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麦城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上庸城门。
东方静跑死了最后一匹马,终于赶到东三郡,他已经打听清楚刘封便在此城。
为了能够尽快与刘封相见。
东方静便一口气报出了皖侯之子,关大将军之婿,诸葛军师高徒这三大名号。
果不其然。
城门口的士兵听到这三大名号,不敢有丝毫怠慢,毕竟这三大名号任何一个。
都是他们绝对得罪不起的。
虽然东方静对于这三大名号都不怎么在意,他更希望做自己,但在关键时刻。
也只能使用这种权宜之计。
不仅如此。
东方静还特意避开了孟达,单独前来求见刘封,当刘封得知东方静前来求见。
他整个人也不由眉头一皱。
虽然他也曾听说过这位粮草将军,之后更是娶了关家虎女,但与其并无交情。
“请!”
不过。
东方静毕竟是皖侯之子,关家虎女之婿,诸葛军师高徒,刘封立即请他相见。
东方静见到刘封先是径直对着他行了一礼,瞬间,目光如利刃一般盯向刘封:
“大公子,不知你如何还能在此安坐?你已有取死之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
“什么?”
东方静上来就是这么一句杀气腾腾之言,刘封一听,整个人直接懵在了当场。
“东方静,你何出此言啊?”
“大公子,请问你是否有收到我泰山大人关大将军的求援?你为何还不出兵?”
东方静言辞凿凿厉声质问。
刘封听完瞬间便有些慌了:“不错!数日之前,吾,吾确实有收到二叔求援。
但,但孟达将军说,说三郡初附,未可动摇,如若出兵,则东三郡必定复失。
父王给吾与孟达将军的军令是收复东三郡,并无明确指令让吾等去援救二叔。”
东方静一听连连摇头不止:
“大公子,孟达误你!难道你不清楚我泰山大人关大将军与你父王什么关系?
如若我泰山大人关大将军有任何闪失,孟达大不了改投曹魏,你可就没救了。
因为你没有出兵前去救援我泰山大人关大将军,你父王必定会将你斩首示众。
以慰我泰山大人关大将军的在天之灵!”
“啊!”
刘封这些天因没去援救二叔关羽,内心本就忐忑不安,听到东方静这么一说。
更加惶恐。
“孟达误我!东方静,不,仲复兄,吾立刻便统领本部人马,前去援救二叔。”
“不可!”
正当刘封满脸急不可待正准备前去援救关羽时,东方静却一把将他拦了下来。
“大公子,你如果就这么去了,你或可逃过一劫,但孟达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我泰山大人关大将军向你等二人求援,如果你去救了,而孟达没有援救的话。
无论最终我泰山大人关大将军得救与否,你父王一旦追究下来,则孟达必死。
所以……
你信不信,只要你前脚刚刚前去援救,孟达后脚必反,投奔曹魏与吾等为敌。
若是孟达将东三郡献与曹魏,对荆襄形成三面围堵之势,吾等都将死无葬生。”
“这……”
刘封一听不由满脸大骇,二话不说,他立刻执起东方静右手,两人年纪相仿。
一个是刘备的义子,一个是关羽的贤婿,身份地位相当,或可还能成为挚友。
“仲复兄,你可是诸葛军师的高徒,你一定有办法的,你,你快教吾怎么做?”
“大公子,时间紧迫,我便不跟你藏着掖着,实不相瞒,我确已有两全之策。”
“快说。”
“其一,孟达尚不知我的到来,趁他毫无防备之际,请大公子就以宴请为名。
将孟达请到上庸城。
杀之。
如此方能以绝后患。”
“啊!”
刘封一听整个人都惊呆了,不过很快,他又重重的点了点头,彻底豁出去了。
“好!”
“其二,杀了孟达之后,请大公子立刻接收他的军马,并巩固这整个东三郡。
东三郡绝不容有失。”
东方静所筹谋的是,只要东三郡握在手中,实在不行,关羽还可以逃亡此处。
刘封一听再次重重点了点头,这对于他来说确是两全之策,但唯一有个问题。
“等等!仲复兄,如若吾留下来巩固这东三郡,又有何人能够前去援救二叔?”
东方静淡定的一笑: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请大公子给我两千人马,我亲自前去援救泰山大人。”
“你?”
刘封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东方静,都说他是位粮草将军,他真的能够领军吗?
“大公子,勿需担心,你给我两千人马,最终能否成功援救都跟你没关系了。
若有罪责。
我东方静一力承担!”
“好!”
刘封听到这里顿时大喜过望,事不宜迟,二话不说,立刻便让人请孟达前来。
孟达完全蒙在鼓里。
不知有诈。
酒过三巡。
刘封与东方静二人共同出手将孟达斩杀,同时,刘封立马接收了孟达的军马。
按照约定。
刘封给了东方静两千轻骑,东方静二话不说立刻便统领这两千轻骑杀向樊城。
可惜。
行至半路。
东方静就打听到了吕蒙偷袭荆州得手,关羽腹背受敌不得不退守麦城的消息。
东方静满脸的无奈。
终究。
他还是来晚了一步。
不过。
好在关羽只是撤军并非兵败,只要能以最快速度赶至麦城,或还有一线生机。
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区区一次失败并不能够代表什么,只要泰山大人保住性命,其他的都不重要。
想到这里。
东方静再次二话不说,马不停蹄,统领着两千轻骑继续以最快速度奔赴麦城。
-----------------
麦城。
吕蒙赶在了曹仁前面,围了城池,坚守了十余日的关羽,早已经是穷途末路。
麦城本就不大,城池也不坚固,城内又无补给,城内本就不足千数的士卒们。
又散去了将近大半。
最终留在关羽身边的不过百骑,这些都是跟随关羽东征西讨留来的真正老兵。
吕蒙自从学会了东方致的攻心计,玩了两次,发现这玩意儿实在是太好用了。
玩上瘾了。
他一方面继续玩攻心计,分化瓦解关羽身边士卒,一方面使计想要诱降关羽。
城楼之上。
短短数日便已垂垂老矣的关羽,再一次手持青龙偃月刀,缓缓踏上城池箭楼。
“大将军!”
士卒们皆肃然起敬。
关羽径直挥了挥手,如今这种局面,哪里还有什么大将军,全都是强弩之末。
关羽侧目定睛一看。
吕蒙仍在使人诱降。
关羽又回头看向身后关平,关兴二子,他死不足惜,只是关家就此要绝后了。
想到这里。
关羽突然好似下了一个莫大决心似的:“坦之,安国,你二人给为父听好了。
最后。
为延续关家血脉,为父愿舍弃一世英名,纵使遭后世唾骂,父必将护子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