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旧土与新途

作品:《重生八零:听取心声,铸我大国重器!

    绿皮火车发出不堪重负的金属呻吟,颤巍巍地停在了熟悉的站台上。


    李向东拎着一个半旧的帆布包,随着人潮涌下车。


    脚踩上坚实地面的那一刻,一股子混杂着煤灰、劣质烟草和街边饭馆油烟的味儿,蛮横地灌满了他的肺。


    是老家的味道。


    他没急着回去,而是顺着红星厂斑驳的围墙,不紧不慢地走着。


    高大的烟囱还是老样子,沉默地朝天上吐着灰白的烟。


    熟悉的厂房在午后阳光里,投下大片大片的影子。


    一切都没变。


    可他自己,已经和离开时天差地别。


    快走到那栋灰扑扑的家属楼下,他的脚步不自觉地快了起来。


    人还没到家,一股霸道的香味就先一步到了。


    葱姜蒜爆锅的呛香,混着肉块下锅后滋啦作响的焦香,精准地钻进他鼻子里,勾着他的魂儿。


    他笑了。


    摸出钥匙,开门。


    “姐,我回来了。”


    “你还知道回来!”


    一个带着嗔怪的声音立刻从厨房里杀了过来。


    李丽华腰上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碎花围裙,手里还攥着锅铲。


    当她看清门口那个风尘仆仆,但眼神却沉静得吓人的弟弟时,嘴里的那点埋怨,就全变成了心疼。


    “赶紧洗手去!就等你开饭了!”


    桌上,两菜一汤。


    一盘油光锃亮的红烧肉,一盘清炒豆芽,还有一锅滚烫的冬瓜汤。


    李向东什么话都没说,抄起筷子就夹了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结结实实塞进嘴里。


    软烂,入味,酱香浓郁。


    这股子带着家里烟火气的味道,顺着舌头一路烫进胃里,把他从深海和高空带回来的最后一丝疲惫和寒意,都给熨帖得服服帖帖。


    “慢点吃,锅里还有。”


    李丽华看他那饿死鬼投胎的吃相,又好气又好笑,一个劲儿地往他碗里夹菜。


    一顿饭,吃得安安静静,却又踏实无比。


    李丽华收拾碗筷,李向东从帆布包里,掏出那串黄铜钥匙,放在了桌上。


    “姐。”


    李丽华擦桌子的手停住了,不解地看他。


    “这是什么?”


    “京城的房子。”


    李向东的声音很平。


    “单位分的。以后,咱们家就安在那儿了。”


    哐当。


    李丽华手里的抹布掉在了地上,溅起一点水花。


    她直起身子,看着那串在昏黄灯光下泛着光的钥匙,整个人都僵住了。


    “去……去京城?”


    她的嗓子干得厉害。


    “工作调动。”


    李向东把钥匙往她面前推了推。


    “以后,你就跟我去京城。我打听过了,那边的好学校多,你过去,我托人给你找个更好的工作。”


    李丽华没有去看那串钥匙。


    她的视线,死死地锁在自己弟弟的脸上。


    她看着他那张还带着少年轮廓,眼神却已深不见底的脸。


    一股巨大的喜悦和骄傲,潮水般涌上来,让她几乎站不稳。


    自己的弟弟,出息了。


    出息到要去京城安家立业了。


    可紧接着,一股更深的,无法言说的恐慌,狠狠扎进了她的心脏。


    她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么年轻,就分京城的房子,那得是多大的功劳?


    那功劳背后,又藏着多大的风险?


    “向东……”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


    “你……你跟姐说实话,你现在干的,到底是什么工作?”


    “是不是……很危险?”


    李向东沉默了。


    他看着姐姐那双写满担忧的眼睛,没法撒谎。


    他只是伸出手,握住了她那双因为紧张而冰凉的手。


    “姐,你信我吗?”


    李丽华看着他,看着他那双沉稳得能装下一切风雨的眼睛。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就行了。”


    李向东笑了。


    “你只要知道,你弟弟现在干的,是顶天立地,对得起国家,也对得起咱爸妈的事就够了。”


    “以后,换我来照顾你。”


    李丽华看着他,看着他脸上那份不容置疑的认真。


    她忽然就什么都问不出来了。


    一股说不清是骄傲、是心酸、还是喜悦的情绪,猛地冲垮了她所有的硬撑。


    李丽华猛地低下头,用手死死捂住嘴,滚烫的眼泪却从指缝里汹涌而出,一滴一滴,砸在那串冰冷的黄铜钥匙上。


    ……


    第二天,红星厂。


    李向东再次走进来,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整个厂区,轰鸣着,充满了爆炸性的活力。


    车间里,老师傅们不再唉声叹气,一个个腰杆挺得笔直,呵斥着手下的徒弟,那声音里,都透着一股扬眉吐气的兴奋。


    年轻的工人们,眼睛里烧着火,手里的活儿干得热火朝天。


    那套从京城运来的精密锻压设备,已经被安置在了一号车间的核心位置,周围拉着警戒线,几个技术员正捧着图纸,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厂长办公室。


    王德发正叼着烟,对着一张全新的生产计划表,笑得满脸褶子都开了花。


    “你小子来了!”


    他看见李向东,直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狠狠在他胸口擂了一拳。


    “我还以为你乐不思蜀,忘了咱们这穷庙了!”


    “哪能啊。”


    李向东咧嘴一笑。


    “我这次回来,是来跟您辞行的。”


    王德发脸上的笑容一滞,随即又释然了。


    他重新坐下,给自己点了根烟,深深吸了一口。


    “我就知道,这小庙,留不住你这条龙。”


    他吐出一口浓白的烟雾。


    “也好。去京城,去更大的地方,给咱们红星厂,给咱们这些土包子,再争口气回来!”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拍在桌上。


    “这是厂里给你补的奖金和安家费,不多,拿着。”


    “还有,你那个技术攻关小组副组长的职位,我给你留着。以后不管走到哪儿,你都是咱们红星厂的人!”


    李向东看着这个面冷心热的老人,心里一暖。


    他没推辞,收下了信封。


    “厂长,我走了之后,厂里的技术,就拜托铁柱了。”


    “那小子,是块好料。”


    “放心。”


    王德发哼了一声。


    “那小子现在宝贝着呢,我让他当了一车间的副主任,专门盯着那几台新设备,谁敢乱动一下,他能把人活撕了!”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李向东直接去了车间。


    赵铁柱正趴在那台崭新的锻压设备上,用一块鹿皮,一遍一遍,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机身上的仪表盘,那神情,比对自己媳妇还亲。


    “铁柱哥。”


    赵铁柱猛地回头,看清是他,那张黑脸瞬间就乐开了花。


    他冲过来,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李向东的肩膀上。


    “你小子!可算回来了!”


    周围的工友们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眼神里全是毫不掩饰的崇拜和敬佩。


    李向东拉着赵铁柱,走到了车间一个安静的角落。


    “我要走了。”


    赵铁柱脸上的笑容,慢慢凝固。


    “去哪儿?”


    “京城。”


    赵铁柱沉默了。


    他低下头,看着自己脚上那双沾满油污的解放鞋。


    过了半晌,他才抬起头,狠狠捶了李向东一拳。


    “好事!”


    他咧开嘴,笑得比哭还难看。


    “你小子本来就不是池中物,去京城,去干更大的事!哥们儿替你高兴!”


    李向东看着他通红的眼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塞进他手里。


    “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新设备的操作要点和维护心得,还有一些我能想到的,咱们厂现有技术可以改进的方向,你拿着。”


    “有空多琢磨,别光靠蛮力。”


    赵铁柱死死攥着那个笔记本,那本子几乎要被他捏烂。


    他看着李向东,这个改变了他,也改变了整个工厂命运的兄弟。


    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最终,他只是伸出那只砂锅大的,布满老茧和伤痕的手。


    李向东也伸出手,两只手,重重地握在了一起。


    “好兄弟,勿相忘!”


    “勿相忘!”


    李向东松开手,转身,在全车间工人们的注视下,一步一步,向外走去。


    他没有回头。


    他把过去,留在了这片轰鸣的,滚烫的土地上。


    而他的未来,在远方。


    在那个等待着他,去守护,去战斗的,更大的战场。