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汉效死!
作品:《朕万斤神力,你挟天子以令诸侯?》 末了!
刘协站在队伍的前面,开口道:“诸位将士,你们是不是觉得自己是并州的,是京城的。”
“其实,在朕的心里,没有什么并州军,也没有什么中央军。”
“你们都是大汉的将士!”
刘协说完这句话后,所谓的并州军,和中央军对视了一眼。
他们之间的敌意都少了一些。
刘协继续道:“朕换防军伍,是为了原本京城的将士们,更好亲近和护卫家人。”
“以前,朕无能为力,让诸位将士受了一些委屈。”
这一句话,让京城的士卒们,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们并不弱,只是领头的没发挥出来作用。
最近一直被西凉军,压得抬不起头,粮饷被克扣,自身被打压。
心中是很委屈。
但是,有些委屈在被看见,被说出来后,委屈就消失不见了。
刘协一字一顿,尽量让所有士卒都能听清楚,“从今日起,一切都不一样了!”
“朕向你们保证,不管并州和京师的,不说军饷发足,但不会把大家饿着。”
“军功赏赐会记在功劳簿上,在我心里,你们不是为了将军打战,是为了大汉打战。”
“哪怕你们以后牺牲,大汉也会一直记着你们,记着你们家中的亲人!”
“你们不需要相信朕,不要听朕说什么,只要看朕说什么!”
刘协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城墙下。
一阵短暂的寂静后,不知是谁带头,有士卒单膝跪下。
随后,无论是并州兵还是中央军,纷纷单膝跪地。
“愿为陛下效死!”
一众将士,声音如同山呼海啸般。
吕布在一旁看着刘协的所作所为,眼中也闪烁着光。
他带兵,靠的是勇猛和个人威信。
而少年天子寥寥数语,却直击人心。
顷刻间。
那些士气低微的中央军,也激发出来了士气。
这种本事,让他既佩服又有些莫名的敬畏。
“你们起来吧!”
刘协再次招呼着士卒起来。
士卒们也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
刘协看了眼将领,又看了眼士卒,决定以后要把文臣尽量利用起来。
队伍里,明显缺少一个文臣政委。
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亲自走一趟,也只能收服眼前一部分士卒的人心。
要是有足够多的文臣政委。
那么,就可以不断帮自己收买士卒人心。
慢慢来!
刘协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旋即。
刘协转身看向吕布道:“吕将军,随朕去看看府库。”
“是!”
吕布立刻答应了下来,安排张辽和高顺替代自己,让他们继续巡视宫城。
刘协和吕布带着更换后的中央军,出了皇宫来到宫城的校场。
伍琼正在整顿兵马,周毖正在旁观。
校场之上,士卒数量更多,黑压压的一片。
表面上看。
军容似乎整顿得不错。
但仔细看去,却能发现端倪。
士卒们虽然排列着队形,但大多眼神麻木,动作机械。
他们换了很多次将领了。
为此,对于周毖和伍琼的命令,只是被动地听着。
整个场面沉闷而缺乏生气,像是被勉强拼凑在一起的积木,一推即散。
周毖和伍琼站在一处台基上,看着下方的军阵,眉头紧锁。
他们显然也感受到了,中央军的沉闷和涣散。
这时,他们看见刘协御驾亲临,两人急忙上前拜见。
“臣周毖(伍琼),参见陛下!”
周毖和伍琼看着少年天子刘协身后的士卒,有些茫然。
他们两个来回看,脸色微微一变,还对视了一眼。
刘协身后那群士卒,虽然同样穿着相同的甲胄,但眼神明亮,身姿挺拔。
眼睛中却好像燃起了火焰,一股昂扬之气扑面而来。
这与自己面前这群麻木的士卒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平身。”
刘协的目光扫过死气沉沉的军阵,又看向周毖二人,“情况如何?”
周毖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拱手道:“回陛下,士卒名册已初步整理。”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只是粮草军饷,仍是捉襟见肘。”
“府库本就空虚,董卓此前肆意挥霍,如今勉强供应这些兵马,士卒也全然没了精气。”
周毖把自己这边的问题,给稍微说了说。
他觉得纯粹是没有军饷。
也对!
大汉的士卒当兵,基本上也是为了钱粮。
没有钱粮,就不会卖命。
钱粮不够了?
刘协听见了这个消息,心中如同一盆冷水。
没钱没粮,再高的士气也会很快耗尽。
这就是现实!
怎么办?
只能想办法去“借”粮食了。
刘协心中当即有了一个想法,但需要士卒帮忙。
甚至,就要中央军做支撑。
伍琼和周毖带领的士卒,就显得很重要了。
为此。
刘协主动走到了军伍的面前,微微鞠躬下身。
这一下,让士卒有些估摸不准了。
他们自然认出来了,眼前的少年天子。
只是?
少年天子到底要做什么?
“诸位将士,你们作为大汉的将士,朝廷欠了你们的钱粮,是朕的不是。”
“朕给你们道歉了!”
古代的将士真的很好安抚。
你只要对他们多关心几句,又或者下一个罪己诏,就会让将士们动容。
当即,就有一些士卒喊道。
“和陛下没关系!”
“陛下,不可。”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
……
身旁的周毖和伍琼,看见刘协的动作,都想着要阻止。
这有辱天子的威严!
“陛下!”
周毖惊呼成声道。
然而,刘协抬起了手,阻止了周毖。
“将士是人,朕也是人。”
“知错就改!”
刘协语重心长道:“朕知道诸位将士,不是为了朕卖命,而是为了大汉卖命。”
“是朕,对不起将士们!”
“朕在此承诺,你们若是不想当兵的,脱下身上的甲胄,放下兵器走即可。”
“若是相信朕,朕一定带着你们,重新铸造大汉的辉煌。”
“有衣有食,家中安足,哪怕牺牲了,所有的百姓记着你们,你们的亲眷大汉养之。”
刘协说着话,没有忘记看向吕布身后的将士。
说着说着。
他的衣袖抬了起来,擦拭了一下汗水。
最后。
刘协转头看向了周毖,开始斥责道:“周毖尚书。”
“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尚书,是文臣,读了几本书,多认识了几个字,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朕也好,你也罢,都比不过那些真正为大汉牺牲的将士。”
周毖被责骂了,却一言不发。
他只是觉得脊背发凉。
周毖是聪明人,瞬间就明白了关键所在。
陛下不仅是要给将士钱粮,更要给予这些士卒精神上的尊重。
将他们视为百姓,视为人,而非单纯的奴仆。
他忽然意识到,统御军队绝非仅仅是发放粮饷、整顿军纪那么简单。
真正的力量,来自人心!
以前读到了经史子集,一下具象化了。
他得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
周毖看向刘协的眼神,顿时变得充满了敬佩。
他对着刘协深深一揖,恭敬道:“陛下,臣……受教了!”
校场上,明明刘协说可以走。
然而,没有一个士卒,愿意放下手上的兵器。
“愿为大汉效死!!!”
“愿为大汉效死!!!”
……
也不知道,是谁先喊了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