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强制推行徭役

作品:《穿越大唐:从驿站小卒到帝国巨擘

    郑克爽看似一副大公无私,实则是在将大唐往火坑推,今年若强行实行徭役,绝对会引起百姓的强烈抵制,这样只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今年丰年县并没有什么大型施工项目,所以徭役的意义也不大。


    其他官员看郑克爽是铁了心要实行徭役,也不敢再说话,大家也都或多或少知道他是五姓七家的子弟,所以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大家也都只能忍着。


    “大人,据下官所知,今年县衙并无工程执行,所以这徭役的意义不大,再加上百姓去年已经耗费完全部积蓄,今年若是免除徭役,他们还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做些活计,能给家庭增加一点收入,到时候缴纳税收,大家也能积极点不是,还是请大家三思。”


    郑克爽以为自己刚才说的已经够明白了,准备露出胜利的微笑,结果又有不知趣的人站了出来,乡下地方的人,就是太心软,没出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泥腿子的生死,能跟自己的官位和前途相比?


    扭头一看,居然又是苏木,刚才见他那么听话,还以为是服软了,结果还是不听话。


    苏木本来并不想插手,但这件事涉及到了整个丰年县百姓,而且到时候丰年县都没免除徭役,附近县衙就算打了申请,上面也很有可能不会批准,想到这,苏木才不得不站次站出来,他知道这次他是把郑克爽得罪死了。


    “无事可做?”


    郑克爽冷笑一声继续道。


    “水渠不要修缮?夏季之时,若是发洪水导致水渠堵塞,淹了我丰年县的庄稼,这个责任你承担得起吗?”


    “城墙要不要修缮,我丰年县虽然并非边境城市,但是距离边境也不远,若是真的遇到敌袭,这个责任你又承担得起?”


    “。。。。。”


    郑克爽自以为自己站在大义一方,实际上全是纸上谈兵,下官的官员都像看白痴一样看着他。


    什么发洪水淹了良田?丰年县附近是有一条涪江,但是涪江并非主河道,这只是一条分支,从丰年县县志记载,丰年县只有过干旱的记录,一次洪水都没发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泄洪水渠根本就没怎么用过,怎么会堵塞呢。


    城墙修缮就更是扯淡了,虽然不用给徭役发工资,但是修城墙的材料不用县衙给吗?县衙穷的叮当响了,哪来的钱买材料。


    下官官员,相互看了一下,似乎达成了一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既然郑克爽自己要作死,那大家就让他去吧。


    苏木该说的也都说了,郑克爽不听劝,那他也没办法,最终也是大家同流合污,等着看郑克爽的好戏。


    “怎么,没话说了?”


    郑克爽见苏木不说话,还以为被自己震慑住了,顿时有些得意起来。


    “大人说的是,是下官考虑不周。”


    “年轻人,要多走正道,不要老想着去长安走后门,哼。”


    。。。。。。。。。


    当县衙服徭役的告示贴出来的时候,人群顿时就炸了锅。


    “去年大家都遭了难,今年还要服徭役?”


    “真是黑了心肝,朝廷这是不给我们活路啊。”


    “我去服徭役,家里的妻儿可怎么办啊。”


    今年还没秋收,百姓家里大部分都没有余粮,全靠着家里顶梁柱找些临时工过日子,这顶梁柱要是服徭役去了,妻儿老小只有等死。


    丰年县,某村。


    村正将村民都召集在一起,说是有事情要宣布。


    “村正大人,有什么好事儿吗?”


    “莫不是朝廷要发粮食?”


    “刚好家里没粮了。”


    虽然大家是开玩笑的,但是不难看出大家虽然日子过得苦了点,但是还是在微笑面对,对生活还抱有希望。


    村正却苦着个脸,看着大家嬉笑打闹,不知道等自己把服徭役的事情告诉大家,大家是否还能笑得出来。


    “大家静一静。”


    村正因为年纪大了,所以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他当了这么多年的村正,处事公道,所以也是深受大家尊敬,现场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村正有些不忍心,但是服徭役是朝廷的律法,他一个小小的村正能有什么办法?


    “接上面安排,今年徭役正常执行,每家出一男丁。”


    “哗~~~”


    村正话刚说完,现场就炸锅了。


    “什么,今年这种情况还要服徭役?”


    “朝廷这是不给活路啊,我妻子刚生产,我去服徭役,他们母子可怎么办啊。”


    “我走了,就老母一人,她只有等死啊。”


    无数哀嚎声响起,村里什么情况,不用这些人说,村正比谁都清楚,但这次,他也是有心无力。


    这只是丰年县众多村子的一个缩影,几乎每个村子在收到服徭役的通知,都怨声载道,甚至有人已经准备好再次离家出走当流民,或者是直接躲到山里,这样就不用被剥削了。


    大家不是不愿意服徭役,这么多年来,徭役已经成为了习惯,若是正常年景,大家也不会对徭役这么抵触,只是往年不管谁当天子,遇到灾年的时候,朝廷都会免除徭役,今年这是要斩尽杀绝啊。


    。。。。。。。。。


    郑克爽在县衙里,听着手下的汇报,心里一阵暗爽。


    他当然知道这个时候服徭役会引起百姓的不满,所以他才把这锅甩给朝廷,让大家以为是李世民的大唐王朝安排的,让所有人都怨恨大唐,怨恨李世民。


    这一切都是郑克爽故意而为,生长于世家的他,从小就被教导皇权不过是世家的傀儡,无论谁统治中原,最终掌权的始终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遍布各个衙门的世家说了算。


    自己之所以要干这种事情,完全是因为世家意识到了李世民和其他当权者不一样,他似乎在秘密谋划将世家分化铲除,既然皇帝不听话,那就换一个听话的,所以世家开始在背后不停地搞小动作。


    郑克爽虽然是旁支,在家族里只是一个小角色,但也正是他想急于立功表现,这样才能在家族中一席之地。


    至于这期间老百姓会受到什么伤害,那根本就不是郑克爽考虑的问题,百姓对于世家来讲,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