第一份报纸
作品:《大唐:玄武门前夜,朕摊牌了》 随着那二十位华夏人杰山呼海啸般的应喝,一扬针对整个大唐帝国的、史无前例的“大换血”,正式拉开了序幕!
效率!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到了极致的行政效率,第一次,出现在了这座古老的帝国之中!
仅仅一天!
在魏徵的引导和萧何那堪称恐怖的统筹能力之下,所有新降临的名臣猛将,便已尽数走马上任!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所有关键的职位,都被替换成了李建成“自己的人”!
而那些系统奖励的、绝对忠诚的两千名书生,则如同新鲜的血液,被迅速地注入到了各个部门之中,成为了新政令最坚定的执行者!
第二天!
户部尚书和珅,便带着一脸和气生财的笑容,领着一队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开始挨家挨户地“拜访”那些“告老还乡”的旧臣和幸存的世家。
没有人知道,他在那些府邸里,到底说了什么。
人们只看到,第二天一早,一辆辆满载着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的马车,便从那些府邸中驶出,源源不断地,汇入了国库之中!
而那些昨天还“悲痛欲绝”、“忠心耿耿”的旧臣们,此刻,却都成了缩头乌龟,一个个闭门谢客,再也不敢多言半句!
第三天!
兵仙韩信、杀神白起等十大元帅,已经将长安城外那近百万的大军,整编完毕!
他们以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理解的方式,划分军种,设立军衔,颁布军法!
仅仅三天!
那支原本还显得有些驳杂的庞大军队,便已脱胎换骨,变成了一支令行禁止、杀气冲天的铁血雄师!
……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建成,此刻,却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他亲手建立的部门之中。
格物院!
这个名字,对于朝中百官来说,是陌生的。
但这个部门的权力,却大得吓人!
它可以调动工部的所有资源!
可以征用全天下所有的工匠!
甚至,可以无需通报,直接向户部申请海量的研发资金!
而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更是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既不是将作大匠,也不是工部尚书。
而是,一个身穿道袍,看起来仙风道骨,却又对各种机械构造了如指掌的怪人——
墨家钜子!
“陛下!”
格物院内,那名被称为“钜子”的老者,正激动地,对着一张张图纸,向李建成汇报着。
“您赐下的这些图纸,简直……简直就是神迹啊!”
“这个,名为‘水泥’!按照此法,以石灰石、黏土烧制,再配以铁粉、石膏,便可得一种远超糯米汁的粘合之物!若用此物修建驰道,不出三年,我大唐的官道,便可通达四海!届时,大军出征,粮草运输,速度何止倍增?!”
“还有这个!‘高炉炼钢’!以焦炭为燃料,辅以鼓风之法,可得百炼精钢!若用此钢,锻造兵甲,我大唐将士,将人人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届时,何愁那突厥蛮夷不灭?!”
“还有这个,‘曲辕犁’、‘马蹄铁’……”
钜子越说越激动,他看着李建成,眼神中,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陛下!您……您才是真正的格物圣人啊!”
李建成笑了。
他看着眼前这位同样由系统出品的、绝对忠-诚的“科技人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些,都只是开始。”
他缓缓说道:“朕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东西,都给朕,造出来!”
“钱,朕有的是!人,朕也给你找来了!”
他指了指门外,那里,正站着数百名,同样由系统出品的顶级工匠和算学人才。
“朕,已下旨,将原将作监所有工匠,以及从各大世家查抄出来的所有墨家传人、公输班后人,尽数调拨到你格物院麾下!”
“你,要根据他们的特长,给他们安排好各自的事情!研究冶炼的,就去给朕炼钢!研究木工的,就去给朕造新犁!研究算学的,就去给朕算图纸!”
“朕,不看过程,只要结果!”
“臣,遵旨!”钜子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知道,一个属于他们这些“匠人”的黄金时代,即将在他手中,诞生!
……
神武元年,七月初。
就在十大元帅整编军队,十大名臣改革朝政,格物院疯狂攀科技树的时候。
一份全新的、被命名为**《大唐日报》**的报纸,第一次,出现在了长安城的街头巷尾。
这份报纸,由新成立的“皇家书院”负责编撰,用的是格物院刚刚研发出的、成本极低的竹浆纸和活字印刷术。
报纸的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上面,不仅有陛下最新的政令,有朝堂最新的动态。
更有格物院最新的发明,有农学院最新的耕种技术。
甚至,还有一些由“稷下学宫”的“新学子”们,写出的、歌颂新皇功绩、抨击世家腐朽的话本故事!
这份报纸一出,瞬间,便在整个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不识字的贩夫走卒,会聚集在茶馆酒肆,听着识字的说书先生,高声朗读着报纸上的内容。
“哎!你听说了吗?陛下又下旨了!说是要给咱们农民,减税呢!”“真的假的?!”“那还能有假?这《大唐日报》上,白纸黑字写着呢!”
“快看快看!格物院又出新东西了!叫什么‘四轮马车’,装了什么‘轴承’,拉的货,比以前多了三倍,还省力!”
“我跟你们说,昨天那话本,才叫精彩!讲的就是一个叫‘崔扒皮’的世家老爷,是怎么欺压百姓,强抢民女的!最后,被咱们英明神武的陛下,派天兵天将,给抄了家!”
舆论,在不知不觉中,被彻底引导了!
民心,也在不知不觉中,疯狂地,向着那位神秘而又强大的新皇,汇集而去!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李建成知道,当他手中的这支“笔”,和“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