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景王谢琰

作品:《白月光入宫后,冷面帝王朝思暮想

    从长信宫离开后,云挽棠同宁婕妤一块儿去了玉清宫,逗了会儿小安乐才离开。


    行至宫门的拐角处,云挽棠看见了一抹颀长的身影,那男子身后还跟了一个侍卫打扮的人。


    “那人是谁?”她问月桃。


    此乃后宫,外男不得轻易入内,看那人的打扮像是世家公子。


    月桃循声看去,“太后的寿宴在即,那位想必也是回京给太后祝寿的。”


    云挽棠一脸的若有所思,能在宫里自由出入的,看来他是皇室之人。


    “景王殿下!景王殿下……”


    那人停了下来,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过,“奴才该死,竟没看见您……”


    景王嗓音温和的笑了笑,“无妨,本王还认得路。”


    “奴才这就为您带路,殿下请。”


    小太监走到景王的跟前,毕恭毕敬的道。


    三人渐行渐远,很快便消失在宫道的尽头。


    “原来他是景王,韩贵太妃所生……”


    云挽棠方才听见了那小太监的话,现下在轻声喃喃。


    月桃在一旁道:“奴婢听说景王在陛下登基之前便去了封地,不仅将景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带兵也有方。”


    “不过看这方向,景王殿下像是去长秋宫的。”


    云挽棠点点头,景王多年不曾回京,这一回京定是要第一时间去探望韩贵太妃的。


    她和月桃往前走,迎面碰上来一个宫女,“淑妃娘娘,柔嘉公主会走路了,皇后娘娘让奴婢请您去看看呢。”


    “好呀,你带路吧。”


    云挽棠应下了,眼前的这个宫女她看着眼熟,是裴皇后身边的没错。


    —


    长秋宫


    “儿臣给母妃请安!”


    殿内,景王双膝跪地,郑重的朝韩贵太妃行了一个礼。


    多年未见到儿子,韩贵太妃的眼眶当即便涌上了泪,亲自上前将景王扶起,双手都在颤抖。


    “琰儿啊,快快起来……”


    韩贵太妃扶着景王的肩,含着泪道:“母妃都多久没有见到你了,快让母妃好好看看你。”


    景王垂下了眼帘,“没能在母妃跟前尽孝,是儿臣的错。”


    “万事哪有什么对错,母妃不怪琰儿,母妃只希望琰儿过得好。”


    韩贵太妃将儿子抱在怀里,语气有几分哽咽。


    景王微微扯唇,母妃希望他过得好?可他这些年过得并不好,一心扑在政务上,半点不得闲。


    许是太过激动,韩贵太妃抬手捂着唇,不停的在咳。


    “母妃,您怎么了?”


    景王抬头,猛地握住了韩贵太妃的手。


    韩贵太妃睁眼,艰难的摇头,“母妃没事,都是老毛病了。”


    安嬷嬷站在一旁,既难受又心疼,“殿下您不知道,自您离宫后,太妃娘娘的身子便大不如前。”


    “这些时日娘娘又为了表姑娘的事儿操碎了心……”


    韩贵太妃来不及打断,景王眉宇间一皱,“阿沅怎么了?”


    安嬷嬷心知自己嘴巴太快,这下说漏了。


    “母妃,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景王看向韩贵太妃,阿沅是他的表妹,作为兄长理应要关心一二。


    韩贵太妃也知道这件事瞒不过,便说了出来,“太后有意让沅儿入宫为妃,你如何看?”


    “入宫?”


    景王闻言眉头紧锁,”阿沅如今才多大,更何况阿沅已经有了心仪之人。”


    闻言,韩贵太妃有些意外,“你说沅儿已经有了心仪之人?”


    “阿沅曾与儿臣提起过,母妃难道不知?”


    景王抬眼,这还是他尚未离京前,那丫头同她说的。


    他还记得自己当时还训斥了那丫头一番,那年阿沅不过才十二岁,可知道什么是喜欢。


    韩贵太妃闻言摇头,心中不让沅儿入宫的想法又强烈了些。


    她又追问道:“那沅儿可有同你说是哪家的公子?”


    “这个儿臣不知,母妃不若改日亲自问问阿沅。”


    景王抿唇,女儿家家的事儿,他总不好随意打听。


    韩贵太妃觉得很是有道理,她又笑着道:“陛下已经答应了我,不会让沅儿入宫的。”


    “皇兄既是答应了母妃,想必定会做到,母妃可以放心了。”


    景王温声笑了笑,却见韩贵太妃一脸严肃的看着他。


    他嘴角扯了扯,“母妃,您这般看着儿臣做什么?”


    “别光说沅儿,你呢?你也二十有二了,可有中意的?”


    韩贵太妃面上的严肃之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柔色。


    景王眸子一暗,隐隐有微光闪过,“儿臣没有心仪之人……”


    像是不放心似的,他又道了一句,“母妃也别乱点鸳鸯谱,儿臣的婚事您不必操心。”


    “你这孩子,把母妃的话都堵着了,母妃还说什么?”


    韩贵太妃嗔怪的瞪了儿子一眼,朝安嬷嬷使了个眼色。


    安嬷嬷笑着点头,去内殿拿了名册出来,躬身递给了韩贵太妃,“娘娘……”


    “琰儿,你看看,这些都是母妃为你挑选的,家世样貌都是极好的,你看看可有中意的?”


    韩贵太妃接过后翻了两页,又递给了跟前的儿子。


    景王一个连看都未看一眼,便将册子合上,随后放在了一旁,“母妃,儿臣没有中意的。”


    “你连看都未看,怎知没有自己中意的?”


    韩贵太妃垂眸笑了笑,又将名册塞了回去,“听母妃的,就看看……”


    景王神色有些无奈,认命般的翻开了名册,可动作却实在是敷衍。


    “儿臣看完了,没有中意的。”


    一旁的安嬷嬷手忙脚乱的接住了景王扔过去的名册,伴随着一句,“安嬷嬷,将东西拿走。”


    “殿下这……”


    安嬷嬷下意识的去看韩贵太妃的神色。


    而韩贵太妃方才将自家儿子的敷衍都看在眼里。


    这会儿也只是淡淡的道了一句,“既然琰儿没有中意的,那便算了吧。”


    “是,娘娘。”


    安嬷嬷拿着名册走了。


    景王还未来得及松口气,韩贵太妃又眯了眯眼,“琰儿,你告诉母妃,其实你心里有人了对不对?”


    “母妃,儿臣……”


    韩贵太妃抬手打断,“停……你方才那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母妃看在眼里,休想瞒我!”


    刚才他翻着名册,目光是停在那上面,可心却不是。


    “和母妃说说看,喜欢上了哪家的小姐?”


    韩贵太妃来了兴致,又道:“亦或是景州人士?”


    景王眼底划过一抹淡淡的落寞,开口道:“母妃,都不是。”


    令他少年时动心的女子如今已经嫁为人妇,并诞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都不是?”


    韩贵太妃皱起了眉头,有些不解的道:“琰儿,都不是是什么意思?”


    景王却是一副不愿多说的模样,他起身告辞,“母妃,儿臣寻皇兄还有要事商议,就先走了,晚些时候再来看您。”


    ”哎!琰儿……”


    韩贵太妃没搞清楚怎能轻易的放人走,可等她起身,景王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殿门处。


    她无奈摇头,“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