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什么味儿啊这么香?
作品:《最强军医:从士兵突击开始》 江晓想起了沈魏东先生。
这些战士引以为傲的固若金汤,正是由那位国士用生命铸就。
世人只知利剑锋芒,又有几人知晓铸剑师的血与泪?
江晓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忽然觉得胸口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惆怅。
回到办公室,江晓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嘈杂。
他拨通了军务动员科。
“你好,我是钢七连江晓,请帮我查询一下原猛虎特战旅下士,陈国浪的任职调动安排。”
刚挂了单子回来的小兰,好奇地探过头。
“江医生,陈国浪就是上次演习中腿部神经丛受损的那个兵王?您找他做什么?”
江晓声音沉稳。
“我要把他调到我们正在筹备的体能训练营,担任中尉参谋。”
小兰一惊。
“啊?可他的伤已经无法再进行高强度的特种训练了,部队给他的安排是转业。”
“我知道。”江晓的眼神坚定。
“猛虎旅回不去了,不代表他的军旅生涯就结束了。我的营地,能给他最好的医疗保障和恢复环境。”
“在这里休养生息,将来未必没有重返巅峰的机会。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兵!”
傍晚,江晓路过后勤科的库房,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四成正蹲在地上,借着灯光,小心翼翼地将一堆草药分门别类。
茯苓,山药,芡实,莲子,炊事班能找到的所有药食同源的材料,都被他像宝贝一样整理得井井有条。
用牛皮纸袋细细包好,外面还贴上了标签。
江晓给卫生室药房的定位,从来不只是治病,更重要的是治未病。
通过药膳,从根源上调理战士们的身体,让他们在训练中少受伤,恢复得更快。
而李四成吃苦耐劳,无疑是执行这个计划最合适的人选。
这小子,没让他失望。
江晓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看了一会儿,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江晓的身影没有走向宿舍,反而一转,踏入了后勤仓库。
片刻之后,他提着一个竹筐走了出来,筐里几只肥硕的乳鸽正咕咕地躁动不安。
炊事班的灯还亮着,李四成果然还在那儿,像个守财奴一样对着他分拣好的药材傻笑。
“江医生?”李四成看见江晓,眼睛一亮,连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
“您咋这会儿过来了?”
江晓将手里的竹筐往灶台上一放,竹筐里的乳鸽扑腾了一下,引得李四成一阵好奇。
“给你送个新任务,顺便教你一道硬菜。”
江晓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折叠好的方子递过去。
“按这个来,以后就是咱们连队战士的专属福利。”
李四成接过方子,只看了一眼便拍着胸脯,一脸的自信。
“江医生,您就瞧好吧!炖鸽子汤嘛!这玩意儿,我小时候在老家没少炖,保准给您弄得汤鲜肉烂!”
江晓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不一样。”他拿起一只乳鸽,动作麻利地开始处理。
“家常的炖汤,求的是个鲜美。咱们的药膳,求的是药效的最大化,味道是其次。”
“药膳的君臣佐使,火候的文武急缓,每一步都不能错。”
“错一步,轻则药效全无,重则适得其反。记住了,我们做的是能救命,能强身的药,不是普通的饭。”
李四成神色变得无比凝重。
他猛地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想法有多么浅薄,赶紧从兜里掏出那个已经卷了边的小本子和铅笔头,准备记录。
“看仔细了。”
江晓手指修长,处理乳鸽的手法快如闪电。
开膛,去杂,焯水,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得如同教科书。
紧接着,他从李四成整理好的药材中,信手拈来几味,黄芪补气,当归活血,枸杞滋阴,红枣养脾。
每一样药材的份量,分毫不差。
李四成笔尖在纸上疯狂飞舞,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他发现,江医生连药材下锅的顺序都有讲究。
所有食材处理完毕,江晓并未加满水,而是仅仅舀了一勺山泉水入锅,盖上砂锅盖,将其置于一个特制的小泥炉上。
“记住,这道汤不能用大火,要用文火,隔水慢炖。让水汽逼出药材的精华,再让精华渗入鸽肉的每一丝纤维里。”
说完,他点燃了炉中的木炭。
橘红色的火苗舔舐着锅底,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慢了下来。
一个小时后。
一股难以形容的奇香,从砂锅的缝隙中悄然逸出,蛮横地钻入了李四成的鼻腔。
他狠狠吸了一口,脸上瞬间露出了痴迷陶醉的神情。
这股香味太霸道了!
既有鸽肉熬煮到极致的醇厚肉香,又混合着多种药材经过淬炼后散发出的芬芳。
二者非但没有冲突,反而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能勾人魂魄的味道。
香味飘出小小的药膳房,越过炊事班的院墙,开始在整个军区司令部大院里肆无忌惮地蔓延。
最先沦陷的是保卫科办公室。
几个正打着哈欠昏昏欲睡的卫兵,鼻子同时耸动了几下,下一秒,所有人都精神了。
“我靠!什么味儿啊这么香?”
“闻着像肉,不对,还有股药味儿,是医务室那边飘来的!”
几人顺着味道的源头寻去,最终目光锁定在了后勤区域那间不起眼的药膳房。
“肯定是江医生!又是江医生在研究什么新药膳!”
“我的天,把药材和食材弄出这种山珍海味的感觉,也就是江神医有这本事了!这味道,简直要命啊!”
香味继续扩散,乘着晚风,飘进了灯火通明的作战指挥中心,飘过了操场,甚至飘到了最远的岗哨。
正在站岗的战士闻到这股味道,喉结不受控制地上下滚动,口水差点从嘴角流下来。
办公楼里,那些埋首于文山会海的文员们,眼神开始飘忽
手里的笔悬在半空,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报告!我肚子有点不舒服,申请去一趟医务室!”
“准了。”
话音刚落,又有几个人站了起来,理由五花八门。
头疼的,眼花的,胸闷的,目的地却出奇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