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槐叶冷淘

作品:《开局给古人盘点美食

    姜柿自诩是一位骨灰级美食爱好者…好吧,其实就是贪吃。平时借着导游的工作走遍全国各地,也遍尝了各地美食。


    在结束了上周的西安导游工作后,姜柿回到家已是晚上。


    想起白天在西安城中品尝到的肉夹馍和凉皮等美味直流口水。突然意念兴起,想要制作一期有关中华历朝历代美食的视频。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华美食一向是世界翘楚般的存在,但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却也只存十之五六。


    作为霹雳站的小白up主,这还是姜柿第一次制作视频。待上传完视频已是深夜,姜柿困得靠着沙发睡着了。


    她没有看见的是,此时电脑频幕上跳动闪烁着一行字幕


    【时空穿梭直播系统已绑定宿主姜柿】


    【《跟着姜柿品华夏美食》视频已剪辑完成,准备上传…】


    【上传成功!准备投放…】


    【投放地点,华夏诸天万朝】


    -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


    神都洛阳


    明堂内,龙椅上坐着的正是女皇武则天。为了庆祝自己登基一周年,在此宴请众臣。


    殿中空地上,庞大的宫廷乐队演奏着神宫大乐,武则天半眯着凤眸和着乐曲,眉眼间可见那英爽的帝王之气。


    半空中突然一阵波动,霎时一块半透明天幕出现在众人眼前。


    随后一行字体显现,伴随着机械声起:


    【时空穿梭直播系统已启动】


    武皇贴女官监见状大喊:“来人,护驾!保护陛下!”


    侍卫忙冲进殿内将武则天团团围住。


    朝臣们具惊又奇,虽然天幕之上显示的不是唐朝文字,大家却也能看懂。


    狄仁杰略作思索,对着武则天回禀道:“陛下,此物恐是那仙人示下,想来是仙人恭贺陛下登基一周年的祥瑞之兆!”


    武则天听闻哈哈大笑,“国老,你何时学会了那起油腔滑调之言。”


    “宰相所言不假,定是那祥瑞之兆!”


    “没错没错!”


    众朝臣纷纷附和道。


    -


    天幕突然又是一阵波动,居然出现了色彩斑斓的人物动画。


    武则天目光从半空中的天幕上移开,转向狄仁杰道:


    “国老,依你之见,此为何物?”


    “回禀陛下,这…”一道清脆女声打断了狄仁杰的回话


    【《跟着姜柿品华夏美食》视频发布】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扑街up主姜柿,本期视频将带领大家领略女皇武则天时期她所喜爱的唐代美食,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客官小可爱谅解~】


    众朝臣不解那up主为何物,视频又是何物,但他们听懂了天幕之后所言,大概是讲述皇上喜爱的饮食。


    咦,难道真是仙家佑我大唐盛世?


    武则天舒眉微笑,心想:这仙人之物还真是上天赐给朕的祥瑞,看来朕的帝王基业将永世流传了!


    【华夏食物之美味,如今全球都知道。中华美食走出国门,到哪儿都大受欢迎。其实在盛唐时期,华夏美食较今日更为风靡,一直秉持着‘民以食为天’的传统。


    我们今天介绍的这道美食,就和“面粉”有着巨大的联系。据史料记载,唐朝人十分喜爱面食,面食可以说是当时家家户户的日常主食之一。


    面食又由面粉制成,面粉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由中亚传入了改良后的磨面技术而诞生,聪明又爱吃的唐朝人发明了自己的小麦食物:面粉。


    由此,面食盛于唐。


    尤其长安、洛阳两都自古以来就以面食为主食,更不用说宫中的面食,那是尤为丰富的。


    槐叶冷淘就由面食制成,说起槐叶冷淘,据传这道美食源自武则天。某日武则天吃面时被烫伤了,于是下令让御厨研制了这槐叶冷淘。


    每到夏日,御厨还会为上朝的官员们准备槐叶冷淘来食用[1]。武则天喜爱的吃食里,冷淘便占有一席之地。


    说到这,各位客官小可爱们肯定会有疑问,所谓的槐叶冷淘到底是什么呢?】


    武则天看完天幕笑着说:“传言有误,朕并没有被烫伤,槐叶冷淘也不是朕所创呐。”


    朝下武将觉得天幕怎可胡言编造陛下之事,遂举剑刺向天幕,发现一穿而过天幕并无任何影响,悻悻然将剑放下。


    “无妨,接着看吧。”武则天笑眯眯对武将安抚道,她天然的觉得天幕对她没有敌意。


    【没错!冷淘正是我们如今的凉面,大家猜对了没?


    在唐朝,其实并没有“面条”这一说法,当时所有面食都有个相同的名字—“饼”,其中面条就称作“汤饼、索饼以及溲饼”。


    槐叶冷淘做法也很简单,将新鲜槐叶和槐花捣碎,挤压成汁,混合面粉揉搓成面,反复揉压增加弹性,切成饼、条或丝状皆可。起锅烧热水,将面条煮熟后放入凉水或井里,待面条凉透后捞出备用。


    烧热油浇入葱、姜、蒜等调味料制成豉汁,捞出面条放入调味汁中,一碗香喷喷的消暑美食槐叶冷淘就做好啦!


    槐叶制面虽简单却不寡淡,它可以清淡裹腹,也可以佐以料汁小菜大放异彩,这大概也是面条之于唐朝人们特殊之处。】


    天幕完整展示了槐叶冷淘的做法,还细心地标注出了各项配料,一碗看着就十分清凉开胃的槐叶冷淘展示在众人眼前。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想当年,诗圣杜甫第一次吃到槐叶冷淘,因其味美无比,专门创作了《槐叶冷淘》一诗来。


    末尾又添“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杜甫虽仕途受阻,仍想将此美味献于君王,可见其忠君之心。


    后人读来亦觉唏嘘,连东坡大美食家也曾赞叹过:“一饭未尝忘君也!”】


    -


    年少杜甫走在采风的路上,刚从天幕出现的惊慌中缓过神来,仿佛听见了天幕唤自己作“诗圣”?少年郎此刻激动得心情无以言表,稚嫩的脸庞被涨得通红。


    他怎能不激动呢,仙家所言肯定了他以后的诗作成就,为少年郎增添了许多勇气!而后又说他仕途受阻,一时又踌躇不前。


    恍惚间走入了市集,抬头见一食肆,小厮正忙着拿出灰蒙蒙的招牌写上“槐叶冷淘”来揽客。


    看见少年杜甫走来,小厮热情招待:


    “客官可要来上一碗槐叶冷淘?这可是小店的招牌美食哩!”


    说完朝着天幕指了指:“哝,天上的神仙都说好吃。”


    少年杜甫顺势走进食肆笑着说:“那就上一份你们的招牌。”


    “好嘞,客官您坐,稍后就来!”


    店内因槐叶冷淘而人声鼎沸,食肆后厨正忙碌的制作槐叶冷淘。


    幸而今早买了许多新鲜面粉,那槐树就长在后院中,合该轮到他们店生意火爆啦。


    “槐叶冷淘来喽~客官您请慢用。”


    杜甫尝了一口,觉得清爽无比,面条绿油油的,劲道十足又带有槐叶的清香,汤头鲜美不腻嘴,实乃美味佳肴也。


    吃完槐叶冷淘,刚才胸内的抑抑之气一扫而空,他觉得如以后或恐被贬谪落魄了,还是会想将这美食献于君王!


    这就是心怀天下又忠君爱国的杜甫,即使自己的经历曲折,仍然十分博爱,历史的长河中最终留下了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来,食肆还自创了许多冷淘吃法。他们发现不仅槐汁可入面,各色食蔬皆可加入,制成了五色面条,又添了虾子鱼肉等浇头,从此声名远扬。


    十里八乡的百姓都闻名而来,只为了品尝这一碗槐叶冷淘。唐代网红食馆的雏形,或可见于此了。


    -


    明堂内众朝臣看着天幕里的画面,那是后世膳房?一下就能生起火来的是炉灶吧?细长的管子又是怎样将水引上来的?


    而诗圣杜甫又是何人,怎么他们从未说过?满朝文武百官满头问号。


    武则天也发现了天幕画面中的奇妙所在,看向狄仁杰道:


    “国老,可能找到能人异士将这炉灶推广出来?如此日常庖厨之事便可便捷许多。”


    狄仁杰抱拳郑重回答:“回禀陛下,天幕所示已令使官记下,臣马上派人去民间寻访,定不负陛下所托。”


    又想起那“君王纳凉晚”一诗,不免觉得如此贤士又颇有文采,生出了十分的惜才之心:


    “诗圣杜甫也一并找来,如此爱国之士且不可令其心寒呐!”


    -


    另一平行时空,自天幕显现,李世民就从床榻上坐了起来,认真观看。


    听到“盛唐”二字,李世民欣慰不已,等说起女皇武则天时,李世民彻底坐不住了,唤人前来询问宫里是否有武姓女子,皆无果。


    又抓起长孙皇后的手问道:


    “观音婢,你说这女皇,会是我们大唐后人吗?如若不是,难道她推翻了我们大唐不成?”


    “二哥,莫要忧心,想来这仙音还会继续告知后事。”


    长孙皇后知道李世民在忧虑什么,玄武门事变才刚过,他总觉得自己是否有哪里没做好,不对住大唐百姓和大唐基业。


    李世民一时左思右想都不得其法。


    -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咸阳宫内,秦始皇与李斯、王绾及蒙毅正围坐而谈。


    此时有宫人慌张来报:“陛下!天上恐有神迹!”


    秦始皇腾得站起身来,抬头发现宫内半空中也出现了那如海市蜃楼般的神象天幕,突然欣喜万分,觉得定是仙家肯定了他的大一统基业,来赐那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了!


    后又听闻女皇大唐和槐叶冷淘之类的,内心惶恐:难道我大秦没有自朕起绵延千世万世,最终被唐朝给灭亡了?


    -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刘邦也在殿内发现了天幕奇观,且刚从白登之围险境中逃出不过几年时间的他,如今成了惊弓之鸟。


    依天幕之言,那女皇可是唐朝之人,据他所知汉朝以前可没有所谓的唐朝。


    刘邦焦急不已,念念有词,“我大汉王朝终究是被取代了吗…”


    吕后翻了个白眼道:“还是继续看天幕吧。”


    -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


    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等高级将领饮酒。


    宴至中旬,众人皆半酣,赵匡胤放下酒杯,面露凄色:


    “若无爱卿等,朕无法为帝。然虽为帝,犹寝不安也!”


    诸将领大惊失色,忙问道:


    “陛下,这是何故?”


    赵匡胤正待演说,殿内半空中突然显现出了一块半透明天幕。


    诸将领立马抄起长剑呈作战姿态将赵匡胤挡在身后,有各自拔剑指向天幕。


    赵匡胤被自己提起来的情绪卡得不上不下…


    -


    这天幕诸天万朝的帝王百姓都能看见,此时都在围观天幕。


    唐中叶


    田间正在耕作的百姓纷纷停下手中活计,凑作一堆展开激烈讨论:


    “那神仙说知道皇上喜爱哪些美食,好像打算和我们说上一说!”


    另一人说道:“真不知皇上每日都食些何物,定是那山珍海味罢!”


    “不知可有烧鸡!前阵我去镇上赶集,闻到那烧鸡之味,口水直流!”


    “正是,我昨天也闻到了!”


    众人言罢都觉得有些饿,拿起包袱里的胡饼啃了起来。


    一时各时空无论世族百姓都在上演此景。


    -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


    北平紫禁城内,朱棣也在观察那半空中的天幕。


    听到天幕提起武则天的钟爱美食,朱棣笑着挑眉望向桌前站着的太子朱高炽:


    “老大,这仙音可说到你所擅长之事了!你可知那武皇还钟爱哪些美食?”


    朱高炽太阳穴直跳,他怎么会知道武则天还喜欢吃些什么!他又不是武则天的侍膳官!


    硬着头皮回禀道:“父皇,您就莫要取笑儿臣了!”


    “那行,朕下月要发兵。”


    朱棣趁机提出无理要求:


    “爹!您说好不去了!”


    “就半年,半年。”


    “爹,您可知连年打仗,这国库空虚,国库空虚百姓生计便艰难。”


    如此长篇大论说了一通。朱棣看着油盐不进的儿子,十分无奈。


    他只是想去荡平边关而已,差这点钱?


    于是打起了感情牌:


    “老大,你也知道爹年纪大了,往后不知岁至几何?咱就去这一回!”


    朱高炽拼命摇头,他真的不需要一位如此费钱的征北大将军!


    -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


    康师傅下了朝正要去祖母宫内,走至一半突然看见那天幕显现。


    “九功,你可知这up主为何物?”


    “回陛下,奴才愚钝,不知仙音所言,依奴才看,大抵是仙人在那天宫之上的职位罢?”梁九功一脸纠结


    “哈哈哈……”康师傅听着大笑起来,“九功啊九功,你可真会瞎掰。”


    -


    【槐叶冷淘可不止武则天和杜甫喜爱,东坡大诗人也觉得无比美味!


    在某时过年之际,咱们的大文豪带着酒水就上别人家蹭饭去了,席间吃上了槐叶冷淘,觉得岁月静好,人生美满!】


    -


    苏轼在另一平行时空瞪大了双眼:


    “谁…谁蹭饭?”


    “我蹭饭?我那是蹭饭?!”


    -


    待秦始皇看完天幕,此时想法则和他人区别甚大。


    如今的秦朝小麦还不能磨成面粉,因此也没有面食。


    “槐叶冷淘?面粉?”


    “传令下去,朕今天就想吃到这槐叶冷淘!”


    没错,嬴政现在满脑子只有三个字:


    朕!想!吃!


    堂堂威武霸气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居然吃不上面条,这怎么行?秦始皇想吃冷淘,奈何如今连面粉都没有,又谈何冷淘?


    膳食官泪流满面,他们做不到啊!只能连夜将整个御膳房的御厨集合在一起研发“面条”。


    【温馨提示:在秦朝时期,小麦磨面还没有被推广普及,也就没有面粉。因此喜爱面食的小可爱请不要穿越去秦朝哟~】


    刘彻:对


    李世民:没错,可以来唐朝


    武则天:我周朝有槐叶冷淘我爱吃


    赵匡胤:确是如此


    朱棣:要说还是咱大明好哇


    秦·被插刀·始皇:也不必如此…实在不必…


    -


    后来秦始皇的御厨们还是研制出了面条,不过此面条非彼面条。


    是由粟和少量的穄为原料,做成的面条呈米黄色,且粗细均匀。


    始皇还是吃上了面条,且是“秦意面”。


    秦始皇一边吃着不太美味的面条,一边这样想:


    “朕是始皇,无所不能!”


    因天幕所提,秦朝推进了石磨制面粉的进程,使得面食的出现在那一时空提前了许多年,此为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