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今日宜搬家
作品:《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今日,宜搬家。
一早,天光还带着淡淡的灰蓝色,林家已是一派忙碌。林宁远昨晚就把要带的东西分了大类——厨房、卧室、杂物——每类又细细标了号,免得临时手忙脚乱。
新家的大部分家具,都是林宁远早就定制好的。比如卧室里的衣柜、书桌、床架,这些大件早在半个月前就定制好,榫卯严丝合缝,木纹细腻,连上油漆的味道都带着新鲜感。
今天要搬的,是那些装着生活气息的细碎物件——成箱的锅碗瓢盆,茶具用旧报纸一层层裹得紧实,被褥和枕头叠得四四方方,许茹的厨房“宝贝”——各种调料罐、擀面杖、蒸屉——每一件都像对待瓷器一样细心包好。
清晨的阳光透过槐树枝叶洒下来,斑驳的光影落在单元楼下。两位搬运工合力抬着木箱往三轮车上放,木箱与金属碰撞发出低沉的声响。
周译在一旁,袖子挽到手肘,不只是指挥,见哪件轻一点的,他顺手就扛上肩,走得稳稳当当。他还特意带来两卷粗麻绳,把每个箱子捆扎得结实紧密,打的扣子干脆有力,确保路上不会松口。
林知微抱着一个不大的纸箱站在门口,箱里是她的私人物品——一对瓷杯、茶叶罐、还有几本舍不得压在书箱里的笔记本。
她刚想跟着往车边走,却被周译半路“截”了下来:“你回屋坐着,我来。”说完,已经把纸箱接过去,单手就提上了车。
另一边的厨房更是热闹。许茹系着围裙,像在指挥一场井然有序的战役:“这个箱子里是瓷碗碟,轻放!那几个袋子是米面,别压着!”
她为了方便新家落地就能开火,还提前装了一篮葱姜蒜,用竹篓提着,专门放在三轮车座位旁边,生怕路上颠簸压坏。
装车时,林宁远总是最后一道关,挨个检查每个绳结,亲手用力扯一扯才算放心。三轮车一辆接一辆地驶出胡同,队尾是一辆小卡车,里面放着易碎的玻璃柜、台灯和几幅装裱好的画。
路上偶尔碰到许茹协和医院的老同事,远远喊着:“搬新家啦?恭喜恭喜!”许茹笑着回应几句,神色间透着藏不住的得意和高兴。
到了新街口,林宁远先下车开门通风。新擦过的玻璃窗透进大片阳光,落在木地板上,亮得让人眯起眼。
屋里还带着新木料的香气,与外面胡同里淡淡的炭火味混在一起,有种焕然一新的气息。
分工一如既往明确——周译和搬运工抬箱子、搬家具进屋,动作干净利落;林宁远则守在书房,把那几大箱子书一本本摆进书架,书脊整齐地排成一行。
许茹直接钻进厨房,把锅具、调料按照顺手的习惯一一安放;林知微坐在客厅里,把被褥从麻袋里取出来,轻轻拍松,再折好放进柜子,手上动作慢,脸上却始终带着笑。
新家特意装了电话机,以后跟周译通电话也方便多了。
林知微整理完客厅和卧室的物件,端了盆清水去了阳光房。
这里是林宁远特意在东面搭建的,三面落地玻璃,冬天暖、夏天通风,正适合养花。搬来的那些花花草草临时放在一边,有的还用塑料袋裹着根部,有的土松了,得赶紧安置好。
她蹲下身,小心地扶正一株君子兰,抖开根部的土,把它摆到靠窗的位置;又将几盆绿萝挂到木架上,让藤蔓自然垂落下来。阳光透过玻璃,叶片上的露珠亮晶晶的。
“你放那儿,一会儿我来弄。”周译从门口探进头,不放心她弯腰太久,语气带着叮嘱。
“我没事。”林知微笑了笑,抹了抹手,“这不都是静的活儿嘛。”
就在这时,门口响起脚步声——“哎呀,这是都搬完了?”
林知行一进屋,就看到一家子都风风火火地忙着,阳光房里更是热闹。
“哥,你回来了。”林知微直起腰,冲他笑,周译也跟着点头打招呼:“哥。”
林知行绕进阳光房,打量着四周,眉梢一挑:“爸这个阳光房,建的挺有水平的啊,比外面那些现成的棚子都讲究。”
“说啥呢?”林宁远恰好从院子另一头走过来,听见这句,嘴角忍不住翘了一下。
林知行笑着接话:“夸您呢,爸。”
“那还愣着干嘛,”林宁远瞥他一眼,“赶紧帮小周干点活。”
“得嘞。”林知行卷起袖子,走到院子里帮周译搬剩下的几个箱子。兄弟俩一前一后,抬着沉甸甸的木箱进屋,配合得利落。
林知微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踏实的暖意——这个新家,不只是房子换了地方,而是真真切切地有了家的味道。
中午,厨房里热气氤氲,伴着浓浓的酱香味,整个新家都透着一股暖意。
许茹早就泡好了黄豆酱和甜面酱,锅里先倒了一大勺花生油,油温滚烫时,把切得细细的五花肉丁倒进去,小火慢慢熬出油,肉丁从粉白变成金黄,边角微微卷起。
随后,她把葱姜蒜末下锅,香气瞬间炸开,再倒入调好的酱料,酱汁被热油包裹,颜色从浅褐渐渐变得浓稠发亮。
许茹不急不躁,耐心翻炒,直到酱面泛出油光、香味醇厚,才将锅端到一边静置,让味道更加沉稳。
面条是她亲手擀的,切得匀细,撒上干面防粘。煮面的时候,她特意准备了大锅开水,等水翻滚时下入面条,筷子轻轻拨散。
面条在锅中翻腾,煮至恰到好处的软硬度,迅速捞出,过一遍凉水,再回到热水里“醒”一下,这样吃起来才筋道爽滑。
桌上,黄瓜丝、萝卜丝、豆芽、芹菜段早已码好,一碗碗面端上来,舀上一勺滚烫的炸酱,再拌匀,香味扑鼻。
“妈这手艺,真是不服不行。”周译一边大口吸面,一边由衷地赞叹。
许茹被夸得笑起来,“我小的时候,家里的一个帮厨,最拿手的就是炸酱面,那会儿,我跟你舅舅,最好这一口。你小姨讲究,嫌酱味太重、太咸了,她就不爱吃。”
她一边说,一边夹了些黄瓜丝放到林知微的碗里。说到童年,许茹神色不由得柔和下来,可很快又泛起一丝淡淡的惆怅。
叹了口气,她脑海里闪过自己在英国的大哥以及妹妹家里那摊子糟心事。
饭桌上的气氛仍旧热热闹闹,筷子碰碗声、交谈声混在一起,暖意在新家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