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装备齐全,可以捕鱼
作品:《重生六六年:赶山致富,把妻女宠上天!》 傍晚时分,王卫国家里热闹非凡。
一张大桌子上摆满了饭菜,王长林、沈壮、陈翠霞三个长辈坐在上首,脸上挂着舒心的笑容。
沈青阳今天特意带着刘芳芳过来了,他从自己的份例里拿出两件羊绒衬衣递给陈翠霞。
“妈,这是给你和爸的,贴身穿,暖和。”
他又拿出两双牛皮手套。
“这个是牛皮手套,你们冬天干活戴着,不冻手。”
陈翠霞摸着那柔软的羊绒衬衣,嘴上嗔怪着“乱花钱”,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大舅子沈青山和张莲也来了,直接送了两条毛绒裤给老两口,又给自己家买了两件羊绒衬衣,两条羊绒裤,两双手套,一家人过冬的行头都齐备了。
王卫国也拿了两双手套递给岳父岳母。
至于爷爷王长林,他早就准备好了一整套,从里到外的羊绒衬衣、毛绒裤,外加一件羊毛大衣,把他老爷子高兴得直夸孙子有本事。
他和沈青青自然也少不了。
三个老人看着眼前这一堆暖和的衣物,再看看围坐一堂、孝顺能干的儿孙们,笑得合不拢嘴。
沈壮端起酒杯,红光满面地说道:“好,好啊!谁不喜欢儿孙孝顺呢。”
王长林也呷了一口酒,眯着眼笑道:“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陈翠霞看着王卫国,满眼都是丈母娘看女婿的欢喜:“卫国啊,这回可多亏了你。”
“妈,说这话就见外了。”
王卫国笑着说,“咱们都是一家人。”
一顿饭吃得暖意融融。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王卫国就起了床。
窗户上结了一层薄薄的霜花,屋外寒气逼人。
他伸手从炕头拿起新发的羊绒衬衣和毛绒裤穿上,一股暖意瞬间包裹了全身。
这羊绒衬衣着实是好东西,又软又轻,贴身穿着,那股暖和劲儿是从皮肤一直渗到骨子里的。
不像以前的棉袄,虽然也暖,但总归是笨重,干活不方便。
现在这一身,外面再套上罩衣和羊毛大衣,整个人利索多了,也感觉不到多少寒意。
沈青青也换上了新衣服,正在厨房里忙活,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这日子,真是越过越舒坦了。
院子里,大虎放了假,正带着王山、王海还有二虎几个小的疯跑。
小孩子火力旺,像几只不知疲倦的小炮弹,在院子里上蹿下跳,追逐打闹。
寒风刮在他们冻得红扑扑的小脸上,他们却浑然不觉,笑声清脆响亮。
对于他们来说,什么羊绒衬衣、毛绒裤的,远没有灶上热气腾腾的鸡蛋羹和口袋里的一块水果糖来得有吸引力。
王卫国看着他们,笑着摇了摇头。
没有给几个小的特意准备这些,倒不是舍不得,实在是小孩子长得太快,今年合身的衣服,明年就穿不上了,而且他们整天在地上滚爬,再好的衣服也经不住折腾。
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不生病就比什么都强。
吃过早饭,沈军和沈富国就过来了,两人也都换上了新行头,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精神头十足。
“卫国哥,家伙事都带齐了。”
沈军拍了拍胸脯,羊毛大衣发出沉闷的声响。
“走,出海!”
王卫国大手一挥,三人便朝着小码头走去。
冬日的海风格外凛冽,像刀子一样刮在人脸上。
但三人装备齐全,厚实的羊毛大衣挡住了大部分寒风,牛皮手套护着双手,高帮军靴踩在结了薄冰的码头上,稳稳当当。
有了这身装备,刺骨的寒意被隔绝在外,身上反倒因为走路而微微发热,倒也没那么冷了。
渔船发动,突突地驶离码头,朝着深海开去。
冬天的鱼不像秋天那么肥美扎堆,鱼群变得稀疏,活动也少了。
王卫国心里有数,一网下去可能捞不到多少。
但这也有个好处,天冷,鱼获放得住,不容易变质。
“咱们今天多下几网,撒开点,捞多少算多少。”
王卫国掌着舵,对两人说道。
“好嘞!”
三人分工明确,起网,下网,动作娴熟。
一网捞上来,果然不多,大大小小的鱼加起来也就百十来斤,还夹杂着些海草。
他们也不气馁,换个地方,继续下网。
就这样,渔船在苍茫的海面上从清晨一直漂到傍晚,太阳都快沉入海平面了,他们才调转船头返航。
一整天下来,下了七八网,总算凑了七百多斤的渔获。
“最后这三张网先不收了,就放在海里,咱们做好标记,明早直接过来收。”
王卫国看着天色说道。这样能省下不少时间和力气。
“行!”
沈军和沈富国自然没有异议。
这次出海,虾是基本捕不到了,那东西怕冷,早就躲进深海或者泥沙里过冬去了。
不过螃蟹倒是意外地整了不少,个头虽然不大,但胜在量多,在船舱里张牙舞爪的,很是鲜活。
当渔船靠近码头时,岸上已经有不少村民在等着了。
他们不是来等分鱼的,而是趁着天冷,在近海的礁石缝里钓螃蟹。
各家都用小桶装着自己的收获,或多或少,都盼着能跟着王卫国的船一起拉到县里去卖个好价钱。
看到王卫国他们回来,村长沈红星迎了上来:“卫国,今天收获咋样?”
“还行,七百来斤鱼,还有些螃蟹。”
王卫国跳下船,笑着回应。
早就跟村里定好了规矩,每次出海捕鱼赚的钱,刨去油钱和成本,利润跟村里对半分。
毕竟他用着村里的码头,也算是占了集体的资源。
如果哪天捕的鱼实在太少,卖不了几个钱,他就干脆不卖了,直接拉回村里,给各家各户分了,也算是个福利。
对此,村里人心里都念着王卫国的好。
这船是人家王卫国自己弄来的,捕鱼的本事也是人家的,愿意带着大家伙一起赚钱,还这么大方,谁还能有意见?
人心都是肉长的,王卫国带给村里的好处实实在在,大伙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没人眼红。
就算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心里泛酸水的,也不敢明着说什么,生怕被全村人戳脊梁骨。
要说眼红,沈柱倒是真的眼红。
看着自己亲哥沈壮和他的女婿王卫国一天天风生水起,自己却只能干看着,心里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可他现在在村里已经被彻底孤立了,上次的事让他名声扫地,现在谁见了他都绕着走。
他就是有心想作妖,也得掂量掂量后果,真要是再整出什么事来,恐怕就别想在这个村里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