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苏绣

作品:《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这天,林知微跟孙雯雯、吴雨桐一起回到宿舍,正兴致勃勃地聊着今天在图书馆的“抢位大战”。


    “要不是下课后雨桐跑得快,咱们今天怕是占不到位子了。”林知微笑着感叹。


    吴雨桐换鞋的动作利落,嘴里却半真半假地调侃:“我就这点长处了,人尽其用呗。”


    孙雯雯撅着嘴,神情却带着认真:“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一想到有人比我们还拼,就觉得不够。”


    正说着,杜晓惠从床边抬起头,手里还攥着一叠资料,忍不住插话:“你们知道吗?我们法律系有个男生,每天晚自习后都去马列阅览室帮忙打扫卫生。人家凭着这一份‘义务劳动’,换来一个阅览室的固定座位。”


    说这话的时候,她语气里满是佩服。宿舍里顿时静了一瞬。


    林知微忍不住笑出声:“这位仁兄,日后不管做什么,恐怕都会成功吧。”


    其余人纷纷点头,眼底都闪着一抹钦佩。


    陈红豆忽然“哦”了一声,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这两天学生会招人,你们有没有兴趣?”


    睡在她下铺的赵小娥眨了眨眼,若有所思地问:“红豆姐是去报名了吗?”


    陈红豆摆摆手:“我一个化学系的,就不凑那热闹了。我听说啊,法律系和经济系报名的人最多,还有文学系的。”


    吴雨桐摇摇头,干脆利落:“我先不想这些,下次英语分班考试,我要进快班。”


    孙雯雯也笑着接话,脸上有点腼腆:“我报了个朗诵比赛,想练练胆量。学生会还是算了吧。”


    陈红豆目光转到林知微身上,眼神里带着几分调侃:“知微肯定也没兴趣吧?”


    林知微只是笑了笑,果然没接话。


    杜晓惠合上书,撇撇嘴:“我去看过了,人家不是做过大队书记,就是当过厂长……咱们这些小年轻一上去,灰溜溜就退下来了。”


    说到这里,宿舍里又是一阵笑,笑声中带着青春的锐气,也带着几分自知的坦然。


    大家正聊着天,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夏清回来了。


    她把书本放下时,宿舍里几个人都下意识地打量她。那层曾让人揪心的淤青已经基本褪去,原本白皙清秀的脸庞显露出来,眉眼间恢复了清朗,整个人也比刚报到时精神许多。


    陈红豆打趣地开口:“前几天我和你们一起去食堂,被我们班几个男生看到了,结果打听知微和夏清的人最多。果然啊,这美女就是美女,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吸引目光。”


    林知微被逗笑,佯装认真地说:“那你可得替我把桃花堵一堵。我家那位啊,妥妥一个醋缸子。”


    陈红豆立刻接话:“你放心!你结过婚还有娃的事,我都替你说了,直接让那些小伙子的芳心碎了一地,捡都捡不起来。”


    文学系的胡娇娇说:“这‘芳心’,还能这么用啊。”


    她这一正经的口气,反而惹得大家笑得更厉害。连平日里话少的夏清也忍不住弯了弯唇,笑意浮上脸庞。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空气里再没有冬日那股子刺骨的寒气。校园里的白杨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柳枝垂下,风一吹就轻轻摇曳。


    大家陆陆续续收起厚重的棉衣、军大衣,换上了颜色明快的春装。


    教学楼前的台阶上,常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学生,有人穿着浅色的毛线衫,搭配一条藏蓝色的长裙,脚上换了轻便的布鞋;有人则穿起翻新的中山装外套,腰板笔直,看上去精神抖擞。


    这天下午,林知微刚推开宿舍的门,就看到孙雯雯正踮着脚,从墙上的高柜里往外拽一个旅行袋。


    她个头不高,手臂也细,鼓鼓囊囊的袋子压得她几乎踮着脚尖摇摇欲坠。


    “我帮你吧。”林知微快步上前,伸手替她托住袋子,轻轻一拉,才把它稳稳拿了下来。


    孙雯雯吐了口气,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谢知微姐。”


    拉链一拉开,里面整齐叠放着几件春衣,颜色鲜亮,带着新换季的清新气息。


    孙雯雯一件件拿出来,边抖开边笑着说:“有些是买的,有些是我妈亲手做的。”


    林知微替她接过一件淡蓝色的衬衫,手指下意识地抚过衣领,目光骤然一亮——领口上隐隐绣着几朵小花,线条纤细而生动,色彩微妙地过渡着。


    她忍不住低声赞叹:“这绣得真好。”


    孙雯雯眼睛里闪过一点骄傲,放下手里的衣服,笑中带着几分羞涩:“这是苏绣。你看,这几朵花,是用‘套针’绣的。每一层颜色都不一样,一层一层叠加上去,所以花瓣才会有这种晕开的感觉。套针是苏绣里最基本的针法,但要绣得这么匀称可不容易。”


    林知微抬眼看她,微微一怔。苏绣——名声在外,讲究针法细密、色彩晕染,细腻如画,是几百年来最讲究的传统工艺之一。


    “你妈妈可真厉害。”林知微由衷感叹。


    孙雯雯的笑容柔和了几分,语气却有点感慨:“这是我外婆传下来的手艺。我妈算是学到了些皮毛。小的时候,外婆也教过我,可我总学不好,不是那块料。”


    “原来是家学渊源啊。”林知微笑着说。


    孙雯雯点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自豪又一丝遗憾:“外婆年轻的时候,在上海专门绣旗袍的。她说,那时候人们讲究穿着,喜欢在衣领袖口上点缀花样。可惜后来,环境变了,她那双手只能拿来给家里人补衣裳。”


    林知微听着,心底微微一动。


    她忽然想到关奶奶——那位也曾在民国时为达官贵人做裁缝的老人。无论是孙雯雯的外婆,还是关奶奶,这些人身上都埋藏着珍贵的手艺。


    这些针脚里,藏着的不只是巧思与工艺,还有几代人积累下来的文化与美感。


    她不止希望这些手艺能传下去,更希望有朝一日,能被更多人看见、被这个时代重新欣赏。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她在心底轻轻告诫自己:耐心点,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