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葡萄沟

作品:《七零军婚:霍将军强娶林美人

    蓝兰满面飞霞,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张庆山,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张庆山这是在跟自己表白吗?


    这来的太突然了,让蓝兰一时之间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张庆山微笑着说道:


    “我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吗?蓝兰,就算我开玩笑,也绝不会拿这种事来开玩笑的。”


    张庆山继续诚恳的说道:


    “该你回答我了,蓝兰。你愿意跟我张庆山这个穷小子处对象吗?我家里还有兄弟姐妹,还有老父母,我目前只是个普通侦察兵,而你……”


    张庆山把自己的家庭情况都交代了出来,既然话已出口,他就得拿出诚意来。


    他家里情况一般般,虽然也在城里,但家庭条件并不出众,要不然他也不会一直留在农村回不去了。


    这个年代,回不去城里的大有人在,张庆山能靠着自己征兵入伍,闯出一条路出来,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蓝兰的家境情况,整体来说肯定是要比张庆山要好一些的。


    西北军区文工团的台柱子,可不只是基本功扎实,家里的背景同样也多多少少起了点作用。


    蓝兰心里明白张庆山的担忧,但她基本上完全不在乎这点门第差距。


    他们都是新社会的有志青年,讲究自由恋爱,共同奋斗。


    张庆山家里只是穷了点,又没有拖他的后腿,蓝兰主要是看中了张庆山他这个人。


    蓝兰之前也并没有跟张庆山说过自己的家庭情况,她相信他也是想跟她这个人处对象,而不是为了其他。


    真要纯纯论背景,文工团里还有不少背景厉害的姑娘呢!


    蓝兰能当上台柱子,根本上还是靠她自己的天赋和努力的!


    蓝兰红着一张脸,小声说道:


    “张庆山,我问你。你说你想跟我处对象,那你是跟我这个人处,还是跟我的家庭处?”


    张庆山被问住了,他当即说道:


    “我自然是跟你蓝兰这个人处了!你的家庭如何,跟我喜欢你这个人又有什么关系?”


    张庆山直接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蓝兰已经这样好了,自己难道还要去挑她的家世吗?


    张庆山是不认同的。


    如果他要是抱着这种想法,跟人女同志处对象前,还要先问问她家里有没有背景,有没有钱,那可就太功利了!


    张庆山才瞧不上这样的人!


    关于蓝兰的身份以及家情况,张庆山虽然没有怎么去细想过,但他到部队里来也有大半年了。


    他知道入伍参军的难处,更知道女兵能到部队里来的,都是多少有些背景的。


    蓝兰应当也不例外。


    张庆山还以为,蓝兰是怀疑他处对象的动机不纯。


    那他不是跟周建设那个花心大萝卜一样了?


    张庆山十分不认同。


    张庆山严肃着说道:


    “蓝兰,我是自愿想要跟你处对象,没有被形势所逼,赶鸭子上架,更不是替你解围,可怜你。”


    “另外,我是单纯的想要跟你这个人处,不是跟你的家庭。”


    “你的父母,你的家庭,不管是富裕也好,还是贫穷也好,我都不在乎。”


    “我在乎的是你的看法,你对我张庆山这个人的看法。”


    张庆山生怕蓝兰误会了,忙不迭的一口气说了一长串。


    张庆山说完,就傻愣愣的站在原地,一脸忐忑的看着蓝兰。


    此刻的蓝兰,已经被他一通没啥章法的表白给轰炸的浑身通红。


    谁说当兵的不会说话来着?


    这张庆山,嘴怪甜的嘛!


    蓝兰摸了摸羞得通红的脸,接着抬眼瞅了瞅一脸忐忑正等着自己回话的张庆山。


    蓝兰心里甜蜜极了。


    蓝兰笑着说道:


    “张庆山,你既然都这样说了,你都不在乎我的家世背景,只是想跟我……想跟我这个人好。那你为什么还要那样说呢?”


    哪样说?


    张庆山被蓝兰绕糊涂了!


    蓝兰见他一脸焦急的模样,心下不忍,忙开口说道:


    “你为什么要说你只是个普通的侦察兵?在我看来你优秀的很!”


    “我要是同意跟你处对象,跟你家里有几口人,是城市里的还是农村里的,半点关系也没有。”


    “你是怎样想的,我便也是怎样想的。”


    蓝兰说着,眼里的光芒越发耀眼,一双透亮水润的眸子,正大胆的盯着张庆山瞧。


    张庆山听得是热血沸腾。


    原来蓝兰她是这个意思!


    张庆山不由得无声的大笑起来,脸上的笑容挡也挡不住!


    蓝兰也跟着笑了起来。


    她笑得好看极了!


    两个年轻人的心,在这一刻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霍延川很快就把马匹上的大竹筐都给装满了,他看了看不远处的两个骑兵,接着对林晚说道:


    “看样子他们还得有一会,林晚,你想不想到村子里转一转?”


    到哈族的村子里转一转吗?


    那当然好了!


    林晚还没来过少数民族聚居地呢!


    记得小的时候,到亲戚家做客,已经上大学的表姐,把她读书生涯中积攒的课本展示出来给林晚看。


    林晚随便挑了一本年代久远的小学语文,翻看了起来。


    其中有一篇课文叫《葡萄沟》,令林晚记忆十分深刻。


    虽然她知道《葡萄沟》这篇文章,讲的主要是维族人民的故事,但不妨碍她对美丽的边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生活在这边的塔族,哈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也同样产生了好奇之心。


    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是大部分人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第一印象。


    这一刻板印象,在七十年代的当下得到了验证。


    当霍延川牵着朔风,身旁还跟着林晚走进村寨时,村里的老人小孩都被惊动了!


    为什么是老人跟小孩呢?


    因为青年们都出去打猎牧羊了,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小孩。


    当然,事无绝对,也有不少年轻人这会还在家里帮忙劳作。


    就比如穆合塔尔大叔家的小阿依莎,这会就在家里帮忙搓羊毛织布。


    村子里的人一见了霍延川,就认出了他来,纷纷笑了起来跟他打着招呼。


    小阿依莎也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