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基础
作品:《刚穿六零,系统让我去截胡傻柱》 这对未来他利用系统物资进行“帮扶”,进而积累声望和人脉,无疑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收回目光,整理了一下衣领,迈步走出了95号院。
刚走出院门,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不远处,似乎在等待某人,那是许大茂。
许大茂身着干净的蓝色工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手里还提着一个照相机包,看样子刚从外面拍摄回来。
他正百无聊赖地踢着脚下的石子,一看到王敢从院里走出来,身子明显僵了一下。
他脸上原本吊儿郎当的表情瞬间收敛,眼神也变得有些躲闪,似乎想装作没看见王敢,却未能成功。
“呦,这不是许大茂许哥吗?”王敢主动打了个招呼,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许哥这是刚回来?怎么站在门口不进去啊?”
许大茂的身体又是一僵,他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干笑了两声:“咳咳,王敢兄弟啊,真巧,你怎么也在这儿?”
“我、我这不是刚回来嘛,寻思着在门口透透气,顺便……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看的姑娘路过。”
这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心虚。
他刚才分明是听到院里有动静,想过来打探一下情况,没想到会撞上王敢。
王敢看着他那一副心虚的模样,心里已了然。
这许大茂平时就跟傻柱不对付,两人明争暗斗惯了。
傻柱刚才那一声惨叫,估计整个院里都听见了,他许大茂肯定也闻着味儿过来了。
他大概是猜到傻柱又惹了什么麻烦,想过来看看热闹,顺便落井下石。
不过,王敢也不打算深究。
他知道许大茂这人,虽然平时爱耍小聪明,但骨子里还是个欺软怕硬的主。
只要自己表现得足够强势,他就不敢轻举妄动。
“哦?看姑娘啊?”王敢故意拉长了声音,意味深长地看了许大茂一眼。
“许哥的爱好倒是挺广泛的,不过我劝你啊,看姑娘可以,可别看错了地方,看错了人,免得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他这话一语双关,既是警告许大茂不要学傻柱,也是在暗示他,刚才傻柱的事情,自己已经知道了。
许大茂的脸色“唰”地一下白了。
他知道王敢这话是什么意思,心里瞬间七上八下。
他刚才确实隐约听到了傻柱的惨叫,也猜到了可能是和秦淮如有关。
现在被王敢这么一点拨,他心里更慌了。
他连忙摆手,干笑着说道:“哪儿能啊!王敢兄弟你可别瞎说,我许大茂可是正经人!我就是随便看看,绝对不会惹麻烦的!”
王敢淡淡一笑:“那就好,行了,我还有事,就不跟你多聊了。”
他不再理会许大茂,径直朝着91号院走去。
许大茂望着王敢远去的背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抹去额头上的冷汗,心中暗自庆幸。
还好自己没像傻柱那么笨,否则被王敢抓个现行,那可就麻烦了。
他转头瞥了一眼95号院的墙头,又望向王敢离开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看来傻柱这次是真栽了。
不过,栽在王敢手里,倒也活该。
王敢回到91号院时,天色已渐晚。
他穿过前院,步入中院,中院内,几户人家已亮起了灯火,隐约飘来饭菜的香气。
他刚走到自家门口,便见刘婶正坐在屋门口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针线,借着屋内透出的灯光缝补着什么。
刘婶是院里的老住户,为人热情,心善嘴快,平时与王家的关系也颇为融洽。
“刘婶,这么晚了还在忙呢?”王敢笑着打了个招呼。
刘婶抬起头,见是王敢,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哎呦,是敢子回来了啊!”
“你可算是回来了,你娘都念叨你好几遍了,说你这孩子,大冷天的也不知道早点回家。”
她边说,目光却落在了王敢肩上,那个鼓鼓囊囊的军绿色挎包上。
“敢子,你这包里装的什么啊?怎么这么沉?”
王敢心中一笑,知道自己的“表演”时间到了。
他故意将挎包放得重了一些,发出“咚”的一声闷响,然后才解开搭扣,从里面“费力”地拎出一条,足有六斤重的大鲫鱼。
这条鱼是他特意从系统空间里取出的,个头肥硕,鱼鳞在灯光下闪着银光,显然是不可多得的好货。
“刘婶您瞧!”王敢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将鱼举到刘婶面前晃了晃。
“我今天去北护城河钓鱼,运气好,钓到了一条大鱼!您看,少说也得有六斤重吧?”
刘婶的眼睛瞬间瞪圆了,她惊呼一声,连忙放下手里的针线,凑上前来:“哎呦喂!我的老天爷啊!”
“敢子,你这钓的也太大了吧!六斤?这怕不是七八斤都有了!你这孩子真有能耐啊!”
她围着那条大鱼转了两圈,嘴里啧啧称奇,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欣慰。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条六斤重的大鱼,那可是稀罕物!
王敢顺势卖弄道:“可不是嘛!我今天运气好,不光钓到了这条大鱼,还钓了好几条小的。”
“想着家里人口多,我也吃不了那么多,就把小的那些给卖了,您猜我卖了多少钱?”
刘婶被他这话勾起了好奇心,连忙问道:“卖了多少钱啊?快跟刘婶说说!”
“十块钱!”王敢“豪气”地报出了一个数字。
他知道这个数字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什么?!”刘婶的惊呼声瞬间拔高了八度,她一把抓住王敢的胳膊,激动得浑身颤抖。
“十块钱?敢子,你没骗刘婶吧?卖了几条鱼,就赚了十块钱?我的乖乖啊!你这孩子,真是太有出息了!”
她看着王敢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崇拜和由衷的赞叹。
她活了大半辈子,见过能干的,没见过这么能干的!
王敢心里暗笑,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这十块钱,足以让刘婶在院里好好帮自己宣传一番,也为他以后“挣钱”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