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审判日
作品:《77岁团长:孙女受辱,我重出江湖》 视频来了,无数根手指在同一时间点下了播放键。
视频画面在黑暗后亮起。
第一帧画面,是一张年轻的脸。是苏月月。她举着手机,对着镜头,脸上带着兴奋和讥讽。
“都准备好了吗?”她对着镜头说话,像是在对同伙下令,也像是在炫耀,“今天,就让你们看看,得罪我苏月月的下场!”
话音落下,镜头转动,对准了排练室的角落。
郑雅君被两个女生按在地上。她的脸上有几块红肿,她看着苏月月,充满了惊恐和不解。
“苏月月,你到底想干什么?!”
回答她的是苏月月的笑声,和一记耳光。
“啪!”
响声通过扬声器传出。
接着是长达几分钟的围殴和辱骂。
一个女生抓住郑雅君的头发,把她的头往地上撞。另一个女生用脚踢她的腹部和后背。
苏月月在旁边指挥,同时用手机拍摄。
“你不是清高吗?你不是全校第一吗?站起来啊!”
“还敢瞪我?给我打!把她的脸给我打烂!”
视频拍摄者苏月月,指挥着同伴施暴,一边用语言进行攻击。
镜头里出现了一只高跟鞋。鞋跟又尖又细。
这只鞋重重踩在郑雅君的脸上,来回碾压。
屏幕前,很多人感到一阵不适。
那不是演戏,那是真的踩踏和碾压。
愤怒,在这一刻,已经无法用文字表达。
视频还在继续。
画面中,郑雅君被折磨得快要失去意识,但她咬着嘴唇,没有求饶。
她的反应,激怒了苏月月。
“好啊,嘴还挺硬!我看你的腿,是不是也这么硬!”
镜头晃动,苏月月捡起了墙角的一根实心木棍。那根木棍很粗,是用来练习的道具。
她走到蜷缩在地上的郑雅君面前。
“我再问你最后一遍,这个名额,你让,还是不让?”
“你……做梦……”郑雅君用最后的力气,说出三个字。
“好!这可是你自找的!”
苏月月脸上露出一个笑容。她高高举起手中的木棍,用尽力气,对着郑雅君的小腿,砸了下去。
“咔嚓!”
一声骨骼碎裂的声音响起。
这个声音,通过手机和电脑的扬声器,传到每一个观看者的耳朵里。
接着,是郑雅君再也无法压抑的惨叫。
“啊——!!!”
这一刻,无数正在观看视频的人,感觉心脏被攥住,停止了跳动。
有人把手机扔了出去,有人发出尖叫,还有人一拳砸在桌子上。
视频没有结束。
在郑雅君的惨叫声中,镜头缓缓移动,又一次对准了苏月月自己的脸。
她脸上的表情,是施暴后的满足。
她没有出声,只是对着镜头,用口型,一个字一个字地,无声地说了一句话。
“贱—人—,—去—死—吧。”
她的表情里没有怜悯或后怕,只有怨毒。
视频到此结束,屏幕变黑,整个互联网,也安静了数十秒。
两小时后这段没有打码没有删减的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两亿,评论、转发、点赞,所有数据,都变成了巨大的数字。
之前所有关于“误会”、“争执”、“双方都有错”的辩解,在这段视频证据面前,都成了一个笑话。
公众的愤怒爆发了。
#苏月月校园霸凌#
#苏文斌王安琪买凶教唆#
#必须严惩苏氏家族#
一个个充满愤怒的词条,迅速占领了整个热搜榜,后面都跟着一个红色的“爆”字。
“我……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恶毒的人!这是人吗?这是魔鬼!”
“死刑!这种人不判死刑,没有天理!她那个爹妈也一样!都不是好东西!全都该死!”
“我收回我之前说的所有废话!我就是个傻子!我居然还怀疑过受害者!郑雅君,对不起!”
在这些愤怒之中,一个全新的话题,带着无数人的悔恨和歉意,出现并快速冲上热搜榜的第一位。
#我们都欠郑雅君一个道歉#
道歉的评论,每秒钟刷新数千条。
很快,网上出现了道歉视频。一个男人在镜头前鞠躬,没有起身。另一个视频里,一个女学生在宿舍哭着道歉。还有一个网红开了直播,删掉了自己之前质疑郑家的视频,然后对着镜头跪了半小时。
这股风潮从网上蔓延到了网下,同时,另一场行动在网络上进行。
“秃鹫”公关公司。
在军方放出录音证据时,公司的老板就感觉不对。当那本日记被公布时,他开始发抖。他知道这次惹到了不能惹的人。
“快!删数据!格式化所有硬盘!快!”他对员工喊。
但一切都晚了。
愤怒的网友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了这家公司的全部信息。
公司的注册地址、法人代表、股东信息,老板的家庭住址和身份证号,都被做成图片,在网上流传。
“就是这家公司!收了五百万,给苏家洗白!”
“地址在东海市XX区XX路XX大厦17楼!在东海的朋友们,行动起来!”
“我已经报警了!”
公司的电话被打爆,前台座机一直响。
老板看着电脑上自己被打上“人渣”二字的照片,脸色发白。
他知道自己完了。
他想拔掉电源跑路,办公室的玻璃门外,出现了红蓝色的灯光。
一阵脚步声从走廊传来。
“砰!”
公司大门被踹开,一群特警和专案组警察冲了进来。
“警察!都不许动!全部抱头蹲下!”
枪口对准了办公室里每个人的头。
老板双腿发软,瘫倒在地,裤子湿了一片。
军区总院住院部楼下,之前挂满侮辱性横幅的广场,现在是另一番景象。
市民从城市的各个方向赶来,他们没有喊口号,只是聚集在这里。
人群中有老人,有学生,有刚下班的职员,还有带着孩子的父母,他们手里捧着菊花或者康乃馨。
广场中央,有人用上千支蜡烛,摆出了一个心形图案,中间写着两个字——“加油”。
人们举起手写的卡片和横幅。
“雅君同学,我们等你重新站上舞台!”
“向郑老将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